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古詩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09 04:57:23 贈汪倫 我要投稿

          《贈汪倫》古詩教學設計

            背景

          《贈汪倫》古詩教學設計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江倫送我情。

            從一年級上學期拼音教學結束之日起,學生們就在我的牽引下開始了日見其深、日見其廣的課外閱讀。仿佛山泉總要流經秀谷——剛上三年級,他們中的佼佼者就把小小觸角探進古典文學的廣袤空間:方思佩、夏璇讀完了《紅樓夢》《三國演義》;周楠、江嘉輝、晉申諸男生比賽似地讀完了《西游記》《水滸傳》《封神演義》(少兒版);匯報課上,沈冠楠聲情并茂的《愛蓮說》,震住了全班,令一幫要強的小家伙大受刺激!孫添于是不甘示弱,打擂似地誦起了“關關雎鳩”,就連程度較差的鄭丹東,也在搖頭晃腦地唱讀《三字經》。

            所以——這節課不具備廣泛的適用性。

            對于中年級學生而言,古詩《贈汪倫》原本淺顯,背誦、理解10分鐘內就可以完成。剩下的大半節課干什么呢?我當然可以接著往后上,可是,既然課時寬松,既然學生不求甚解、率性而為的閱讀需要提升和引導,那么——在“家里”,在自己孩子中間,我且以“完成任務”為起點,和他們一道,乘著李白的扁舟,踏著汪倫的歌聲:駛出去,飛起來。

            為此,在后面的30分鐘,我們——

            現場

            一、為彰顯古詩《贈汪倫》的與眾不同,回顧讀過的同題材唐詩(課文及《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為討論做準備。

            師:人生自古傷離別。對于健康幸福的人生而言,友情、親情和愛情,一個都不能少!(笑聲)作為社會性的動物,人是懼怕孤獨的。離群索居是孤獨;拋親別故,住在陌生人群中間也是一種孤獨。孤獨滋味最難熬——所以,自古以來,離愁別恨成了文學創作永恒的話題。這樣的作品,唐詩中就有不少,誰能背來聽聽?

            學生(1):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孟浩然)

            學生(2):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高適)

            學生(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熝生有的記得牢些,有的記不清了,于是,當一個人站起來大聲背誦時,其他孩子努力回憶著,輕輕跟著念。是相對低沉的聲音使然,更是詩歌不可言傳的感染力使然,念著念著,漸漸的——課堂氣氛變得有些低回黯然。

            二、討論:兩種人之常情

            師:當我們把這幾首送別詩放在一起讀時,有什么共同感覺?

            學生(1):凄涼。依依不舍。

            學生(2):悲壯、蒼涼。還有些傷感。

            師:對。凄涼,辛酸,依依不舍,淡淡憂愁——這是大多數離別文字的基調,也是人之常情的自然流露。

            大家知道,劉曉輝同學的父母早就要把她轉到上海去了,可是劉曉輝呢,拖了又拖,總也不肯走,為什么?

            學生(1):我知道,她不愿意離開這兒的老師和同學,她怕上海的新老師、新同學不喜歡她。

            學生(2):老師,昨天我和劉曉輝通電話了,她說她在那里過得很好。

            師:我也接到她的信了,薛老師很為她高興!我早就說過:劉曉輝同學勤勉善良,到哪里都不會缺少友誼,到哪里都不會孤獨的。可是,這依然不能減少我們對她的牽掛和思念——為什么?

            學生(1):因為她是我們的好朋友。

            學生(2):因為她寬容大度,從不斤斤計較,和她在一起,我們特別開心。

            學生(3):臨走的時候,她爺爺請我們去她家玩了一個晚上。看dvd,唱歌,喝飲料,開始還挺高興的,可是后來,不知怎么的,就都哭了……

            師:多么可愛的同學,多么感人的友誼——誰說獨生子女自私冷漠、不懂感情?我覺得我的學生最懂友誼了。但是生活中也不缺乏相反的例子,你們能說說嗎?

            學生(1):汪燃下課老打我,這學期他終于轉學回老家了,我很開心。

            學生(2):表哥最不懂禮貌了。一到我家就翻箱倒柜找吃的,還霸占電視,拿著遙控器亂按。他一來,我們全家都頭痛!

            學生(3):一天晚上,我家來了個客人,是爸爸同事。從6點鐘一直坐到10點半,高喉嚨大嗓子的,廢話那個多!茶喝漲了,上過衛生間,又坐到了沙發上!媽媽恨死啦,警告爸爸:下次再帶這種人來家,跟他沒完!(笑聲)

            師:聽聽,多丟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檢討自己,千萬不能像這三位,否則,人見人厭,很可怕,很沒面子哦——所以,有這樣一個人,如果他的離開使我們感到萬分高興,那說明什么?

            學生(1):這人很煩。

            學生(2)熕愛欺負人。

            學生(3):或者我正忙。

            學生(4):或者我有自閉癥,根本不好客!(笑聲)

            師:大家說得很好,也很全面。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投緣的兩個人之間是絕對不會為離別而傷心的。傷心什么?高興還來不及呢——這也是一種人之常情。

            三、扣住“踏歌”,真切體會汪倫的心情。

            用事先準備好的磁帶播放《小白菜》《紅蜻蜓》《中國少年先鋒隊歌》,它們分別是凄涼、抒緩和激昂歡快的。經過一番令人捧腹的嘗試,學生找到了“踏歌”的感覺,發現可以“踏而歌之”的只有《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它是輕松、歡快,令人振奮的。由此可以想見:汪倫所踏之歌必定也是輕松、歡快者;汪倫心情必定也是輕松、歡快的——絕無好友遠別“應有”的傷感。

          【《贈汪倫》古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贈汪倫》教學設計09-27

          古詩《贈汪倫》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5-14

          贈汪倫古詩09-05

          贈汪倫的古詩09-20

          古詩贈汪倫06-08

          贈汪倫的古詩07-27

          古詩《贈汪倫》06-09

          贈汪倫古詩09-22

          古詩《贈汪倫》的教學實錄07-22

          古詩《贈汪倫》教學反思08-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动漫综合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视频首页 |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色综合AV激情在线观看 | 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