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中秋 賞析

          時間:2024-11-01 04:30:25 余光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余光中 中秋 賞析

            悠悠是苦你的夜長,這一句詩出自詩人余光中的愛國詩《中秋》,在《中秋》抒發(fā)余光中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思鄉(xiāng)之情。

          余光中 中秋 賞析

            一刀向人間,剖開了月餅

            一刀向時間,等分了晝夜

            為什么圓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揮成了殘月?

            刀鋒過處,落在我們兩旁

            中間是南海千年的風浪

            寂寞是我的白晝驚短

            悠悠是苦你的夜長

            去年是圓月的光輝一床

            共看嬋娟今夕在兩岸

            料我像晝會漸漸地消瘦

            你像夜會漸漸豐滿

            從此夜長,夢恐怕會加多

            單枕是夢的起站和終站

            該你凌波而偏偏東來呢

            或是我乘風去西南

            一輪神光開萬戶的私鏡

            姮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

            且將你的,用海云遮住

            讓我夜深后來翻尋

            附記:今年九月十三日,秋分巧與中秋相合。這樣的巧合,上次是一九四三年,那時我還是個小孩,混沌未開,更不知道未來的太太在何方。中秋為家人團圓之夕,秋分為陰陽一割之日,乃兼而有之,真是美麗的矛盾了。

            一九八0年十月十九日記于廈門街

            余光中先生從小飽經(jīng)風霜。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曾跟隨母親從南京逃到四川。四川的生活和風物,在余光中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抗戰(zhàn)勝利之后,母子倆又重返南京,他就讀于金陵大學(現(xiàn)在的南京大學)外文系。不料,好景不長。內(nèi)戰(zhàn)的烽火又起。隨著民國政府的節(jié)節(jié)敗退,蔣中正最后在夜色掩護下,乘坐軍艦從長江口倉皇逃往臺灣。聽說,蔣大總統(tǒng)在大海上,對著他的孫子和部下們,凄然地吟誦著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國之音——《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離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而作為蔣大總統(tǒng)治下的臣民,余光中也陪著母親匆匆逃往臺灣。從此,大陸可望而不可即。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大陸的思念之情也與日俱增。于是,在他的詩歌中總是蘊涵著一種糾纏不清揮之不去的中國情結(jié)。這在他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愁四韻》,《民歌》和《白玉苦瓜》等名篇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屈原詩云:月明千里兮傷人心。余光中作為屈原的崇拜者(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作過精彩的演講——《藍墨水的上游是汩羅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推崇者,在他的詩作中,常常出現(xiàn)月亮等古典意象。自古以來,月亮寄托著人們的情思,寄托人們著對親人對故土的一片濃濃的思念之情。它成了一種文化的積淀。在《中秋》一詩中,詩人有意將月里的嫦娥,稱之曰姮娥。這是古人對月亮的一種稱呼。詩中抒寫了詩人的故土之思故國之念。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批評家、翻譯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蘇南京 ,曾就讀于金陵大學外 語系(后轉(zhuǎn)入廈門大學 ),1952年畢業(yè)于臺灣大學 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LOWA)藝術(shù)碩士。先后任教臺灣東吳大學、師范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現(xiàn)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 長。曾獲得包括《吳三連文學獎》、《金鼎獎》、《國家文藝獎》等臺灣所有重要獎項,已出版詩文及譯著共40 余種。

            余光中 - 作品風格

            余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 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臺灣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后回歸。他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在臺灣早期的詩 歌論戰(zhàn)和70 年代中期的鄉(xiāng) 土文學論戰(zhàn)中,余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xiàn)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 ,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yè)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20世紀80年代后,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xiāng)愁詩,對鄉(xiāng)土文學的態(tài)度也由反對變?yōu)橛H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臺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

            從詩歌藝術(shù)上看,余光中被譽為“藝術(shù)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tǒng)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xiāng)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且兼有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xiàn)代文學之精神,創(chuàng)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雕細刻,抒情細膩纏綿,一唱三嘆,含蓄雋永,意 味深長,韻律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他因此被尊為臺灣詩壇祭酒。他的詩論視野開闊,富有開拓探索的犀利朝氣;他強調(diào)作家的民族感 和責任感,善于從語言的角度把握詩的品格和價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熱愛中國。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他是中國文壇杰出的詩人與散文家,他的名字已經(jīng)顯目地鏤刻在中國新文學的史冊上。

          【余光中 中秋 賞析】相關文章:

          余光中《布谷》賞析08-03

          余光中《鄉(xiāng)愁》的賞析06-13

          余光中《風鈴》賞析06-03

          余光中《鄉(xiāng)愁》賞析09-08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賞析06-29

          余光中的詩賞析09-12

          鄉(xiāng)愁余光中賞析01-09

          余光中《絕色》賞析09-03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賞析09-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日本性爱视频网址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视频 |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