《介之推不言祿》閱讀答案及譯文

          時間:2020-06-30 17:24:54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介之推不言祿》閱讀答案及譯文

            介之推不言祿

          《介之推不言祿》閱讀答案及譯文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

            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注釋

            1、晉侯:指晉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國的幫助下回晉繼承君位。

            2、賞:賜有功也。

            3、從亡者:從文公出亡在外之臣,如狐偃、趙衰之屬。

            4、介之推:亦從亡之臣。晉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5、獻公:重耳之父晉獻公。

            6、惠、懷:惠公,懷公。惠公是文公重耳的弟弟,是懷公的父親。

            7、置:立。

            8、二三子:相當于“那幾個人”,指跟隨文公逃亡諸臣。子是對人的美稱。

            9、誣:欺騙。

            10、下義其罪:義,善也。言貪天之功,在人為犯法,而下反以為善也。

            11、上賞其奸:奸,偽也。言貪天之功在國為偽,而上反以此賜也。

            12、蒙:欺騙。

            13、盍:何不。

            14、懟(duì):怨恨。

            15、尤:罪過。

            16、文:花紋,裝飾。言人之有言,所以文飾其身。

            17、綿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縣南、沁源縣西北的介山之下。

            18、田:祭田。

            19、志:記載。

            20、旌:表彰。

            1.解釋下列加黑詞語:

            (1)個亦誣乎 誣:_________ (2)且旌善人 旌:_____________

            2.將下列句子譯成白話文:

            (1)齋亦求之,以死誰懟?

            (2)能如是乎?與女偕隱。

            3.閱讀短文,說說介之推是個怎樣的人。

            4.你對介之推的觀點有何看法?

            參考答案

            1. (1)錯誤(2)表彰

            2. (1)為什么不也去請求他,這樣苦哭至死又埋怨誰呢?(2)果真能如此嗎?我和你一道去歸隱。

            3.有功不言,不重功名利祿。

            4.介之推下重功名利祿的做法值得崇敬,但他把晉候登位歸為天意的思想是不正確的。

            參考譯文

            晉文公賞賜跟著他逃亡的人們,介之推不去要求祿賞,而(晉文公)賜祿賞時也沒有考慮到他。

            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現 在惟獨國君還在(人世)。惠公、懷公沒有親信,(國)內外都拋棄他們。天沒有(打算)滅絕晉,(所以)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誰呢?上天實際已經安排好了的,而跟隨文公逃亡的人卻認為是自己的貢獻,(這)不是欺騙嗎?偷竊別人的錢財,都說是盜竊。更何況貪圖天的功勞,將其作為自己的貢獻呢?下面的(臣子)將罪當做道義,上面的(國君)對(這)奸詐(的人)給予賞賜。上下互相欺瞞,難以和他們相處啊。”

            他的母親說:“你為什么不也去要求賞賜呢?(否則)這樣(貧窮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誰呢?”

            回答說:“(既然)斥責這種行為是罪過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后)不應接受他的俸祿了。”

            他的母親說:“也讓國君知道這事,好嗎?”

            回答說:“言語,是身體的裝飾。身體將要隱居了,還要裝飾它嗎?這樣是乞求顯貴啊。”

            他的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做嗎?(那么我)和你一起隱居。”便(一直)隱居到死去。

            晉文公沒有找到他,便用綿上作為他的祭田。說:“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介之推不言祿》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橘子閱讀理解及答案 橘子閱讀答案芥川龍之介12-13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閱讀答案附譯文08-02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范仲淹作墓志》譯文及閱讀答案07-04

          《水之經典》閱讀及答案06-30

          章望之字序歐陽修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8-14

          韓愈《歐陽生哀辭》閱讀答案及譯文07-28

          劉禹錫《始聞秋風》閱讀答案及譯文03-03

          文天祥傳的閱讀答案及譯文10-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久女久 | 日韩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国内亚洲 | 亚洲精品视品在线 | 亚洲va欧美v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