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答題技巧介紹

          時間:2021-06-10 18:38:33 文言文 我要投稿

          高考文言文的答題技巧介紹

            導語: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的答題技巧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的答題技巧介紹

            第一部分:讀懂文言文

            口訣:務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一、怎么去讀

            (1)先讀最后一道題目,了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

            (2)然后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jù)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后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

            二、官位變遷及官吏行為詞:

            1、表被任以官職的:征、辟、察、舉、召、薦、進、稱、補、作、表、為、就

            2、表官職變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

            (3)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

            (5)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

            (6)表恢復的:復、還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領(兼代);權,行,假,署(代理);

            (8)表辭去的:辭、致政、告退、退、歸故里

            (9)跟俸祿有關的:俸、祿、秩、餉

            (10)知(典、主)、視事、用事、下車(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三、其它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詞語

            (1)人稱代詞:第一人稱(余吾予);第二人稱(爾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稱(之其彼渠厥)

            (2)疑問代詞:誰孰何曷胡焉安奚惡

            (3)謙敬詞語:請謹竊忝辱敢幸

            (4)修辭詞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詞:諸焉盍旃叵

            第二部分:如何答題

            一、文言實詞釋義題:本題往往考查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詞及詞類活用等知識點。

            答題技巧: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

            掌握常見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

            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

            第二種: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三種: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四種: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五種: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

            第六種: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七種: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相關知識】

            一詞多義的產生:

            的本義。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開弓)。

            的引申義。如我君景公引領西望(伸長),成語有引吭高歌。

            的比喻義。如金城湯池(比喻牢不可破)。

            的借代義。如徒以口舌為勞(代言辭)。

            的假借義。如將軍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附錄:考綱規(guī)定120個常見文言實詞:(根據(jù)義項之間以上5種內在關系識記)

            1愛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誠除辭從殆當?shù)赖?/p>

            3度非復負蓋故顧固歸國

            4過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間見解就舉絕堪克類

            6憐彌莫乃內期奇遷請窮

            7去勸卻如若善少涉勝識

            8使是適書孰屬數(shù)率說私

            9素湯涕徒亡王望惡微悉

            10相謝信興行幸修徐許陽

            11要宜遺貽易陰右再造知

            12致質治諸賊族卒走左坐

            二、內容歸納題

            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

            ⑴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

            ⑵人物的事跡張冠李戴;

            ⑶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

            ⑷人物性格陳述不恰當;

            ⑸憑空添加,無中生有;

            ⑹強加因果關系。

            三、文言翻譯題

            方法:做好換、留、刪、補、調。一定要直譯,不要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于原文。

            賦分點:

            1、譯準詞義:實詞(含詞類活用、通假、偏義詞,修辭語句)及虛詞和固定結構。

            2、譯準句式(被動句,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

            3、譯準句子語氣(陳述疑問感嘆祈使語氣)和句間關系(并列轉折因果等復句關系)

            知識1:常見文言詞類活用:

            (1)名詞的活用:

            ①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殺)。

            ②名詞活用為使動:有使成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③名詞活用為意動:有把———當作——的意思,如:稍稍賓客其父、糞土當年萬戶侯

            ④名詞活用做狀語:

            A、表特征狀態(tài),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

            B、表態(tài)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D、表處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趨向,如操軍破,必北還。

            F、表頻率,如歲賦其二。

            (2)形容詞的活用:

            ①形容詞活用做名詞:如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四美具,二難并。

            ②形容詞活用做動詞: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③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認為——怎么樣。)

            ④形容詞使動用法: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使——明顯);

            (3)動詞的活用: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使——來)

            ②動詞活用為名詞,如則其至又加少焉、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知識2:常見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者,也、者也、也、者;

            (2)為、乃、即、則或否定詞非,未,弗等表判斷。

            (3)名詞做所謂語直接表判斷(劉備,天下梟雄。)

            (二)被動句:

            (1)單獨用于受見或組合成見于,受于表判斷。如: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徒見欺于王

            (2)為、為所、為所表判斷;如:臣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動(無詞語標志):兵挫地削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語: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2)省略賓語: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3)省略介詞: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注意:以,與,從,為,因五介詞常省略賓語。

            (四)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疑問代詞(如:誰、何、奚、曷、胡、惡、安)

            (2)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如:時人莫之許也。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圖等。

            (4)方位詞、時間詞做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yè)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五)定語后置:

            (1)者: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2)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之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詞結構做狀語后置:

            (1)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前置做狀語。如:具告以事。(《鴻門宴》)。

            知識3:常見固定結構(熟記黑體字部分)

            一、表示疑問

            ①何以?(憑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辦?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怎樣呢?)⑤孰與?(與比,哪個更?)⑥獨耶?(難道嗎?)

            二、表示反問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②何為?(干什么呢?)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⑤豈(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⑥安哉(乎)?(哪里呢?)

            ⑦不亦乎?(不是嗎?)

            ⑧非歟?(不是嗎?)

            ⑨寧耶?(哪里呢?)

            (10)顧哉?(難道嗎?)

            (11)獨哉?(難道嗎?)

            三、表示感嘆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②直耳!(只不過罷了!)

            ③惟耳!(只罷了!)

            ④一何(多么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

            四、表揣度

            ①無乃乎(歟)(恐怕吧?);

            ②得無(微)乎?(該不吧?))

            ③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

            ④庶幾歟?(或許吧?)

            五、表示選擇

            ①與其孰若?(與其,哪如?)

            ②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

            ③其?其?(是呢?還是呢?)

            六,其它

            否則:如果不就。何乃:豈只是;為什么竟。、既而:隨后,不久。既且:又又乃爾:竟然如此,這樣。然而:這樣卻;但是。,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如果這樣,那么。雖然:雖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所謂:所說的,所認為。謂之: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做。無(有)以:沒有(有)用來的東西、辦法。無庸:不用,無須。無由:不可能,無法,無從。相率:竟相,一起。向使:假使,如果。之謂:說的就是――。之于:對的態(tài)度,同相比。

          【高考文言文的答題技巧介紹】相關文章:

          高考文言文答題技巧03-29

          文言文高考答題技巧03-24

          高考文言文的答題技巧03-24

          高考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03-29

          高考文言文及詩詞答題技巧03-24

          高考指導: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06-14

          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答題技巧03-25

          高考語文詩歌文言文答題技巧03-24

          高考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03-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 视频区国产亚洲.欧美 | 午夜短视频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人碰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