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翻譯的九種方法

          時間:2021-06-13 14:03:27 文言文 我要投稿

          小學文言文翻譯的九種方法

            保留法

          小學文言文翻譯的九種方法

            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器具等,可保留不變。例如: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勾踐滅吳》)

            ——“越王”是官名,“勾踐”是人名,“會稽”是山名,翻譯時保留不變。全句可譯為“越王勾踐退守在會稽山上”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是時間,“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全句可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貶到巴陵郡做太守”

            補充法

            古代漢語中有很多省略現象,翻譯時應補出省略的成份。例如: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鴻門宴》)

            ——動詞“告”的后邊省略了代詞“之” ,全句可譯為“項伯于是連夜騎馬奔馳到劉邦的軍營,把事情全都告訴了他!

            荊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勢耳。(《赤壁之戰》)

            ——動詞“逼”后邊省略了介詞“于”,全句可譯為“荊州的百姓依附曹操的原因,是被他的兵勢所逼罷了”

            刪除法

            刪去不譯的詞。例如:

            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夫”是發語詞,譯時應刪去。全句可譯為“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逍遙游》)

            ——“之”位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應刪去,句可譯為“鵬鳥飛往南海時,激起的水花達三千里!

            替換法

            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現代詞。例如: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而”“翁”“汝”應分別換成“你”“爹”“你”。全句可譯為“你 爹回來,自會和你再算賬的”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將伐顓臾》)

            ——“邦”應換成“國家”。全句可譯為“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好好把守“

            調整法

            文言文中變式句(謂語前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后置等)較多,翻譯時,這些句子的詞序需要調整。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不余欺”調整為“不欺余”。全句可譯為“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調整為“能不易其志之縉紳”,全句譯為“大宦官魏忠賢作亂時,能不改變自己志節的官吏,中國這么大,能有幾人呢 ?”

            選擇法

            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較為常見,因此,選擇恰當的詞義進行翻譯,成為文言文翻譯的'難點。例如: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兵”是一個多義詞,它的義項共五條:a.兵器; b.士兵; c.軍人隊伍; d.軍事; e.戰爭。這個句子用a項最恰當。全句譯為“砍下樹木作為兵器,舉起竹竿作旗幟”。

            去今之墓而葬焉,時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記》)

            ——“去”是一個多義詞,它的義項共四條:a.離開;b.廢除;c.距離;d. 前往。這個句子用C項最恰當。全句可譯為“距現在修墓并將他們安葬在這里,那時間只有十一個月罷了!

            靈活法

            遇到活用詞時,應靈活地譯出該詞的活用意義。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水”譯為“游泳”。名詞活用為動詞,全句可譯為“借助船只遠行的人并不是會游泳卻能橫渡江河!

            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

            ——“一”譯為“統一”,數詞活用為動詞 全句可譯為“六國滅亡了,天下統一了!

            固定法

            文言文中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譯法。例如: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無乃……與”是固定格式,譯為恐怕……吧”全句可譯為“恐怕應該責備你吧?”

            其李將軍之謂也?(《李將軍列傳》

            ——“……之謂也”是固定格式,譯為“說的就是……吧!”全句可譯為“大概說得就是李將軍吧?”

            意譯法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義,直譯會不明確,應用意譯。例如:

            振長策而御宇內。(《過秦論》)

            ——舉起馬鞭子駕御天下。(直譯)

            ——用武力來統紿各國.(意譯)

            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

            ——連秋天里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直譯)

            ——財物絲毫不敢據為已有.(意譯)

            在實際運用中,上述九種翻譯的方法往往要結合使用,要注意各個不同方面的要求,才能辯清詞義,譯出忠實原文、表意明確語言而又通暢的好句子來。

          【小學文言文翻譯的九種方法】相關文章:

          翻譯文言文的九種方法06-09

          文言文翻譯的十種方法06-03

          學習文言文翻譯十種方法11-21

          九法翻譯文言文03-14

          小學課外文言文及翻譯04-13

          小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3-23

          九石弓的文言文翻譯09-15

          文言文翻譯12-06

          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譯03-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网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v在线观看v |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