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仲孫》文言文的歷史來源

          時間:2022-09-25 05:31:07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百家姓.仲孫》文言文的歷史來源

            歷史來源

          《百家姓.仲孫》文言文的歷史來源

            1、出自姬姓。春秋時魯桓公姬允次子名叫慶父,因排行老二,故世稱共仲。他的子孫遂以仲孫為姓,稱仲孫氏。慶父亂魯之后,弒父君主,畏罪出逃,改姓為孟孫氏,但留居于魯國的他的支庶子孫仍為仲孫氏,世代沿襲為仲孫姓。

            2、出自姜姓,春秋時期,齊國有仲孫氏。

            家族名人

            仲孫湫:春秋時齊國人,事桓公為大夫。當時魯國發生災荒,齊桓公派仲孫湫以“慰問”的名義去偵察情況,回來之后,齊桓公問他:“現在是否可以攻打魯國?”仲孫湫說:“不可以,因為魯國有難,不可攻打他,只可更加愛護和幫助他1齊桓公聽后很佩服仲孫湫的遠見。

            仲孫蔑:即孟獻子。春秋時魯國人。他為人勤儉,體察民情。嘗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主張儉用和發展生產。時稱賢大夫。

            遷徙分布

            (缺)仲孫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仲是“老二”的意思,古人兄弟中老兒的姓名中常用“仲”字(老大多用“伯”,老三、老四多用“叔”,“季”。)相傳奚仲的后代名仲,他的后代就有以仲孫氏為姓的。春秋時,魯桓公的兒子慶父,字共仲,人稱孟孫氏,又號仲孫氏(他的后代因此也有了兩種分支,各為孟孫氏及仲孫氏)。如此稱呼是為了表示對魯桓公是皇族之后的尊重。又有宋莊公,其子字仲,后世也有因他而姓仲孫的。還有少部分仲孫的姓,是來自孔子的學生仲由的后代。仲孫復姓望族居高陽郡(今山東臨省淄縣西北一帶)。

          【《百家姓.仲孫》文言文的歷史來源】相關文章:

          《百家姓.冉》文言文的歷史來源11-18

          《百家姓.孟》文言文的歷史來源01-03

          《百家姓·姚》文言文及歷史來源06-10

          燒餅的來源和歷史典故01-31

          《百家姓仲》文言文09-09

          《百家姓弓》文言文10-25

          七夕的來源與歷史典故01-31

          端午節來源的六個歷史故事01-21

          詩歌的來源06-06

          內經的來源06-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人人搡人人爽国产精品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免费人a成电影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 中文字幕第63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