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古詩的詩意鑒賞

          時間:2024-09-27 12:00:14 贈汪倫 我要投稿

          贈汪倫古詩的詩意鑒賞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涇縣游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贈汪倫古詩的詩意鑒賞,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贈汪倫古詩的詩意鑒賞

            贈汪倫古詩的詩意鑒賞一

            李白斗酒詩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據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有一位素不相識的汪倫,寫信給李白,邀他去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旅游,信上熱情洋溢地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見汪倫乃涇川豪士,為人熱情好客,倜儻不羈。遂問桃園酒家何處?汪倫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數日離去,臨行時,寫下上面這首詩贈別。

            顯然,這首詩是李白即興脫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歷來為人傳誦。然而,也因為它像生活一樣自然,人們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詩的三四句,后代詩家還有一點評論,開頭兩句口語化的平直敘述,就說不出所以然來了。其實,結合上述背景來看,頭兩句也是寫得極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是說我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那聲口語言簡直是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瀟灑神態。

            "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

            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來就沒有上層社會送往迎來那套繁瑣禮節,看來,李白走時,汪倫不在家中。當汪倫回來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攜著酒趕到渡頭餞別。不辭而別的李白固然灑脫不羈,不講客套;踏歌歡送的汪倫,也是豪放熱情,不作兒女沾巾之態。短短十四字就寫出兩人樂天派的性格和他們之間不拘形跡的友誼。

            也許正因為兩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為同調,很珍視汪倫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對著眼前風光綺麗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結合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這兩句詩也如脫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詩家常用的寫法,如說汪倫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樣深呀,當然也可以,但顯得一般化,還有一點"做詩"的味道。現在的寫法,好象兩個友人船邊餞別,一個"勸君更進一杯酒",一個"一杯一杯復一杯"。李白酒酣情濃,意態飛揚,舉杯對腳下悠悠流水說道:"桃花潭水啊,別說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倫的友情深呢!"口頭語,眼前景,自有一種天真自然之趣,隱隱使人看到大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所以,清人沈德潛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

            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此詩自呼其名開始,又呼對方之名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后人愛用李白的話評價李白的'詩,是很有見識的。誠然,李白即興賦詩,出口成章,顯得毫不費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無矯飾,而自有一種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尋常還奇蝴",正所謂炫爛之極,歸于平淡,這種功夫是極不易學到的。上面這首《贈汪倫》就集中體現了李白這種自然高妙的詩風。

            我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如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上述李白這首詩表情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藝術感染力。由此可見,文學現象是復雜的。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贈汪倫古詩的詩意鑒賞二

            詩人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詩人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詩人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么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于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這一評論是恰當的。

            贈汪倫古詩的詩意鑒賞三

            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四年(755),是詩人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到涇縣,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倫分別時所作。汪倫是詩人李白的好朋友,曾經做過縣令,辭官后居涇縣桃花潭,家有別墅。他豪爽好客,同詩人李白等詩人相友好,常有詩文來往。詩人李白這次來訪汪倫,汪倫以美酒招待他,李白臨別時寫增此詩。

            這首詩以敘事開頭:“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寫李白離開桃花潭時情景。此時人以登舟船也就要開了,忽然聽到岸上有人邊走邊唱的走了過來。“忽聞”,說明李白并不知道會有人來送行;“踏歌”,寫出送行這邊走邊唱從岸上走來的.神態。他是誰呢?這句詩中并未直接寫出,直到最后一句才點明,原來是友人汪倫。

            三四兩句敘事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句用的是說話的語氣,禮拜說:桃花潭的潭水縱然有千尺那么深,卻總及不上汪倫送我的這翻情誼呵!”千尺“形容極深強調潭水極深,意在表明妄倫和自己的友情更深。這里用”深千尺“來和”送我情“相比,而且加上不及兩字,顯得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關于李白和汪倫的交往還有一段故事。據說汪倫曾經寫信邀請李白:“說先生喜歡游賞嗎?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飲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高興的去了。結果汪倫告訴他:“‘桃花’是潭水名這里并無桃花;‘萬家’是一家酒店店主人姓萬,并無很多酒店。”李白大笑。汪倫款待李白幾天臨行時還贈了不少禮物,親自送行。李白感其感情,寫了桃花潭絕一首。這段故事見清人袁枚的《隨園詩話》,雖屬傳說,未必真有其事,卻頗風趣。

          【贈汪倫古詩的詩意鑒賞】相關文章:

          古詩《贈汪倫》及詩意07-30

          古詩《贈汪倫》及詩意01-21

          贈汪倫古詩詩意11-08

          古詩《贈汪倫》的詩意05-18

          《贈汪倫》古詩鑒賞09-24

          《贈汪倫》李白古詩原文鑒賞及詩意賞析06-23

          贈汪倫李白古詩意思10-12

          《贈汪倫》的優美古詩意境06-27

          《贈汪倫》的詩意06-29

          贈汪倫的詩意10-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成人字幕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亚洲欧美人成小视频 | 日韩综合天天久久一本 | 日韩在线中文天天更新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