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5 03:07:20 瑞文網 我要投稿

          《池上》教學設計(范例12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池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池上》教學設計(范例12篇)

          《池上》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人的讀書方式——吟誦。

            2、了解吟誦的簡單規則:平長仄短、依字行腔。

            3、能正確標出平聲、仄聲、入聲的吟誦符號,并按照規則吟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了解吟誦的基本規則,能正確標出平聲、仄聲、入聲的吟誦符號,按照規則吟誦古詩。

            教學媒體:

            課件、吟誦音頻、視頻

            教學過程:

            一、 對比朗讀,引入吟誦之門

            1、 出示古詩《池上》。

            師:孩子們,老師這里有一首你們一年級的時候學過的詩,誰能用你認為最美的聲音來讀一下。(點2名同學展示朗讀)。

            2、 師:這兩個同學讀得真美呀,聽你們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池鮮艷的荷花,還有一個頑皮的小孩,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一讀,你們愿意給老師這個機會嗎?(師展示吟誦)

            3、 師:你們覺得張老師讀的與剛才兩位同學讀的有什么不同嗎?(有停頓、有拖延………)是的,這就是古人讀書的方式,今天我們把它叫做——吟誦。

            二、尋找鑰匙,打開吟誦之門

            1、了解吟誦的基本規則——依字行腔

            師:孩子們,你們想知道老師剛剛的讀法和我們平時的讀法為什么不一樣嗎?(想)那是因為,在這些普普通通的文字的讀音中藏著許多秘密,而老師這里有一把開啟聲音秘密的鑰匙,你們想不想要?這把鑰匙的名字叫做“依字行腔”。

            (1) 什么叫做依字行腔?就是按照字本來的讀音來讀。聲調向上,就往上讀;聲調向下,就往下讀;聲調平的,就平著讀;聲調拐彎,就拐著彎讀。

            (2) 師:有人說,漢字的聲調就是最美的樂譜。所以,我們在座的各位小朋友都是小小的音樂家。不信,咱們來試試?

            (3) 出示“春天 春陽 春水 春樹”,示范依字行腔,點名展示。再示范讀“涼姜——涼姜中心學校——涼姜中心學校歡迎你”。

            (4) 名字也可以這樣讀“李白”“白居易”“張居先”。同桌之間吟誦名字。

            (5) 瞧,有了“依字行腔”這把鑰匙,是不是能把我們普通的文字變得像歌曲一樣美美的`。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地美美地吟一吟《池上》這首詩。

            (6) 指名吟誦。師生吟誦。

            2、了解吟誦的規則——平長仄短

            師:同學們,吟誦就是這么簡單,但是要讀出古詩文的韻味,僅僅有“依字行腔”這把鑰匙是遠遠不夠的。老師這里有第二把鑰匙,第二把鑰匙的名字叫做“平——仄”(板書:平——仄),領讀“平——”“仄”。

            (1) 剛才老師在吟誦時,就是根據“平長仄短”的規則來誦的。什么是平仄?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仄聲,它們屬于古時候的聲調。古今聲調是相通的。我們今天的普通話中有四個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普通話中的“一、二聲”相當于古時候的平聲,需要讀長;三、四聲相當于古時候的仄聲,需要讀短。(師吟誦:小娃撐小艇。學生跟讀)

            (2) 除了平聲、仄聲,還有非常特別的一類字叫“入聲字”,不管它聲調是什么都要讀短,比仄聲還要短。而詩句末尾押韻的字要讀得長,比平聲更長。(師吟誦:偷采白蓮回。學生跟讀)

            (3)認識吟誦符號。師:為了方便同學們吟誦,老師用一些吟誦符號為《池上》做了標注。(平聲用一短橫;韻字用一長橫;仄聲用一短豎;短豎加點表示入聲。)

            (4)指導吟誦。師:有了“平長仄短”這把鑰匙,我們的吟誦就更韻味啦,哪位同學愿意來為大家吟誦一下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

            3、指名吟誦《池上》。

            4、你聽出了什么?(學生談感受)你們看,我們讀到的所有美妙絕倫的詩文,都是詩人這樣且行且吟創作出來的,所以古詩文不僅僅是紙上的文字,更是聲音的文學。同學們,想不想學習這樣有腔有調地吟誦這首《池上》呢?讓我們在音樂中吟誦起這首(配合音樂,設計吟誦)。

            三、拓展延伸,感受吟誦之美

            師:我們用兩把神奇的鑰匙,開啟了漢字聲音的秘密之門,推門而入,我們看到了漢字的另一種美,感受著詩文曼妙的韻律,通過聲音走近詩歌、走近詩人的心。在這里,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一首詩,你們能用老師送你們的兩把鑰匙,打開這首詩的聲音之門嗎?

