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測試題附答案

          時間:2024-09-18 11:20:58 少爍 岳陽樓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岳陽樓記》測試題附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試題了,試題可以幫助主辦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什么類型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岳陽樓記》測試題附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岳陽樓記》測試題附答案

            《岳陽樓記》測試題附答案 1

            1.作者引古仁人之心有何用意?

            2.古仁人之心與遷客騷人有何不同?

            3.本文寓情于景很成功,愁苦之景歡樂之景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是怎樣渲染氣氛的?

            4.古仁人之心跟什么有關系?他們有無快樂的時候呢?

            岳陽樓記中考題答案:

            1、古仁人之心是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仁人之心也可以翻譯成: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引用的目的是為了凸顯自己與古仁人是一類人

            2、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

            3、第三段作者由“若夫霪雨霏霏”至“虎嘯猿啼”描繪了洞庭湖一幅陰冷的畫面。第四段由“至若春和景明”至“此樂何極”描繪了洞庭湖一幅晴明的畫面,一暗一明,形成鮮明的對比。

            4、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系,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系。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來;他們“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都沒有關系。他們是為民生疾苦而憂心忡忡。

            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后古仁人才會快樂。可見他們的或憂或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或憂或樂而轉移的。

            《岳陽樓記》測試題附答案 2

            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⑵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⑶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饞畏饑,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⑷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⑸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屆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⑴檣傾揖摧 (斷折)

            ⑵浮光躍金 (金色)

            ⑶把酒臨風 (持、執)

            ⑷是進亦憂,退亦憂。(進:在朝廷做官;退:隱居江湖)

            ⑸薄暮冥冥 (迫近)

            ⑹多會于此 (在,到)

            ⑺春和景明 (日光)

            ⑻不以物喜 (因,因為)

            ⑼予觀失巴陵勝狀。(勝景,好景色)

            ⑽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朝廷)

            ⑾朝暉夕陰 (日光)

            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山岳潛形。 譯:山岳隱沒了形體。

            ⑵長煙一空。 譯:大片煙霧完全消散。

            ⑶靜影沉璧。 譯: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⑷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譯: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這洞庭湖上。

            ⑸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除了這樣的人,我還能和誰同道呢?

            ⑹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譯: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的景象。

            ⑺商旅不行,檣傾楫。 譯: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傾斜,船槳折斷。

            ⑻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就為百姓憂慮,處在偏遠的江湖間就為國君憂慮。

            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譯: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前人之述備矣”中的“前人之述”具體指什么?

            答: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4.用原文的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⑴贊揚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⑵作岳陽樓記的緣由是:屬予作文以記之。

            ⑶從空間上寫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時間上寫盡湖光山色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⑷與“悲”相照應的八個字是:去國懷鄉,憂饞畏饑。

            ⑸與“喜”相照應的八個字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⑹動靜結合寫湖光月色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⑺描寫的景物中,最能表現“悲”“喜”二字的句子分別是:虎嘯猿啼、漁歌互答。

            ⑻表明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句子是:居屆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⑼表明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⑽表明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5.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在正確的后面打“∨”。

            ①這個語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總結全文,揭示中心,點明主旨。 (∨)

            ②這個語段巧妙地利用設問的方式逐層深入地闡明了作者的“憂君”思想。(×)

            ③這個語段論述“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否定“遷客騷人”的悲喜觀,表露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負。(∨)

            6.文中的“進”與“退”分別指什么?

            答:“進”指“居屆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

            7.登樓者面對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極而悲”,或“其喜洋洋”,這樣的情懷分別源自他們怎樣的人生經歷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⑴“感極而悲”源自: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⑵“其喜洋洋”源自:寵辱偕忘。

            8.選文第⑵段結尾說“……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請你用自己的話并結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兩種不同的覽物之情各是怎樣的?作者在文中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答:兩種不同的覽物之情是看到天氣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氣不好,景色悲涼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9.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每句只標一處)

            ①前人之述/備矣。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

            10.根據你的積累,請寫出文中的“前人”描寫洞庭湖景色的一個完整詩句。

            答:①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②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11.作者用兩段文字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與“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懷和高尚情操。

            12.第⑵段的哪句話能領起下文?

            答: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13.選文第⑶⑷段的氣氛分別可用一個字概括,它們是:悲、喜。

            14.第⑵段“前人之述備矣”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點明對景物略寫的原因。

            15.第⑷段寫景,時間上由白天到夜晚。

            16.解釋下邊成語中加點字的意思,再寫一個含“怡”字的四字短語。

            心曠神怡 ⑴意思:高興 ⑵短語:怡然自得

            17.在第⑶段中用橫線畫出與“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面悲者矣”形成鮮明對比的句子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8.作者認為,一個人應當具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9.第⑵段末尾“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與⑶⑷兩段構成了總分關系。

            20.讀⑶⑷兩段,用原文或自己的話填寫下表。

            第⑶段 第⑷段

            景色特點 滿目蕭然 春和景明

            觀者心情 感極而悲者矣 其喜洋洋者矣(或:心曠神怡)

            《岳陽樓記》測試題附答案 3

            1. 解釋下列加粗詞在文中的含義。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具:____________

            (2)而或長煙一空 或:____________

            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③④兩段運用__________的寫作手法,描寫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現了遷客騷人悲和喜的心情。

            4. 文中畫線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作者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對我們來說有什么可以學習和借鑒的意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通“俱”,全,皆。

            (2)有時

            2. 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

            3. 對比淫雨霏霏春和景明

            4.答案:作者借“古仁人”與遷客騷人比較,表明了對兩種悲喜觀的不同態度,抒發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闊大胸襟,引出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見解,表明自己不為個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范仲淹的這句話體現了憂君思想,帶有時代妁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著借鑒和教育意義。

          【《岳陽樓記》測試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岳陽樓記閱讀理解附答案07-14

          《岳陽樓記》試題練習附答案07-18

          六年級閱讀測試題附答案05-30

          杜甫《登岳陽樓記》原文賞析與練習題附答案05-09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測試題附答案10-15

          高手閱讀附答案03-22

          《絕唱》閱讀附答案09-15

          岳陽樓記閱讀答案01-02

          《岳陽樓記》習題及答案08-09

          岳陽樓記閱讀及答案09-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乱偷免费视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综合色_综合色88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免费公开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综合 | 亚洲步兵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