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5-02-24 09:30:19 歐敏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通用5篇)

            上學的時候,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通用5篇)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1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①絕編,迨②能倍③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注釋:①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這件事。這里借此指讀書專心。

            ②迨:等到。③倍:同“背”,背誦。

            9、下列各組句子中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患記問不若人/未若柳絮因風起 B.獨下帷絕編/以為妙絕

            C.迨能倍誦乃止/蒙乃始就學 D.或在馬上/或以錢幣乞之

            10、請用三條“/”給文中的句子斷句。(3分)

            書 不 可 不 成 誦 或 在 馬 上 或 中 夜 不 寢 時 詠 其 文

            1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則短文的主要內容,并談一談你的體會。(3分)

            【答案】

            9、(3分)A

            10、(3分) 書 不 可 不 成 誦/ 或 在 馬 上 /或 中 夜 不 寢 時/ 詠 其 文

            11、(3分) 本文記敘了司馬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啟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的態度要勤奮,讀書的方法要背誦

            【解析】

            9、試題分析:A中二者都是“比得上”;B:斷/消失;C:才/于是;D:有時/有人。

            10、略

            11、試題分析:學生亮出的觀點要明確,最好能圍繞原文觀點,理解作者的.感情,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細細品味詞句所包含、表達的思想感情。因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統領全文的“神”,要品味詞句所包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分析品位的結果就很有可能會與原文情感相悖。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2

            羅一峰先生,名倫,以孝廉①赴會試。仆于途中拾一金鐲。行已五日,先生憂旅費不給②,仆曰:“無慮也,向于山東某處拾一金鐲,可質為費。”先生怒,欲親赍③付還。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誤場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遺失,萬一主人拷訊,因而致死,是誰之咎?吾寧不會試,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尋至其家,果系婦遺面盆,而婢誤投于地者。主婦疑婢竊取,鞭笞流血,幾次尋死。夫復疑妻有私,辱罵不休,妻亦憤怒投繯④,賴人解救。先生至,出鐲與之,舉家感激。急行至京,試期已屆⑤矣,倉皇投卷,竟得中試,狀元及第。

            【注釋】①孝廉:“舉人”的別稱。 ②給:充足。 ③赍(jī):以物送人。 ④投繯:上吊自殺。⑤屆(jiè):到。

            【閱讀訓練】

            一、解釋下列句中的詞。

            1.可質為費 2.仆叩首;且屈指曰 3.竟尋至其家 4.鞭笞流血 5.向于山東某處拾一金鐲 6.舉家感激二、請你簡單概括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翻譯下列句子。

            1.向于山東某處拾一金鐲,可質為費。

            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參考譯文和答案】

            譯文

            羅一峰先生,名字叫羅倫,以舉人的身份去考試。奴仆在路上撿著一個金鐲子。走到第5天的時候,羅生擔心旅費不夠,奴仆說:“不用擔心,我在經過山東的某個地方撿到一個金鐲子,可以變賣成旅費。”先生很生氣,要親自還給失主。奴仆磕頭勸阻,而且算了算日程說:“往返必定耽誤了考試的`日子,不行。”羅生說:“這肯定是女婢或者是哪個仆人遺失的,萬一主人拷打詢問,因為這個死人,是誰的責任呢?我寧愿不去考試,不忍心讓人死于非命啊。”竟然尋到失主的家,原來是因為女主人遺落在洗臉盆,而奴婢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女主人懷疑是奴婢偷的,用鞭子打奴婢到流血,奴婢幾次尋死。丈夫又懷疑妻子有私情,辱罵不停,妻子憤怒而跳河自盡,多虧得到他人相救。 羅生到了,把鐲子給了主人,全家都很感激。急急忙忙趕到京城,考試的期限已經開始了。羅倫慌慌張張交了試卷,竟然中了狀元及第.