            1、 出示《靜夜思》

            2、 學生用所學吟誦規則同桌之間吟誦。

            3、 指名吟誦。

            四、全課總結,綻放吟誦之花

            師:孩子們,我們中國的文字歷史悠久,意蘊悠長,這些美麗而富有魅力的文字。一本書,一本經典,也許并不能改變我們的命運,但吟誦使我們的心靈更加充實,給予我們堅定的信念。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童年的花朵綻放在吟誦的追逐中吧!在薪火相傳的國學寶庫里,我們相信經典吟誦是有力量的,它會們堅實的翅膀,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因吟誦而飛得更高、更遠。

          《池上》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理念:

            1、我國歷來被稱為“詩的國度”,古詩文是語文教學的永恒話題。語文課堂總能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的思路進行教學,努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希望學生都能以各種形式表現出對古詩的濃厚興趣。我想古詩教學應體現“誦讀為本,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原則,為學生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古詩文化準備。

            2、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因為孩子有著非常有意思的創造。《池上》“偷”字用得多好呀!其實那就是真實的,孩提時代,這種“偷”是會經常發生的,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把這種真實傳遞給孩子,就構成了美好的童年回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三個生字“撐、艇、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教學準備:

            1、教學多媒體演示文稿。(文字、圖像)

            2、師生查找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課前準備:

            展示拍攝的荷塘美景,感染氣氛,激發興趣。

            1、孩子們,夏天快要到了,你們高興嗎?說說為什么?

            2、是啊,老師也非常喜歡夏天,去年夏天,老師還出去游覽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師把它作為見面禮給你們帶來了,愿意和老師一塊分享快樂嗎?看到什么就大聲說出來吧!

            (課件展示: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

            3、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說什么?

            【讓“現實生活”這一活的資源與生動的畫面、和諧的音樂結合在一起,調動了學生視、聽等多種感官的.結合,轉變了學生對學習古詩那“之、乎、者、也”的枯燥感覺,讓學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悅,為輕松學習古詩奠定了心理基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也來到荷塘邊,無意中看到了荷塘里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就把它寫了下來,題為《池上》。(板書:池上)

            2、齊讀詩題。

            3、解題:“池上”是什么意思?

            (“池上”就是池塘上,這里指的是荷塘之上。)

            4、詩人白居易,你了解多少呢?(請學生交流所搜集的資料。)

            教師介紹: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亂,對社會混亂和人民疾苦有較深的了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通過資源,在學生充分感受到荷塘美的基礎上,初步解知詩題,感知古詩的意境。】

            二、初讀古詩,把握基調

            (一)這首有趣的小詩肯定已經撥動了你的心弦,觸動了你對童年無盡的遐想與懷念。那就打開課本,認認真真地讀一讀,努力讀正確,讀流利,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生自由練讀)

            (二)指名讀詩,集體正音。

            1、誰來給大家讀一讀這首詩?(指名幾位學生試讀,相機正音。)

            2、朗讀詩歌時,我們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詩歌的節奏、韻味。(師生共讀,感受詩歌的節奏美。)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是品讀古詩,走進古詩的第一步。】

            (三)引導理解 “蹤跡”。

            A、下雨后,人從濕地上走過留下的腳印,這就是“蹤跡”。

            B、小雞從雪地上走過留下的“蹤跡”。

            C、飛機從天上飛過,后面會留下一道白煙,這是飛機的“蹤跡”。

            D、蝸牛從地上爬過留下的粘粘的痕跡,這也是“蹤跡”。

            E、 螞蟻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有了這種氣味,它就不會迷路了,這是螞蟻的“蹤跡”。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讓學生逐步走進古詩,感知詩意。】

            三、品詩解句,入情入境

            (一)品讀前兩行——

            1、讀一讀,你們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小娃?

