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元載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翻譯

          時間:2021-06-15 14:51:46 文言文 我要投稿

          舊唐書元載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翻譯

            元載,鳳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學,好屬文,性敏惠,博覽子史。肅宗即位,急于軍務,諸道廉使隨才擢用。入為度支郎中。載智性敏悟,善奏對,肅宗嘉之,委以國計,俾充使江、淮,都領漕挽之任,尋加御史中丞。載與幸臣李輔國善,輔國乃以載兼京兆尹。載意屬國柄,詣輔國懇辭京尹,輔國識其意,然之。代宗即位,輔國勢愈重,稱載于上前。載能伺上意,頗承恩遇,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集賢殿大學士,修國史。輔國死,載復結內侍董秀,多與之金帛,潛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屬,載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舊唐書元載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翻譯

            內侍魚朝恩負恃權寵,不與載協,載常憚之。大歷四年冬,乘間密奏朝恩專權不軌,請除之。朝恩驕橫,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聞載奏,適會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載謂己有除惡之功,是非前賢,以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城中開南北二甲第,室宇宏麗,冠絕當時。婢仆曳羅綺一百余人,恣為不法,侈僭無度。代宗盡察其跡,以載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載嘗獨見,上誡之,不悛。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載丑跡聞,載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數人悉斃于公府。由是道路以目,不敢議載之短。代宗審其所由,凡累年,載長惡不悛,眾怒上聞。辯罪問端,伏罪。載長子伯和、次子仲武、次子季能并載妻王氏賜死。

            載在相位多年,權傾四海,外方珍異,皆集其門,資貨不可勝計,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輕浮之士,奔其門者,如恐不及。名姝異樂,禁中無者有之。兄弟各貯妓妾于室,倡優偎褻之戲,略無愧恥。及得罪,行路無嗟惜者。

           。ㄟx自《舊唐書》一一八卷,有刪節)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尋加御史中丞: 尋:不久

            B.詣輔國懇辭京尹 詣:拜訪

            C.不與載協 協:合作

            D.載嘗獨見,上誡之,不悛 悛:高興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載與幸臣李輔國善 多與之金帛

            B.輔國識其意,然之 上益信任之

            C.稱載于上前 少良等數人悉斃于公府

            D.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載丑跡聞 由是道路以目

            7.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是使元載“敗身而亡”直接原因的一組是

           、佥d能伺上意,頗承恩遇 ②承意探微,言必玄合

            ③恣為不法,侈僭無度 ④凡累年,載長惡不悛,眾怒上聞

            ⑤權傾四海,外方珍異,皆集其門 ⑥輕浮之士,奔其門者,如恐不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載出身寒微,自幼好學,為人聰慧敏捷,走向仕途后攀附權貴,貪污腐化,結果身敗而亡,并累及妻兒。

            B.元載勾結董秀,探察皇上意圖,奏對之時深合皇帝心意,獲得唐代宗的信任。

            C.在鏟除魚朝恩的過程中,元載起了重要作用,這使他驕橫狂妄,目空一切。唐代宗對他極為不滿,立即除掉了他。

            D.元載權傾一時,恣意放縱,生活奢靡。他的三個兒子貪于財貨,寡廉鮮恥,獲罪之后無人同情。

            9.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善奏對,肅宗嘉之,委以國計。(3分)

            ②是非前賢,以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4分)

            ③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3分)

            【參考答案】

            5 文言實詞 D 悛:悔改。

            6 文言虛詞 C A.第一個為介詞,“和”;第二個為動詞,“給”。B.第一個為指示代詞,指元載屬意宰相這事;第二個為人稱代詞,指元載。C.均為介詞,“在”。D.第一個為介詞,“把”;第二個為介詞,“用”。

            7 分析概括 B

            ①寫元載獲得皇帝重用的原因;②寫元載深得皇帝心意的原因;③寫元載恣意而為,不守法度,奢侈越職;④寫元載作惡深重,觸犯眾怒,皇帝也知道其惡行;⑤寫元載權重一時,貪欲難填;⑥寫元載及兒子們貪污腐化,一些輕浮之士與他們勾結在一起,蠅營狗茍。

