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見的句式

          時間:2024-09-25 13:49:10 曉鳳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常見的句式

            在日常過程學(xué)習(xí)中,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現(xiàn)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廣為流傳的經(jīng)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常見的句式,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言文常見的句式

            文言文常見的句式

            1、判斷句式

            2、賓語前置

            3、定語后置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后的現(xiàn)象。定語后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定語+者”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2)、“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xué)》)

            3)、“中心詞+數(shù)量詞(定語)”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xiàn)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4、主謂倒裝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快哉此風(fēng)!(宋玉《風(fēng)賦》)

            5、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在古漢語中將介詞結(jié)構(gòu)放在謂語之后的現(xiàn)象,一般由“與、以、為、自、于、”等為標(biāo)志。

            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石鐘山記》)

            6、省略句

            1)主語省略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淆之戰(zhàn)》)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jīng)?七月》)

            2)謂語省略

            一鼓作氣,再(擊鼓)而衰,三(擊鼓)竭。(《曹劌論戰(zhàn)》)

            3)賓語省略

            動詞賓語的省略

            例:屠懼,投(之)以骨。(《狼》)

            介詞賓語的省略

            例:旦日,客從外來,與(其)坐談。(《鄒忌諷齊王訥諫》)

            4)介詞省略(以省略“于”最為常見)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鴻門宴》)

            7、被動句

            1)“……于……”式。例如: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

            2)“……見……”式。例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3)“……見……于……”式。例如: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4)“……為……”式。例如: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5)“……為……所……”式。例如:

            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高祖本紀(jì)》)

            8、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將某些虛詞結(jié)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種固定的表達(dá)方式,這種習(xí)慣使用的句式稱之為固定句式。常見的固定句式如下:

            文言固定格式“(其)…之謂也/矣/乎”

            文言固定格式“…(有)無…以…”

            文言固定格式――“得無…乎”

            文言固定格式講座:“孰”與“…孰與…”

            文言固定格式――“有…者”

            文言固定格式――“與其…孰若/豈若…”

            文言固定格式“…有(無)所…”

            文言文中較為常見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問,其中“之”字是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有”是動詞,“何……”是它的賓語。可譯為“有什么……呢”。特別注意,“何”并不是賓語,而是賓語的定語。如:宋何罪之有?(《公輸》)

            ●不亦……乎:表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不是……嗎”。如: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學(xué)而》)

            ●得無……乎:表猜度語氣,譯為“恐怕(莫非)……吧”。如: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但(惟)……耳:只不過……罷了。如: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

            ●寧……乎,顧(獨)……乎(邪、哉):表反問,譯為“難道……嗎”。如: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蛐②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xué)》)

            ●何(奚)以……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著……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論語?季氏》)

            ●何所……:是“所……(者),(為)何”的主謂倒裝,相當(dāng)于“所……的,是什么”。如: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問的句式,可譯為“把……怎么樣”“拿……怎么樣”“對……怎么樣”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選擇,相當(dāng)于“是……還是……”。如: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與其……孰若……:表選擇,可譯為“與其……不如……”或“與其……哪比得上……”。如: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孰與……:表示“與……相比,誰……”,可譯為“與……比較起來怎么樣”。如: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言文中較為常見的固定句式

            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gòu)成判斷與被判斷關(guān)系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gòu)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 等詞構(gòu)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

            (3)環(huán)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借助于“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gòu)成。

            (1)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銘》

            (3)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5)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出師表》

            (6)臣本布衣《出師表》

            (7)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1)七略四庫,天子之書《黃生借書說》

            (2)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黃生借書說》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蛇]黑質(zhì)而白章《捕蛇者說》

            (2)[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2.謂語省略

            (1)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zhàn)》

            (2)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2)便要[漁人]還家《桃花源記》

            4.介詞省略

            (l)置[于]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魚為業(yè)《桃花源記》

            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于被動式關(guān)系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1)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2)為鄉(xiāng)里所患《周處》

            (3)二蟲盡為所吞《幼時記趣》

            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2)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動。

            (1)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馬說》

            (2)得幸于武宗《樂工羅程》

            四、倒裝句

            現(xiàn)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yīng)修辭表達(dá)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dāng)?shù)恼{(diào)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僑獻(xiàn)琴》

            2.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銘》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3.定語后置

            常用“者”作標(biāo)志,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3)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賓短語后置

            它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yīng)放在謂語前。

            (1)投以骨《狼》

            (2)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3)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以上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階段文言文學(xué)習(xí)中經(jīng)常會遇

            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被動句

            被動句

            所謂被動句,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被動關(guān)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說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說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現(xiàn)代漢語一般用被引進(jìn)主動者,但文言文表被動的方式較多,主要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用于為為所見被字表被動句。

            第二種情況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根據(jù)上下文語意來推斷。

            (一)用于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

            A、靠于引進(jìn)主動者。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

            譯: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

            B、在動詞前加見,表被動。

            1、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譯:而燕國被欺凌的恥辱就可以除掉了。(《鴻門宴》)

            2、漸見愁煎迫。譯:漸漸被(顧念母親從此孤獨無靠的)憂愁煎熬壓迫。(《孔雀東南飛》)

            C、在動詞前加介詞為,表被動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譯:父親、母親和宗族,全被殺戮或沒收為官奴了。(《荊軻刺秦王》)

            2、吾屬今為之虜矣!譯: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鴻門宴》)

            D、用為所或為所連用結(jié)構(gòu),表被動。

            1、為仲卿母所遣。譯:被焦仲卿的母親休棄。(《孔雀東南飛》

            2、吾屬今為之所虜矣。譯:我們這些人都會被他俘虜。(《鴻門宴》)

            3、若屬皆且為所虜!譯:你們這些人都將被被他所俘虜!(《鴻門宴》)

            E、用被表被動。

            1、今日被驅(qū)遣。譯:今日被休棄。(《孔雀東南飛》

            2、仍更被驅(qū)遣。譯:想不到還要被驅(qū)遣。(《孔雀東南飛》

            3、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譯:秦王又擊殺荊軻,(荊軻)受了八處傷。(《荊軻刺秦王》)

            (二)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

            1、婦女無所幸。譯:婦女沒有被寵幸。(《鴻門宴》)

          【文言文常見的句式】相關(guān)文章:

          高中常見文言文的特殊句式04-03

          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07-26

          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被動句03-16

          文言文固頂句式02-10

          文言文特殊句式03-16

          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倒裝句句式11-09

          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比較句式11-06

          文言文的句式停頓規(guī)律12-12

          高中文言文句式歸類01-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婷婷 | 日本大乳高潮专区 | 亚洲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夜夜夜爽 | 五月天丁香婷婷最新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