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虛詞的順口溜

          時間:2022-11-12 10:14:37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虛詞的順口溜

            對中考生來說,中考語文文言文虛詞的備考很是麻煩,因為它們的用法很很多,為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接下來將盤點中考語文文言文虛詞順口溜都有哪些,讓考生更好的記憶這部分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查看具體的內容。

          文言文虛詞的順口溜

            文言文虛詞的順口溜

            之記憶順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

            1、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用作助詞:

            a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b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c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d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例:頃之,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動詞:

            可譯為“去、往、到”。

            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其記憶順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遠指近指“這”和“那”;后帶數詞譯“其中”,表示反問譯“難道”。

            1、用作第三人稱,相當于“他、她、它(們)。例:妻跪問其故。

            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指示代詞

            相當于“那”“這”之類的詞。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指示代詞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以記憶順口溜:

            “以”作介詞“把、拿、用”,因為、按照、在、憑、從;

            又作連詞如同“而”,偶爾通假要分清。

            1、作為介詞

            表示憑借,譯為“憑、靠”例: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詞賓語。)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時間處所,譯為“在、從”例:

            2、作為連詞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例:

            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表示范圍譯為“到”

            “已”,已經。例:固以怪之矣。

            于記憶順口溜:

            于字可譯到、在、從,也可翻作對、與、同;形容詞后表比較,動詞之后表被動。

            1、對,對于。向例:貧者語于富者曰。

            2、在,從例: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3、與,跟,同。例: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4、到例:指通豫南,達于漢陰。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

            6、被例:受制于人

            而記憶順口溜:

            而作連詞要分清,并列承接與轉折;承譯“接著”轉譯“但”,狀語后頭表修飾。

            1、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表示承接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

            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轉折關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

            文言文虛詞的用法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1)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

            (2)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3)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

            (3)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二)助詞

            1.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5.用在時間名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三)動詞,到去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文言文虛詞答題方法

            1.先翻譯每組學過句子中的虛詞,再將這個意思套到另一句中來推斷虛詞用法是否相同。

            2.具體辨析時,可在了解18個虛詞基本用法的基礎上,運用五點意識法:

            ⑴虛實意識:

            例:第一組:

            1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

            第二組:

            1問其與飲食者,則盡富貴者

            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⑵結構意識:

            例:第一組:

            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

            2所食唯蘇麥鹽而已

            3少時衣食無所(05高考)

            第二組:

            1何如東就妻子,徐擇木焉

            2朝野服焉

            3尤且擇師而問焉

            4咸私哂其矯飾焉

            第三組:

            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賓

            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來

            3幸先以我名告之

            第四組:

            1吾將以身死白之

            2夫夷以近,則游者眾(05高考)

            第五組:

            1因謂其友曰

            2所謂因人成事也

            ⑶句位意識:

            例:第一組:

            1其待君王乎?

            2爾其勿忘乃父之志

            3爾其戒之(05高考)

            第二組: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2唐臨,長安人,周內史謹孫也

            3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第三組:

            1頃之,拜受為少傅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四組:

            1若素激義,能為我籌此

            2顯者慚,杜門若不聞者(05高考)

            (4)呼應意識:

            例:第一組:

            1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2果為馬所顛仆(04高考)

            第二組:

            1視其沼,則淺混而污

            2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3此則國人之最也

            第三組:

            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2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舞劍

            第四組:

            1其所言不實

            2山巒為晴雪所洗(05高考)

            (5)語氣意識:

            例:第一組:

            1其待君王乎?

            2其一人大叫

            第二組:

            1其李將軍之謂也?

            2能設而不能動也

            3此馬氏所以不對也(05高考)

            第三組:

            1豈有禁人在獄而心自安乎?