            (1)引導學生比較“撐”和“劃”動作的區別。“撐”就是用竹篙抵住河床,使船前進。一起撐一撐小艇吧!(眾生做動作)

            (2)學習生字“撐”“艇”。

            (3)娃娃很——小!小艇很——小!而這個小娃娃卻敢一個人撐著小艇,敢冒險。可見他人小——膽不小!

            (4)一個撐著小艇的大膽的小娃娃,很有趣!請你想象著他膽大的樣子讀一讀。(指名讀、男生讀)

            2、讀一讀,品一品,理解“偷”。

            (1)你們覺得這句詩里哪個字最有意思?(板書:偷)

            (2)你們有沒有背著大人“偷偷地”做過什么有意思的事?心情怎樣?

            A、有一天中午,爸爸睡著了,我偷偷地給他扎了一個辮子。

            B、媽媽不讓我吃冰激凌,我就偷偷地在外面買了一個。

            (3)小娃娃也背著大人去荷塘偷采白蓮,他心情怎樣?

            (4)這里“偷采白蓮”的“偷”和我們平時說的“偷東西”的“偷”一樣嗎?

            (5)你能學學小娃“偷采白蓮”的快樂樣兒嗎?(指讀)

            (6)讓我們跟著小娃一起去偷一偷、樂一樂吧!

            配樂誦讀前兩行詩句(自由讀、齊讀)。

            【利用換位思考的方法,把詩中的小娃和現實中的人物心理進行對比,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感悟整首詩的意境。】

            (二)品讀后兩行——

            1、小娃“偷采白蓮”回去了,大人會不會發現這件事?哪行詩可以知道?

            2、學習生字“萍”。

            3、你能將“浮萍一道開”用動作表演出來嗎?(生做動作)

            指名分角色(小艇、浮萍)合作表演。

            (小艇駛來時,沖開滿池的浮萍,水面波動,浮萍向兩邊漾去,會出現一道長長的痕跡。)

            閉上眼睛想象“浮萍一道開”的樣子,讀一讀。(生齊讀)

            4、“浮萍一道開”就是小艇駛過留下的——(引說:蹤跡)。

            5、大人看到“浮萍一道開”,看到小艇駛過留下的蹤跡,怎么會不知道小娃來過荷塘了呢?小娃娃有沒有想到要“藏蹤跡”呢?你從哪里知道的? (因為詩中說小娃“不解藏蹤跡” ,“不解”就是 “不懂得”。)(板書:不解)

            6、是啊,這就是小娃娃,他還不懂得要“藏蹤跡”呀!這只是他童年的一場游戲。

            7、齊讀“不解藏蹤跡”,讀出小娃的天真。

            【多種方式解讀文本,明詩意,悟童趣,效果應該是比較好的。】

            (三)拓展想象——

            1、白居易在池塘邊偷看這天真、大膽、快樂的小娃偷采白蓮時,臉上的表情怎樣?

            2、他的笑有沒有被小娃娃發現?這是什么笑?(偷笑)

            3、做個“偷笑”的動作。(眾生掩著嘴笑)

            4、小娃娃偷采白蓮偷到了樂趣,在一旁偷看的白居易也偷到了樂趣,讓我們也和這一老一少一起偷著樂一樂吧!

            (配樂,男生讀前兩句,女生讀后兩句。)

            【走到文字的背后,對詩人作詩的意圖有了一定的了解。】

            四、吟誦古詩,積累語言

            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愛呀,劃著小船去偷摘白蓮時,浮萍暴露了他的蹤跡也不知道。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展現在我們面前那充滿童趣的《池上》吧!(音樂,師范讀)

            2、 孩子們,愿意象詩人一樣吟誦這首詩嗎?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先試試。(生自由練習)

            3、誰愿意來試試?推薦一個。

            (展現詩句意境的畫面,優美的古箏音樂)

            4、男女比賽配詩。孩子們全體起立,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能不看屏幕嗎?(音樂)

            5、孩子們,看來你們都是小詩人了。誰已經記住這首詩呢?抽生背誦。

            【結合畫面、音樂這一生動的資源,采用聽朗讀想畫面、看畫面配樂朗讀、比賽吟誦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讀中熏陶感情,加深對詩句的理解記憶。】

            五、且吟且唱,回歸整體

            1、喜歡這個小娃娃嗎?喜歡這首童趣詩嗎?