            排除①②⑥可得答案

            8 分析概括 C

            “唐代宗對他極為不滿,立即除掉了他”不符合文意,原文為“代宗盡察其跡,以載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載嘗獨見,上誡之,不悛”,可見代宗當時并沒想治元載的罪,而是想讓他悔改。元載不思悔改,變本加厲,作惡多端,觸犯眾怒,才讓代宗下決心治元載的罪。

            9.翻譯(10分)

           、 (元載)善于奏事對答。肅宗嘉許(嘉獎)他,把有關國家大事都交給他來辦理。

           。ǖ梅贮c:嘉:嘉獎;委:委托、交付;句式,介賓后置)句意要通順,每個得分點1分。

           、 (元載)就貶低前賢,認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沒有誰比得上他。

            (得分點:是非:偏義于“非”、非議、貶損。翻譯成中性的“評價”亦可。);以為:認為;才略:才能、謀略,句式為“賓語前置”。)句意要通順,每個得分點1分。

           、 因此元伯和、元仲武等人放縱自 己,為所欲為。

           。ǖ梅贮c:故:因此;肆:放縱,任意行事)句意要通順,每個得分點1分。

            【參考譯文】

            元載是鳳翔岐山人,家境本來寒微。元載自幼嗜好學習,喜歡寫文章,性情敏捷聰慧,博覽子部、史部書籍。肅宗即位后,急于處置軍務,命諸道采訪使量才提拔屬官。元載升任洪州刺史。兩京收復,入朝任度支郎中。元載智慧聰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對答。肅宗嘉許他,把有關國計民生的事務委任他辦理,讓他充任使節赴江淮,總領漕運職務,不久加官御史中丞。元載與幸臣李輔國親善。于是李輔國讓元載兼京兆尹。元載意在宰相,面見李輔國懇切要辭去京兆尹。李輔國看出他的意愿,同意了。第二天,拜元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天后,肅宗病故,代宗即位。李輔國權勢更重,在皇上面前稱贊元載。元載能夠探察皇上意圖,因此很受恩寵,升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集賢殿大學士,修國史。李輔國死,元載又交結內侍董秀,多給他金帛,讓暗自傳達賽旨。因此皇上有所關注,元載必先知道。順承意愿、探究微義,言談中必定暗合,代宗因此更信任他。

            內侍魚朝恩依仗權勢、自負恩寵,不與元載合作。元載常常怕他。大歷四年冬,元載趁機密奏魚朝恩專權,行為不軌,請將他除掉。五年三月,魚朝恩伏法。元載以為自己有清除惡人的功績;褒貶前賢,認為文才武略沒有比得上他的。在城中建成南北二所豪華宅第,室宇恢宏壯麗,為當時第一。城南的肥沃土地與別墅、疆界相互連接,共數十處,穿绔羅的婢女奴仆有一百余人。恣意放縱,犯法妄為;奢侈僭越,沒有限度。代宗詳盡地察覺到他們的行跡,但因為元載被任用多年,想(不殺他)使君臣的名分得以保全,于是在元載單獨晉見時,代宗勸誡他,但他并不悔改。上封人李少良秘密將元載的丑惡行跡奏上朝廷,元載知道后,面奏代宗,將李少良等數人全都在朝廷打死。于是道路行人以目示意,無人敢議論元載的劣跡。代宗明察元載的所作所為,已經數年,但元載惡行長遠不加悔改,致使眾人的憤怒日有所聞。辨明罪行追問事端,元載伏罪。

            元載處在宰相職位多年,權傾四海。域外珍寶異物,都匯集在他的門內,資財不可勝數,因此元伯和、元仲武等人得以任意妄為。奔向他門下的輕浮士人,唯恐奔走不及。名妓美女奇異音樂,宮中沒有的他有。兄弟各自在家中蓄養妓妾;倡優表演的猥褻游戲,父子兄弟一同觀看,一點不覺羞愧可恥。到元載獲罪,路人沒有嗟嘆惋惜的。

          【舊唐書元載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翻譯】相關文章:

          《舊唐書》閱讀答案及翻譯12-27

          《舊唐書》閱讀題答案12-26

          《舊唐書》閱讀題及答案06-30

          《舊唐書》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5

          《舊唐書》的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3-16

          《舊唐書·元行沖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15

          舊唐書的閱讀題以及答案11-26

          《舊唐書》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4-11

          《舊唐書》閱讀答案和原文翻譯04-0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不卡免费视频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 日韩2021亚洲天堂在线 | 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