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食鹽》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時間:2022-03-14 10:50:47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愚人食鹽》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是看到事物內部的聯系,不能單一形而上學的看問題,二是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愚人食鹽》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愚人食鹽》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版本一

            原文

            昔⑴有愚人,適⑵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⑶益⑷鹽。食之,甚美⑸,遂自念曰:“所以⑹美者,緣⑺有鹽故⑻。”薄暮⑼至家,母已具⑽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⑾鹽而怪⑿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⒀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⒁在鹽中!庇奕耸雏}不已⒂,味敗⒃,反為⒄其患⒅。天下之事皆⒆然⒇,過則非唯①無益②,反③害之④。

            注釋

           、盼簦簭那

            ⑵適:到……去

            ⑶乃:于是就

            ⑷益:增加

           、缮趺溃海ㄎ兜溃┖苊馈I酰菏,非常

           、仕裕骸ぁぁぁぁぁさ脑

           、司墸阂驗

           、坦剩涸

            ⑼薄暮:黃昏,傍晚

           、尉撸簻蕚洹⒅棉k

           、铣觯耗贸

           、泄郑簩Αぁぁじ械狡婀

           、寻玻涸趺

           、蚁蹋罕M,全部都

           、右眩和V

            ⒃味敗:口味敗壞

            ⒄為:成為

           、只迹汉

           、捉裕阂粯

           、厝唬哼@樣

           、俜俏ǎ翰粌H。唯:只

           、谝妫汉锰帲嫣

            ③反:反而

           、苤褐复约

            譯文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去,主人和這位客人一起吃飯。這位客人嫌棄(這些菜都)淡了一點,都沒有味道。主人已經聽到了(他的話),于是加入了鹽。愚笨的人嘗了之后,特別好吃,就自言自語道:“菜這么好吃,是因為放了鹽!秉S昏時回到家,母親已備好了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取出鹽,對此感到有點奇怪,只看到自己兒子唯獨吃鹽不吃飯菜。母親問:“怎么可以這樣呢?”他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鹽中!庇奕艘恢辈煌5爻喳},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文言知識

            適!斑m”是個多義詞,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上文“適友人家”,意為到友人家去。又“適江南”,意為到江南去;“同適故鄉”,意為一同到故鄉去。

            主旨句

            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啟示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過猶不及。

            版本二

            原文

            昔①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②,嫌淡無味。主人聞已③,更④為益⑤鹽。既⑥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⑦美者,緣有鹽故⑧。少有尚爾,況復⑨多也?”愚人無智⑩,便空⑴食鹽。鹽已口爽⑵,返⑶為其患⑷。

            注釋

            選自《百喻經》。《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栋儆鹘洝贩Q“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經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頌共為百則!栋儆鹘洝啡膬扇f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采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此經一經流傳,就受到閱讀者的歡迎。

           、傥簦簭那。

           、谑常菏澄。

            ③聞已:聽罷。

            ④更:再次。

           、菀妫涸黾。

            ⑥既:已經。

            ⑦所以:什么的原因。

           、喙剩壕壒省

            ⑨復:再。

           、庵牵褐腔。

            ⑴空:空口。

           、瓶谒嚎谖稊。爽:差、敗壞。

           、欠担和胺础保炊。

           、然迹旱溁。

            譯文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給他食物,食物嫌淡而無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鹽。加了鹽,食物就味美,于是(他)自言自語說:“之所以味道鮮美,是有了鹽的.緣故。很少就如此,何況又多了?”這個愚蠢的人沒有智慧,就只吃鹽。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

            意義

            比喻貪吃好玩,與斷食偏食都不適中。過分的享樂與吃苦主義都有偏。世間萬事必須適中,過與不及都可能壞事。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負責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無成,過分的熱衷名利,也會造成爭奪計較而造惡業,或勞碌一生,與煩惱糾纏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輪回不息。

            世間萬事做得適中,即成功立業。物用之得適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適即人盡其才。時、地、人、都恰到好處,即事事皆通,否則事事都障礙。世間事事物物皆須靠我禪宗的祖師,往往一言半句即開啟人的智慧—開悟。有人一生埋在禪堂里,埋在經典里參研,都不能開悟何故?機緣也、善根也、智慧也、對機對法,遇緣即應。否則多費工夫也沒有受用,所以佛法一點點都很能受用,無善根無緣分的人再多亦沒有用。

            有些不法的人說:‘德行一斤值多少錢?’他們視道德良善一文不值!可是對于修行的人來說,德行乃是無上的至寶。一樣一種東西,有的人如寶貝一樣,有的人視如糞土,這就得看人的用途了。就好像有某些信仰佛教的人說:我沒有空念佛,也沒有空用功修行,待兒女長大以后,才來好好用功。

            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真的一點空都沒有嗎?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滿了腦子里,那里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做至寶,沒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做閑時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這里。能受用的人,就是一點一滴也當作寶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聽得再多,也是置若罔聞,本則故事意義就在這里。

          【《愚人食鹽》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相關文章:

          《塞翁失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6

          文言文《黃耳傳書》原文注釋翻譯07-21

          《畫蛇添足》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9

          《韓琦大度》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9

          《夸父逐日》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10-29

          《長竿入城》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3-07

          《梟逢鳩》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9

          《縣令挽纖》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9

          《牧童逮狼》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 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 日本十八禁黄无遮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