            2、老師和你們一樣喜歡他,喜歡這首詩,所以為這首詩譜上了曲,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感受這份快樂吧!(師生共唱、表演,音樂漸弱。)

            3、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讓人神往的。孩子們,珍惜你們的童年,讓它們多姿多彩吧!

            【簡單的總結性語言,升華了情感。】

            六、課外拓展,積累提高

            1、默寫《池上》,并制成書簽。(評出最佳書寫獎)

            2、搜集其它“童趣詩”讀讀背背。

            【課堂四十分鐘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遠程資源為孩子們課外學習、積累指引了道路,節約了時間。】

            板書設計:

            池 上

            偷 不解

            (黑板板書時可做兩只眼睛圖片貼在詩眼“偷”、“不解”下方)

          《池上》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現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小朋友的質樸、純潔的童心之美。

            二、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三、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真的純潔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發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疑惑”、“躲藏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讓同學把課堂中或課外學到的而且會背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大家一起分享。

            2、導入: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就是《池上》。﹙板書課題﹚

            3、簡介作者

            詩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號香山居士,他是俺國唐代有名詩人。他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安排初學。

            要求: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

            看一看—-觀察課本插圖,圖文對照,揣測詩意。

            說一說——用自身的'話說詩句大意、詩句之美。

            寫一寫——寫出詩意美的感受。

            2、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

            ⑴解字詞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躲藏。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葉子扁平,橢圓形或倒卵形,外表綠色,反面紫紅色,葉子的下面生須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詩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采了白蓮蓬回來賞玩。他還不懂得該怎樣去隱藏自身不被人發現,那小船輕輕劃過,蕩開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條清清楚楚的水路。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通過讀來感悟詩的意境。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美。

            1、讀詩

            ⑴同學練讀。

            ⑵評價指點:朗讀要歡快,抒情,要讀出小娃的調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讀

            2、說詩

            ⑴提出問題。

            讀了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學習效果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嗎?

            ⑵同學練說。

            ⑶教師引導指點。

            ①“偷采白蓮回”“疑惑藏蹤跡”等。

            ②詩歌描寫了一位天真機靈、調皮可愛的小娃形象,通過他的動作、細節,表示了純潔美好的童趣。

            3、寫感受

            ⑴提出問題。

            寫下自身對詩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身的體會。一兩句也行

            ⑵交流評價。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中,俺以同學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讓同學在讀中發生獨特體驗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身的理解,在交流中論述自身的見解。讀、說、想、寫貫穿整個環節。

            (四)、讀背體會,總結全詩

            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古詩的美。

            設計理念:古詩要能熟讀成誦。

            (五)、安排作業

            1、背誦《池上》,并默寫。

            2、用自身的話把詩的大意寫出來。

            3、發揮想象力,為《池上》配上一副畫。

            五、板書設計:

            偷采白蓮回

            池上 童真、童趣

          《池上》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按形聲字的特點認識要求會認的生字,會寫“浮萍”兩個字。

            2、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

            3、理解詩意,體會詩歌表現的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你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古詩?

            2、詩中的兒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活潑、可愛、天真)

            3、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描寫兒童的古詩。板題,讀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池上》。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初讀情況。

            (1) 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

            (2)交流學習生字新詞:

            a.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具有怎樣的'特點?(都是形聲字)

            b.復習兒歌:形聲字,好識記。形音義,有聯系。聲旁幫著表字音,形旁幫著辨字義。

            c.學生根據聲旁識記字音。

            d.學生根據形旁分析字義。

            e.浮萍,理解詞義,練習書寫。

            (3) 學生簡單說說池塘上發上了一件什么事兒。(一個小孩偷采白蓮。)

            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1) 學生結合前后句和插圖,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2) 小組逐句內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補充。

            5、集體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一人讀詩句,一人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指名讀

            2、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你想到了哪些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出示:小娃撐小艇

            指導學生重讀紅體字,你讀出了什么?(讀出了小娃得弱小)