            2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附:考綱所列18個虛詞:

            ⑴而

            ①連詞:表并列,表遞進,表承接,表轉折,表修飾,表假設,表因果,表目的(“用來”)。

            ②代詞:通“爾“,人稱代詞(“你,你的”)

            ③構成復音虛詞(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疑問代詞:“什么”、“哪里”;“為什么”、“怎么”

            ②副詞:“多么”。

            ⑶乎

            ①助詞:表疑問語氣,“嗎”,“呢”;表測度,“吧”;表感嘆,“啊”、“呀”;作詞尾。

            ②介詞:“于”、“在”、“從”。

            ⑷乃

            ①副詞: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轉折,“卻”、“竟”;表判斷,“就是”。

            ②代詞:“你”、“你的”。

            ⑸其

            ①副詞,表測度,“大概”;表疑問,不譯;表反詰,“難道”;表婉商,“還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連詞,表選擇,“是……還是”;表假設,“如果”

            ③代詞:僅不代第二人稱;指示代詞。“那”“其中

            ⑹且

            ①副詞,“將要”、“將”、“暫且”;表程度,“已經”、“很”

            ②連詞,表并列,“又”;表遞進,“并且”、“而且”、“況且”;表選擇,“還是”;表假設,“如果”;表讓步,“即使”、“尚且”;表轉折,“可是”、“卻”。

            ③助詞,用于句首。

            ⑺若

            ①代詞,第二人稱;指示代詞,這

            ②連詞,表假設;表選擇,“或”、“或者”

            ③構成復音虛詞

            ⑻所助詞:

            ①構成“所”字結構,“……的人(事)”

            ②和“為”呼應,表被動;

            ③和“以”連用,表原因,“……的原因”

            ④和“以”連用,表手段,憑借,……的方法(憑借)。

            ⑼為介詞:

            ①表對象,“向、對”;表替代,“替”;表目的,“為著、為了”;表原因,“由于、因為”;表被動,“被”

            ②疑問語氣助詞,呢。

            (10)焉

            ①代詞:三人稱疑問代詞,表疑代詞,哪兒,哪里,怎么

            ②語氣助詞:陳述感嘆疑問語氣

            ③兼詞“于之”

            ④作形容詞詞尾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語氣

            ②表疑問語氣

            ③用在句中,表語氣的舒緩或停頓

            ④用在句末,表判斷語氣。

            (12)以

            ①介詞:表憑借,“憑”、“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對象,“跟”、“和”;表時間、處所,“于”。

            ②連詞:類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遞進,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飾。)

            (13)因

            ①介詞“憑借”;“按照”;“趁著”、“就著”;因為;“從”、“由”

            ②連詞,“因此”、“于是,就”。

            (14)于介詞

            ①表時間、處所、范圍、對象等,“在”、“向”、“到”、“從”、“對”、“對于”、“由于”

            ②表比較,“比”

            ③被動,“被”。

            (15)與

            ①介詞,“跟”,“同”;介詞,“給”、“替”;介詞,“和……相比”

            ②連詞,“和”、“及”

            ③通“歟”,語氣詞,表疑問或感嘆,

            ④動詞(給予,結交,參加)。

            (16)則

            ①副詞:表判斷,“就是”

            ②連詞:表承接,“就”、“便”、“原來是”;表假設,“如果”、“假設”;表并列,“就”;表轉折,“卻”、“但是”、“倒是”。

            (17)者

            ①助詞:附在動詞后構成“者”字結構,“……的人(事、東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頓”。

            ③附在時間詞后,無實在意義

            ④放在數詞后,翻譯為“個,樣”

            (18)之

            ①助詞:襯助音節;取消句子獨立;結構助詞(“的”);定語后置的標志,賓語前置的標志

            ②代詞: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詞(這,這樣)。

          【文言文虛詞的順口溜】相關文章:

          文言文虛詞順口溜04-29

          文言文虛詞記憶順口溜06-12

          文言文虛詞記憶順口溜集錦06-12

          文言文的虛詞06-12

          文言文的虛詞用法06-11

          文言文虛詞的教案06-11

          常見文言文虛詞于06-13

          常見的文言文虛詞06-12

          常見文言文虛詞06-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网 | 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三精品 | 午夜福利在线性视频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