            答案

            一、1.典當、抵押 2.彎曲 3.最后 4.打 5.先前 6.全 二、拾金不昧,先人后己。 三、1.先前在山東某處拾到一只金手鐲,可以典當作為旅費。 2.不忍心讓人死于非命。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3

            程師孟,字公辟,吳人。進士甲科。累知南康軍、楚州。瀘戎數犯渝州邊,使者治所在萬州,相去遠,有警,率十日乃至。師孟奏徙于渝。夔部無常平粟,建請置倉,適兇歲,振民不足,即矯發他儲,不俟報。吏懼,白不可,師孟曰:必俟報,俄者盡死矣。竟發之。

            徙河東路。晉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濁如黃河,俗謂之天河,可溉灌。師孟勸民出錢開渠筑堰,淤良田萬八千頃,裒其事為《水利圖經》,頒之州縣。

            出為江西轉運使。盜發袁州,州吏為耳目,久不獲,師孟械吏數輩送獄,盜即成擒。加直昭文館,知福州,筑子城,建學舍,治行最東南。徙廣州,州城為儂寇所毀,他日有警,民駭竄,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惡不可筑。師孟在廣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聞廣守備固,不敢東。

            賀契丹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東向。師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爭至暮,從者失色,師孟辭氣益厲,叱儐者易之,于是更與迎者東西向。明日,涿人餞于郊,疾馳過不顧。

            師孟累領劇鎮,為政簡而嚴,罪非死者不以屬吏。發隱擿伏如神,得豪惡不逞跌宕者必痛懲艾之,至剿絕乃已,所部肅然。洪、福、廣、越為立生祠。

            8.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矯發他儲,不俟報 發:調撥。

            B.師孟勸民出錢開渠筑堰 勸:勉勵。

            C.于是更與迎者東西向 更:更加。

            D.筑子城,建學舍,治行最東南 行:政績。

            9.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適兇歲,振民不足 B.晉地多土山,旁接川谷

            C.盜發袁州,州吏為耳目 D.涿人餞于郊,疾馳過不顧

            10.下列各組句子中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有警,率十日乃至 ②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B.①師孟奏徙于渝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①師孟累領劇鎮,為政簡而嚴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D.①洪、福、廣、越為立生祠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

            11.程師孟處理事情,既堅持原則又講究變通。下列各組中,分別表明程師孟堅持原則和講究變通最正確一組是( )

            A.①為政簡而嚴,罪非死者不以屬吏 ②師孟勸民出錢開渠筑堰

            B.①于是更與迎者東西向 ②師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

            C.①得豪惡不逞跌宕者必痛懲艾之 ②裒其事為《水利圖經》,頒之州縣

            D.①師孟辭氣益厲,叱儐者易之 ②即矯發他儲,不俟報

            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程師孟出任江西轉運使時,袁州一帶發生盜患,因為內部有耳目,好久也不能把他們抓獲,程師孟先整內部,然后一舉擒獲盜賊。

            B.程師孟在渝州任職時,恰逢兇年欠收,官府不愿賑濟百姓,他便假借朝廷的名義,調用儲備糧,有人勸阻他,他卻為了群眾義無反顧。

            C.程師孟去祝賀契丹主誕辰,契丹方面卻讓當地官吏西向而坐,迎客的'人南向而坐,而讓宋使面東而坐,程師孟為保氣節堅決不入席。

            D.程師孟多次擔任重要地區官吏,為政簡約、嚴格,罪行不重的人都不要下屬去處置,對于為非作歹的人卻要斬盡殺絕。

            答案:8.C

            提示:更:改變。

            9.D

            提示:不顧:古義為不回頭看;今義為不照顧,不考慮。不足:古今均為不充足,不夠;土山:古今均為泥土堆積成的小山;耳目:古今均為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10.C

            提示:C項中均為連詞,表遞進關系,意思為并且;A項中都為副詞,意思分別為才甚至;B項中都為介詞,意思分別為到比;D項中均為介詞,意思分別為替向。

            11.D

            提示:要注意題目要求的是既要選擇堅持原則的信息,又要選擇講究變通的信息。

            12.B

            提示:官府不愿賑濟百姓不正確。

            13.一次大型考試后,小明成績滑坡,情緒低落。班主任若找他談話,下列說法效果最好的一項是( )

            A.你這次是考得不理想,你難過我能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能考好的。

            B.考壞了,難過沒有用!該找原因才是,下次爭取考好!