            (3)出示:偷采白蓮回

            由小娃的弱小理解“偷”字,結合自己小時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

            (4)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提問:小娃“偷采白蓮”不會被發現嗎?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一道浮萍已經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體會小娃純真、質樸,練習讀出情趣。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帶著理解,學生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池上》賞詩會——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式誦讀古詩。

            3、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配樂朗讀。

            4、熟讀成誦。

            5、教師小結:這首詩前兩行使我們看到了一幅美麗的荷塘圖,一個“偷”字用的極為傳神,寫出了小娃的頑皮、可愛,接著,筆鋒一轉,寫了他不懂得隱藏蹤跡,于荷塘中露出了一條清晰的水道。狡黠中流露著頑皮,天真中透露著憨厚,體現著童真童趣。

            五、布置作業 ,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

            2、默寫《池上》。

          《池上》教學設計 篇5

            教材解析:

            夏日炎炎,在孩童的眼里卻是好天氣。穿越回古代,孩子們怎樣度過他們的夏天呢?詩人白居易用了短短四行詩描述了自己夏天所見,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又不知隱藏蹤跡的頑皮、可愛的形象。詩中最傳神的是“不解藏蹤跡”一句,寫盡小童頑皮、純真的情態。整首詩語言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文中以國畫與詩相配,再現了詩歌的情境,清新雅致,意境悠遠,給學生以傳統文化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首、蹤、跡、浮、萍”5個生字;會寫“首、采”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池上》,并能背誦積累。

            3、通過圖文結合、聯系生活經驗等方法理解“采、浮萍、蹤跡”等詞語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詩描述的景象,體會小娃的童真與頑皮。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

            2、能聯系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初知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古詩描述的景象,體會小娃的童真與頑 皮。

            教學準備:

            課件、田字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感受夏之韻

            1、游戲看圖猜古詩。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古詩二首)

            3、認識“首”字。從“首”字的演變過程,從這些古代的文字我們可以知道,“首”最初的意思是指人的頭發。課題中的古詩兩首指的是哪兩首?打開書,找一找 。

            4、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池上》這首詩。(板書“池上”)

            5、簡介詩人。

            二、整體感知,初識夏之歌

            (一)、初讀古詩

            要求: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古詩,讀準字音。

            (二)、學習生字詞

            1、自讀古詩,圈出生字,自學生字;

            2、認讀生字:

            (1)同桌互讀

            (2)齊讀

            (3)開火車認讀

            (4)指名認讀

            (5)去拼音認讀

            3、交流識字方法

            4、游戲識字

            5、認讀詞語。有幾個詞語很有意思,它會變,你瞧,變表長了,你還會讀嗎?

            (三)、再讀古詩:把生字詞帶入詩中再讀古詩

            1、自由練讀;

            2、指名認讀,把詩讀正確、讀通順。

            (四)、讀出節奏:

            1、師示范讀;

            2、指名認讀,學生評價;

            3、齊讀;

            三、細讀古詩,初知大意

            (一)、學習第一句: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1、看圖猜詩句,并說說理由;

            2、學生讀;

            3、圖片展示,簡介白蓮;

            重點理解“撐”:小艇怎么撐?老師也帶來了一根撐船的竹篙,誰能學著小娃的樣子來撐一撐小艇呢?你撐得像模像樣的!

            重點理解“偷采”:什么是偷采?

            5、聯系生活談“偷”的感受。你在家里有沒有背著爸爸媽媽悄悄地做過一些事情呢?

            6、帶上動作,再讀第一句詩

            (二)、學習第二句: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1、看圖猜詩句,并說說理由;

            2、學生讀;

            看圖展示,簡介浮萍。你看,從浮萍這兩個字的偏旁,我們就知道這個詞語和水、和植物有關。浮萍就是一種生活在水面上的植物。

            3、讀讀后面兩行詩,小娃是怎么被發現的?跟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看圖理解“浮萍一道開”:瞧,本來滿滿的浮萍被小船分開了一道小路,這就是“浮萍一道開”。我們一起來讀讀。

            重點理解“蹤跡”:循著這一道分開的浮萍,人們就發現了小娃,這就是小娃留下的蹤跡。

            4、還記得我們學過的《雪地里的小畫家》嗎,你看這雪地上是留下的蹤跡?你能用這個句式說一下嗎,()是()留下的蹤跡。

            5、這里的“蹤跡”就是指人和其他動物經過時留下的痕跡。

            6、多么天真可愛的小娃,他還以為不會被發現呢!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詩。

            (三)、回歸整體,再讀詩

            不同方式讀古詩:齊讀、配樂讀、帶著動作讀……

            四、誦讀積累,指導背誦

            1、根據提示,填空背誦;

