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過秦論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3-06-29 13:32:35 澤濱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文言文過秦論知識點總結

            在平時的學習中,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文言文過秦論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文言文過秦論知識點總結

            過秦論知識點總結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席: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狀,像席子一樣)

            2、蒙:惠言語、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承接)

            3、因:惠言語、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沿襲)

            4、舉: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5、敲撲: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刑具,短的叫敲,長的叫撲)

            6、卻:卻匈奴七百余里(擊退)

            7、隳:隳名城,殺豪杰(毀壞)

            8、躡足:躡足于行伍之間(用腳踏地)

            9、揭:揭竿為旗(舉)

            10、抗:非抗于九國之師也(高,強)

            11、度、絜:試使山東之國與陜西省涉度長絜大(用尺量,衡量)

            12、愛:向使三國各愛其地(珍惜)

            13、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風俗,指邊遠地方)

            14、謫戍: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被征發戍守邊疆)

            15、余烈: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遺留下來的功業)

            16、鞭笞: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名作狀,用鞭子、竹板打)

            17、作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起事,起義)

            二、通假字

            1、合從帝交,相與為一(通縱)

            2、贏糧而景從(通影,影子)

            3、外連衡而斗諸侯(通橫)

            三、一詞多義

            1、制:

            ①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指揮)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③用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模)

            ④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縫制)

            2、亡: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萬(逃亡)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丟失)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

            ④河曲智叟亡以應(通無,沒有)

            3、利: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好處)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

            ③信臣精卒利兵而誰何(鋒利)

            4、固:

            ①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固)

            ②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徹(頑固)

            ④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本來)

            5、遺:

            ①秦無亡矢遺鏃(丟失)

            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遺留下來的東西)

            ③蒙故業,因遺策(遺留下來的)

            ④是以先帝拔以遺陛下(wèi給予)

            6、度:

            ①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制度)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duó計算,量)

            ③萬里赴戎機,并山度若飛(越過)

            ④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duó揣度)

            四、詞類活用

            1、固: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形作名,堅固的地方)

            2、席、包:有度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狀,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

            3、斗:外連衡而斗諸侯(使動,使斗)

            4、南、西:南取漢中,西舉巴蜀(名作狀,向南,向西)

            5、約:于是從散約敗(動作名,條約)

            6、鞭笞: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名作動,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7、卻:卻匈奴七百余里(使動,使退卻)

            8、彎: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形容詞使動,使彎)

            9、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作動,愚弄)

            10、弱:以弱天下民(形容詞使動,使削弱)

            11、固:自以為關中之固(形作名,堅固的地方)

            12、甕、繩: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名作動,用破甕作,用草繩系)

            13、賢:非有仲尼墨翟之賢(形作名,賢能的人)

            14、云、景: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名作狀,像云一樣,像影子一樣)

            15、序、朝: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作動,引,招致;朝:名詞使動,使來朝見)

            五、難句翻譯

            1、振長策而御海內,吞二周而亡諸侯。

            譯:高舉長長的鞭子,用武力來統治各國;吞并東西二周,滅亡各個諸侯。

            2、然后踐華山為城,因河為池。

            譯:這樣以后,憑著華山當做城,就著黃河當做護城河。

            3、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譯:天下的人像云一樣聚集響應,(許多人)擔著干糧如影隨形地跟著(陳涉)。

            4、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譯:不施行仁政,攻和守的形勢變了。

            高一語文《過秦論》知識點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約從離衡(衡,通"橫")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于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并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借,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動詞)

            ③履而制六合(統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尊重,動詞。)

            四、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樣;包,像布包一樣;囊,像口袋一樣)

            ②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內,在國內,對內;外,對外)

            ③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東,向東;北,向北)

            ④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甕,用破甕;繩,用繩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北,在北方)

            ⑦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云,像云一樣;響,像回聲一樣;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深謀遠慮(遠,從長遠)

            2、名詞作動詞

            ①履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

            ③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牖,作窗戶;樞,系戶樞)

            ④執敲撲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⑤《過秦論》(過,指摘過失)

            3、形容詞作動詞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變小變弱)

            4、形容詞作名詞

            ①據崤函之固(固,險要的地勢。)

            ②自以為關中之固(固,堅固的屏障。)

            ③尊賢而重士(賢,賢者,賢能的人。)

            ④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條件;便,便利的條件。)

            5、動詞作名詞

            ①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潰敗的軍隊)

            6、使動用法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斗,使……爭斗)

            ②會盟而謀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③約從離衡(離,使……離散)

            ④伏尸百萬,流血漂櫓(漂,使……漂浮)

            ⑤吞二周而亡諸侯/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滅亡)

            ⑥卻匈奴七百余里(卻,使……退卻)

            ⑦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動用法

            ①尊賢而重士(重,以……為重,看重)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②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③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被動句

            ①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②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③謫戍之眾

            ④天下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嘗以十倍(于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于)下吏。

            ④聚之(于)咸陽。

            ⑤鑄以(之)為金人十二。

            ⑥臨不測之淵,以(之)為固。

            ⑦躡足(于)行伍之間,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⑧身死(于)人手。

            4、賓語前置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②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語后置

            ①伏尸百萬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

            ①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

            ②鋤耰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

            ③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過秦論知識點

            一、通假字

            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舉起)