            C.你怎么搞的,考成這個樣子!往后怎么辦?還會有希望嗎?

            D.你這次考不好,早在我意料之中,這叫做自作自受,還難過什么?如果不好好反省一下,下次會更糟。

            答案:A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4

            景公出游,問于晏子曰:“吾欲觀于轉附、朝舞(地名),遵①海而南,至于瑯琊。寡人何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問也!”晏子再拜,曰,“聞天子之諸侯為巡狩②,諸侯之天子為述職。故春省③耕而補不足者謂之游,秋省實而助不給者謂之豫④。夏(朝)諺日:‘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⑤。今君之游不然,師行而籌于民,貧苦不補,勞者不息。夫從山而不反謂之流,從水而不反謂之連,從獸而不歸謂之荒⑥,縱樂而不歸謂之亡。古者圣王無流連之游,荒亡之行。”

            公日:“善。”命吏計糧倉之粟,計長幼貧民之數。吏依數出粟,已與貧民者三百鐘,公身見老、病者七十人,賑贍之,然后歸也。

            【注釋】①遵:循。②巡狩:視察。③省:考察。④豫:指帝王秋天出游。⑤度:法度、準則。⑥荒:與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樂。

            1.對下列句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遵海而南(南:南面)

            B.從水而不反謂之連(反:通“返”,返回)

            C.公身見老、病者七十人(身:親自)

            D.賑贍之,然后歸也(贍:供給、供養)

            2.下列四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1)諸侯之天子為述職 (2)小大之獄

            B.(1)已與貧民者三百鐘 (2)吾與徐公孰美

            C.(1)景公出游,問于晏子 (2)欲報之于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以休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將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善哉,君之問也!”晏子再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貧苦不補,勞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

            人物(作者)篇目人文思想核心

            晏子《景公出游》

            歐陽修《醉翁亭記》

            范仲淹《岳陽樓記》憂國憂民

            參考答案:

            1.A

            2.C

            3.(1)“您問得真好啊!”晏子拜了兩拜。

            (2)貧苦的人得不到補助,勞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4.體恤民情;與民同樂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5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乃狗劣也欲得良狗則家貧無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獵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于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 (節選自《呂氏春秋》)

            小題1:給文中句子斷句,限斷3處,停頓處用“/”隔開。(3分)

            其 所 以 不 得 之 乃 狗 劣 也 欲 得 良 狗 則 家 貧 無 以。

            小題2:解釋下列句中的詞語。(4分)

            (1)君宜致力于耕作 ( ) (2)人不對 ( )

            (3)非獨獵也 ( ) (4)百事也盡然( )

            小題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得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

            小題4:讀了這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其 所 以 不 得 之/ 乃 狗 劣 也 /欲 得 良 狗 /則 家 貧 無 以。

            小題2:(1)應該 (2) 回答 (3)僅僅 (4)這樣

            小題3:莫不是想讓我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錢來買好狗了嗎?

            小題4:有了問題,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有效地解決。(或“凡事要努力,勤奮,才能取得成功。”)

            小題1:本題考查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句子的朗讀停頓一般堅持結構與意思原則即可。

            小題2: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有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

            小題3: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

            小題4:本題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結合文章的內容多角度的來談啟示即可。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文言文閱讀理解與答案03-19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08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11-13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08

          文言文閱讀理解習題及答案09-01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06-14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06-14

          明史文言文閱讀理解精選及答案08-25

          文言文閱讀理解含答案08-28

          梨酒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9-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一本之道之视频在线不卡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 久久做品人人做人人综合 | 思思re久久精品66在热线热 | 亚洲精品高清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