            2、看圖提示背誦;

            3、配樂唱一唱。詩歌是有節奏語言,它不僅能讀,還能唱呢!讓我們一起加上動作呢,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

            4、孩子們,我們從詩中看到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娃,其實像這樣描寫兒童童真童趣的古詩還有很多,老師找到了幾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五、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首”和“采”

            2、學習“首”(首:點、撇短而小,第三筆是長橫。“自”的中間兩條短橫不能碰到右邊的豎)

            3、學習“采”(爪子頭的撇是短撇,注意橫撇下面三個筆畫的方向)

            4、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觀察它們所在的位置。

            5、教師范寫,強調書寫難點;

            6、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7、師生互評,生生互評。

          《池上》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詩中三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感受鄉村兒童鮮明的形象,體會純真的童心和樸素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

            1、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準備:

            1、多媒體演示文稿。

            2、師生查找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同學們,我們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多媒體展示圖片),看到這些美景,你能聯想起我們學過的描寫荷花的詩歌嗎?(指生說),同學們積累的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荷花塘里走走,看哪里發生了什么事情。(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2、通過預習,大家知道這是一首古詩,古詩應該怎么學習呢?(出示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

            二、知詩人、解詩題

            1、指生說,師補充(出示:白居易:唐代著名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寫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一生寫詩3600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生齊讀)

            2、池上是什么意思?生說。

            3、初讀詩歌,讀通詩句。(讀準后鼻音:撐、艇、萍)

            4、再讀詩歌,讀出節奏。(相機補充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的知識。)

            師:《池上》這首五言絕句要讀出什么節奏來呢?大家讀一讀,可以用鉛筆在詩上劃“/”作記號。

            (生練習朗讀,并根據節奏用鉛筆做記號。)

            師提示: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

            5、生讀師點評。

            6、還可以有創意地讀,讓讀詩有趣一些。(師拍手讀詩,生跟著念: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7、思考還可以用什么形式讀詩?選擇喜歡的方式,把這首詩都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表演讀。)

            8、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手舞足蹈,搖頭晃腦,以后也可以用多種形式,把詩讀得有趣一些,讓學古詩變得輕松有趣。

            三、抓字眼。

            1、問:你們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意嗎?(生答:字典,工具書,插圖,詢問老師同學等)

            2、現在就用這些方法試一試自己理解詩意。(師巡視)。如: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藏匿。

            浮萍:借助圖片理解詞義。

            四、明詩意。

            1、詞語解決了,詩句的意思對我們來說是小菜一碟了。誰來說說一二兩句意思。

            2、指名說。(師補充,明確“偷”字的含義)

            3、從“偷采白蓮”你想到了什么?(小組討論,指生說。)

            4、你能讀出小孩對白蓮的喜愛和他的頑皮嗎?(指生讀,齊讀。)

            5、三四句我們可以用換詞的方法來理解詩意。(生說,師補充)

            6、討論:從“不解藏蹤跡”你讀出了什么?(小組討論)

            7、有感情地讀三四句,讀出孩子的天真無邪。

            五、小結。

            《池上》這首詩簡單明了,一讀就懂,但僅僅懂得詩意還遠遠不夠,因為一首詩一幅畫,一首詩一段情,讓我們來細細品讀這些詩句。都說詩中有畫,如果讓你來給詩配上一幅畫,你會畫上哪些景物?

            (一個小孩,一條小船,還有白蓮,一些浮萍。)

            1、師出示改后詩歌。(出示“ 娃撐艇 偷白蓮 不解藏 一道開”),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

            2、這就叫把詩歌讀瘦了,給它減減肥。字數少了,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卻更大了。閉上眼睛想想,你腦海里浮現了怎樣一幅畫面。(生說師點評。)

            3、小結:詩人用傳神、凝練的詞句,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天真無邪、活潑調皮小娃形象。你從中能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喜愛之情) 我們就把這喜愛之情讀出來。

            4、白居易的詩向來追求“意求深,字求淺”的風格,這首詩雖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充滿童真、童趣。

            5、(出示圖片)指名背誦古詩、集體背誦。

            五、拓展延伸作業

            詩歌學完了相信同學們對詩中的小娃印象很深刻,我們和他一樣都處在美好的童年時代里,你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大家分享嗎?

