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的閱讀答案

          時間:2024-08-01 01:58:31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馬說的閱讀答案

            馬說練習題及答案

          馬說的閱讀答案

            一、基礎知識

            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其散文尤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譽。后世稱其為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____之一。是唐代_______________的領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詞語:

            ⑴駢死于槽櫪之間()⑵不以千里稱也()⑶一食或盡粟一石()

            ⑷食不飽()⑸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⑹策之不以其道()

            ⑺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⑻執策而臨之()⑼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4.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⑴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千里馬有怎樣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人們常用文中兩句話概括自己懷于不遇,這兩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表達了才能之士的悲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文中韓愈說明庸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有一個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由此,我們聯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文中哪句話包含了一個反題,指明了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⑴一個人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用一個與馬有關的成語來比喻:_____________。

            ⑵在封建社會里,有才能的人被壓制、埋沒,而一個人一旦得勢,則親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著發達,所謂一人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研究

            6.本文作者借千里馬和伯樂的傳說,巧妙地運用比喻的手法,表達作者憤慨的情感。說說伯樂,千里馬和食馬者、策馬者分別比喻什么?

            7.首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馬和伯樂的什么關系?

            8.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揭示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象?

            9.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0.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11.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2.找出文中描寫食馬者平庸、愚妄淺薄的語句,并說明其所用的修辭方法有作用?

            13.讀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時你有什么感受?

            14.本文結尾兩句,對全文有什么作用?

            15.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16.你怎樣理解文中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7.作者的人才觀中什么?你對這種人才觀是怎樣看的?

            18.聯系實際,談談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樂之間的關系的?

            19.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本文闡述的觀點是否相矛盾?談談你的看法。

            20.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請做簡要闡述。

            21.根據本文內容,從千里馬角度談起,分別以有志和無才為首詞,寫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偶句。

            有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遇到劉備后,才有隆中決策,才有火燒連營,才有……請根據課文內容和已有提示,將下列對偶句補充完整。(補充后不少于七言)

            有____________方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____________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據文意,請嘗試創作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聯,對千里馬或伯樂表達自己的心聲。

            上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人曾說過: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對于千里馬而言,伯樂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遺憾的是在封建社會里,千里馬很少能遇到伯樂。請你聯系本文文意,給下面的句子對一個下聯。

            上聯:良馬有幸遇伯樂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有人曾說過: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對于千里馬而言,伯樂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遺憾的是在封建社會里,千里馬很少能遇到伯樂。請你聯系本文文意,給下面的句子對一個下聯。

            上聯:世上豈無千里馬;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你認為要成為千里馬應如何去做?

            27.學完《馬說》后,你認為應該該去識才和選才。結合社會實際談一談。

            28.本文借千里馬說明了伯樂的重要性,《三國演義》中稱得上是千里馬的是哪兩匹馬,其最終主人分別是誰?

            29.古往今來,曾有許多卓有才華的仁人志士被統治者埋沒甚至迫害過,這些人也由衷地發出了無盡的感慨。請寫出其中的兩人及他們發出的感慨。

            30.在當今社會,你認為伯樂和千里馬哪個更重要?請舉例說明。

            31.在當今社會,你認為千里馬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

            32.作者把千里馬不能千里歸罪于食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

            33.作者以千里馬比喻人才,從文中千里馬的遭遇來看,人才展現才華最需要的是什么?

            三、閱讀拓展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以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市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34.用/給文中無標點的文字斷句。

            35.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捐()遣()期年()市()

            36.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1------5略

            二、閱讀研究

            6.伯樂:識別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里馬:有才能的人。食馬者和策馬者:埋沒人才,愚妄淺薄的統治者。

            7.提出中心論點,開篇點出論證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

            8.統治者昏庸淺薄,世上缺少識別人才的伯樂。

            9.憤世嫉俗,對統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重用人才的不滿,對被壓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10.有了伯樂,才會有千里馬,如果沒有伯樂,即使有千里馬,也不能被人發現,也就等于沒有千里馬,說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

            11.反問。表達作者憤怒譴責食馬者的思想感情,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1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諷,把食馬者的平庸無能寫得淋漓盡致,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馬說練習題及答案,本站還有更多關于文言文閱讀答案,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的資料。

            13.對千里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對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表示強烈憤慨。

            14.點明文章主旨。不知馬三個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15.千里馬的特性。

            16.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表達了強烈的憤慨。

            17.作者主張通過伯樂發現人才。這種人才觀具有片面性,選拔人才可多途徑多層次、多方面選拔。

            18.可以圍繞千里馬應充實自己并主動抓住機遇展露才華,而伯樂應該是不拘一格來發現人才。

            19.《馬說》強調的是要善于發現人才,重用人才;而龔自珍則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喚能拯救天下的人才。

            20.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認為千里馬自身素質更重要。千里馬應具備自人推銷的能力,不應一味等待伯樂的賞識,應主動地尋找機會展示自己。

            21.有志難成千里馬;無才可作老黃牛。

            22.伯樂,槽間千里馬;劉備,隆中決策人。

            23.伯樂識良馬,明主覓賢才。

            24.賢才無辜逢昏君。

            25.人間難得九方皋。

            26.此題為開放題,回答合情合理即可,如:應從普通馬做起,然后才能脫穎而出。

            27.識才和選才的方法現在很多,如考試、自薦、組織推薦、競爭上崗等。

            28赤兔馬主人是關羽;的盧馬主人是劉備。

            29.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0.言之成理,例證恰當即可。如認為千里馬重要:因為社會發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馬正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試想如果沒有愛迪生發明電燈,我們尋找光明的眼睛還要

            在黑暗中徘徊多久?

            31.首先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堅強的意志。其次應該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這樣你于能在競爭中游刃有余。再次,還應該具有毛遂自薦的勇氣,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32.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認為千里馬自身素質更重要。千里馬應具備自我推銷能力,不應一味等待伯樂賞識,,應主動尋找機會。

            33.需要民主寬松的政治環境和統治者的知人善用。

            三、閱讀拓展

            34.王/者/得/曰/請

            35.捐:花費遣:派遣期年:滿一年市:值

            36.告誡君主,要想得到人才必須有求賢若渴的誠心,要不惜重金。

          【馬說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馬說》閱讀答案08-03

          馬說千里之馬閱讀答案10-02

          《馬說》文言文閱讀片段答案09-19

          《馬說》《老馬識途》比較閱讀及答案10-10

          馬說一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07-27

          韓愈《馬說》《韓非子·說林上》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07-13

          說自在閱讀答案11-06

          《說驥》閱讀答案06-15

          說華表閱讀答案09-09

          《鳥說》閱讀答案10-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亚洲精品ⅴ在线观看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