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戴望舒雨巷

          時間:2024-08-21 22:52:33 雨巷 我要投稿

          鑒賞戴望舒雨巷

            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花色或白或紫,給人柔弱、嬌美而又純潔、莊重的感覺。丁香花嬌美卻易凋謝,中國古代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引愁之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鑒賞戴望舒雨巷,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內容請瀏覽(www.laquenouille.com/wenxue)。

            《雨巷》一詩的音樂感很強,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緩、低沉而又優美的旋律和節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發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悵。詩一開篇,詩人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江南小巷的圖景:白墻黑瓦的建筑物之間,小巷曲折而悠長;正是梅雨季節,天空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小巷里空蕩蕩的,只有詩人

            撐著油紙傘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詩人一人在雨巷中獨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態則分明透露著他內心的孤寂和苦悶之情。小巷、細雨、撐著油紙傘的孤獨詩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態──這就是這首詩的開頭幾句所展示給我們的鏡頭。在上述鏡頭過后,詩中出現了一段詩人的內心獨白: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并非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人物,而是詩人幻想出來的(他希望碰上的)一個虛擬人物。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姑娘呢?詩中接著寫道: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花色或白或紫,給人柔弱、嬌美而又純潔、莊重的感覺。丁香花嬌美卻易凋謝,中國古代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引愁之物。中國古代的詩歌中有不少吟詠丁香的名句,如:“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紗》詞);“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由于中國古代詩人們的反復吟詠和廣泛傳唱,在中國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漸成為美麗、高潔、柔弱、愁怨之類性質或具有這類性質的事物的象征!队晗铩分谐霈F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國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上述性質的一個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麗姿態和顏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潔和芬芳,還具有(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憂愁與哀怨的特點。

            這樣一個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經詩人的想象而創造出來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詩中,她也象一個現實人物一樣活動起來: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詩中所寫的雨巷里,本來只有詩人一個人獨行;自“丁香姑娘”出現后,就有兩個人在其中行走了;而且,那個姑娘的步態、表情乃至手上的油紙傘都與詩人一樣。這樣一個人的出現,顯然使詩人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希望。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現在有兩個各自孤獨的青年男女在活動了,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這是我們想知道的,(我們可以推想,這)也正是詩人當時所想知道的。詩中接著寫道: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她終于向詩人走近了,(我們可以想見詩人這時的心跳),可是,她卻沒有向詩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詩人投出了一道嘆息的目光,然后,像夢一般輕盈而不著痕跡地飄過去了!(我們在心底里叫:為什么只是這樣啊?)當她從詩人身邊飄過去的時候,詩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臉的凄婉迷茫。這表情分明透露著:她心里實際上是不愿意與詩人分離的。但因為某些(說不清楚的)原因,她卻不得不與詩人失之交臂!俗話說得好:人生難得一知己!這兩位心靈相通(甚至連表情和步態都那么一致)的青年男女在雨巷中不期而遇后,竟然又失之交臂,這是多么令人遺憾的事啊!眼睜睜地看著一段可能的美好姻緣就這樣失之交臂,(我們可以想見,)詩人是何等的痛心!在戀戀不舍而又深感無奈的情緒狀態中,詩人目送著"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漸行漸遠: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等到走過一道“頹圮的籬墻”──這“頹圮的籬墻”正是詩人想與“丁香姑娘”相聚相守這一較為具體的希望破滅的象征──,“丁香姑娘”終于消失在雨巷的盡頭。但這時的詩人還是處在魂不守舍的狀態中,即使不能再看到“丁香姑娘”,他還是在感受著“丁香姑娘”遺留在雨巷的黯淡光線和清冷空氣中的顏色和芳香,并為這種顏色和芳香的不斷消散而傷感不已: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我們可以想見:)詩人一個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著剛才與“丁香姑娘”相逢時所感受到的她的色彩、芬芳,甚至她的滿含嘆息和惆悵的目光。但殘酷的現實卻容不得美好的愛情或理想。在詩的最后,我們看到: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詩人在獨自彷徨: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在詩的末尾,詩人似乎又將詩的開頭所出現的那個鏡頭又重放了一遍。首尾兩節的詞句幾乎全部相同,只是將其中的“(我希望)逢著”改成了“(我希望)飄過”。這一改,一方面表明詩人并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另一方面卻讓人感到詩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因而,讀到詩的最后一節,我們不禁感到:詩中所渲染的那種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哀怨而又無奈、惆悵的情感又加深了一層。

          【鑒賞戴望舒雨巷】相關文章:

          戴望舒的雨巷鑒賞11-16

          戴望舒《雨巷》文學鑒賞10-07

          戴望舒《雨巷》詩意鑒賞07-17

          戴望舒《雨巷》詩歌鑒賞04-24

          戴望舒《雨巷》藝術鑒賞08-26

          戴望舒雨巷詩歌鑒賞07-06

          戴望舒的雨巷分節內容鑒賞10-23

          戴望舒《雨巷》作品鑒賞07-28

          戴望舒《雨巷》寫作背景及內容鑒賞10-12

          雨巷戴望舒09-0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看片福利717 |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色五月天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视频 | 日韩专区欧美一区 |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