            3.非抗于九國之師(抗,通“亢”,高,引申為強大)

            4.孝公既沒(沒,通“歿”,死)

            5.合從締交(從,通“縱”,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的策略)

            6.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影子)

            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8.陳利兵而誰何(何,通“呵”,大聲呵斥)

            9.約從離衡(衡,通“橫”,連橫,戰國時期秦國離間六國,各個擊破的的策略)

            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點,毛病)

            二、古今異義

            1.國家

            古義:指諸侯封地(諸侯國),大夫封地(家);今義:一個國家的整個區域(全國)

            2.愛人

            古義:愛護別人,體貼別人;今義: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戀愛中的一方

            3.以為

            古義:把……作為,把……做成;今義:認為

            4.山東

            古義: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義:指山東省

            5.河

            古義:黃河;今義:指一般河流

            6.櫓

            古義:盾牌;今義:指外形似槳的一種用人力推進船的工具。

            7.池

            古義:護城河;今義:池塘

            8.贏

            古義:擔負,背負;今義:勝或獲得

            9.以致

            古義:用來招納;今義:連詞,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樣;包,像包裹那樣;囊,像口袋那樣)

            ② 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云,像云那樣;響,像回聲那樣;景,像影子一樣)

            ③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東,向東;北,向北)

            ④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南,向南)

            ⑤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北,向北)

            ⑥ 內立法度,……外連橫而斗諸侯。 (內,對內;外,對外)

            ⑦ 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甕,用破甕;繩,用繩子)

            2.名詞作動詞

            ① 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牖,當作窗戶;樞,當作門軸)

            ②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帝王,稱帝稱王)

            ③ 外連橫而斗諸侯(連橫,采取連橫的策略)

            ④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

            ⑤ 將數百之眾(將,帶領)

            ⑥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⑦ 會盟而謀弱秦(盟:結盟)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軍隊)

            2.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 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使……相斗)

            ② 伏尸百萬,流血漂櫓(漂,使……漂浮)

            ③ 吞二周而亡諸侯(亡,使……亡,滅亡)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⑤ 卻匈奴七百余里(卻,使……退卻)

            ⑥ 約從離衡(離,使……離散)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 崤函之固 (固,險固的地勢)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利,有利的形勢)

            2.形容詞作動詞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變小;弱,削弱)

            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①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弱,使……弱,削弱)

            ②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昧)

            ③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彎,使……彎)

            四、一詞多義

            1.制

            ①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齊桓晉文之事》 制作、縫制

            ②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 《后漢書·張衡傳》制造、制作

            ③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 壓制、控制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過秦論》制服

            ⑤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 統率、指揮

            ⑥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岳陽樓記》規模

            2.亡

            ①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逃跑、逃脫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丟失、失去

            ③燕雖小國而后亡 《六國論》滅亡、消亡

            ④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 《赤壁之戰》死亡

            ⑤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過秦論》逃兵、逃亡的人

            ⑥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通“無”,沒有

            ⑦吞二周而亡諸侯 《過秦論》使動用法,使……滅亡

            3.固

            ①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過秦論》牢固、堅固(的地勢)

            ②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孟子》使鞏固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堅持、堅決

            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報任安書》 固然、誠然

            ⑤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阿房宮賦》固執、頑固

            ⑥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既、已

            4.利

            ①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銳利、鋒利

            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勸學》快

            ③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有利、條件好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過秦論》有利的形勢

            ⑤有蔣士者,專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說》利益、好處

            ⑥商人重利輕別離 《琵琶行》利潤

            5.遺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候已困矣《過秦論》 丟失

            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封神演義》丟失的東西

            ③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師說》遺漏、忽略

            ④此三者,吾遺恨也 《伶官傳序》死去的人遺留下來的

            ⑤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給予,贈送

            6.度

            ①寧信度,無自信也 《韓非子》尺碼、尺度

            ②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 程度、限度

            ③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 《過秦論》規章、制度

            ④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荊軻刺秦王》風度、常態

            ⑤一年一度秋風勁 《采桑子·重陽》次、回、量詞

            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揚州慢》譜寫、創制

            ⑦生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錄)后序》 考慮、思慮

            ⑧試使山東諸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過秦論》量、計算

            ⑨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木蘭詩》通“渡”,過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者,表判斷)

            2.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也,表判斷)

            3.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介詞結構后置句(狀語后置句)

            ① 余威震于殊俗

            ② 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

            ③ 謫戌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④ 鋤榎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

            2.賓語前置句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② 陳利兵而誰何

            (三)被動句

            ① 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②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① 商君佐之,(秦孝公)內立法度(省主語)

            ② 以(之)為桂林、象郡(省介詞賓語)

            ③ 聚之(于)咸陽(省介詞)

            ④ 委命(于)下吏(省介詞)

          【高中文言文過秦論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過秦論》文言文知識點08-17

          《過秦論》文言文翻譯09-09

          高中語文過秦論文言文譯文07-09

          高中文言文知識點總結12-02

          過秦論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4-18

          高一語文《過秦論》知識點總結07-30

          高中文言文屈原列傳知識點總結12-02

          高中常考文言文知識點總結歸納02-11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識點總結歸納10-20

          文言文知識點總結11-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直线 | 亚洲午夜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