            板書設計:

            池上

            偷采 白蓮回 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開  童真、童趣

          《池上》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四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感受鄉村兒童鮮明的形象,體會純真的童心和樸素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

            1、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準備:

            1、教學多媒體演示文稿。(音樂、圖像)

            2、師生查找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 設疑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21課《古詩兩首》,課前老師布置大家預習了課文,我想先考考大家,你們知道編輯老師為什么要把這兩首詩安排在一起嗎?

            (出示兩首古詩)(這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的兒童。)

            師:對,是這樣的原因。有人說童年是一支快樂的歌,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童年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起走進古詩的童年中,去尋找童年的快樂。

            二、 讀詩。

            1、師:這節課我們先學習第一首詩:《池上》(板書課題),這首詩大家都已經預習了,那你們能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一下它的作者嗎?

            師:同學們說得很清楚,看來課前預習花了很多工夫。老師課前也搜集了有關資料,比較簡潔,大家一起讀一讀。

            老師出示:(生齊讀)

            2、師:了解了作者,現在來讀詩,大家會讀嗎?要不,你們先在下面練習一下吧。(學生先練讀,老師再指名讀,然后齊讀。) (讀準后鼻音:撐、艇、萍)

            3、師:光會讀正確還不算會讀,還應該讀出詩的節奏來。大家看,這兩首詩的節奏會一樣嗎?為什么?

            (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回答講解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的知識。)

            師:《池上》這首五言絕句要讀出什么節奏來呢?大家讀一讀,可以用鉛筆在詩上劃“/”作記號。

            (學生各自練習朗讀,并且根據練習時的節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可以有不同節奏)

            師:哪位同學給大家讀一讀《池上》

            (教師根據學生所讀,用粉筆在黑板上給詩做上記號)

            (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聲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大家一起來練讀一下。) (生齊讀,注意怎樣運氣。)

            4、師:同學們剛才誦讀的節奏都是可以的,現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節奏誦讀兩首古詩,并且再次提醒大家聲斷氣連。

            5、師:這樣就讀出詩的節奏來了。同學們覺得這樣讀有趣嗎?老師想出一個辦法,可以讓你讀詩有趣一些。你們看—— (師拍手讀詩,生跟著念: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6、師:這樣讀有趣一些吧?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形式讀詩?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好幾種方式,非常好,但是都是一個人讀的,可不可以采用兩個人一起合作的方式呢?比如,你們最喜歡的拍手游戲,也可以邊玩邊讀詩呀,我們一起來! (學生兩兩組合,邊拍手邊讀詩!)

            7、師:同學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來把讀詩變得有趣,現在,你們就自由選擇最喜歡的方式,把這這首詩都美美地讀一讀。 (老師在學生練習了一段時間后,指名表演讀。)

            8、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手舞之,足蹈之,搖頭晃腦,你們覺得這樣讀詩讀得有趣嗎?那以后,你們也可以用多種形式,把詩讀得有趣一些,讓學古詩變得輕松有趣好不好?

            三、解詩。

            師:這首詩我們都會讀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師:對,我們還要了解詩中寫了什么。你們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意嗎?(字典,工具書,插圖,詢問老師同學等)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那現在就用這些方法試一試自己理解詩意,再把你從詩中讀懂的意思講給你的同桌聽,如果有問題同桌討論,兩個人都不能解決再請教老師。

            老師在教室內巡視。為學生解決困惑的地方。如: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藏匿。

            浮萍:借助圖片理解詞義(浮在水面上的一種水草,很多很多,連成一片)當船從水面上劃過時-------浮萍隨著水波蕩開來。

            四、 品詩。

            1、師:《池上》這首詩簡單明了,一讀就懂,但僅僅懂得詩意還遠遠不夠,因為一首詩一幅畫,一首詩一段情,讓我們來細細品讀這些詩句,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都說詩中有畫,讀了這首詩,如果讓你來給詩配上一幅畫,你會畫上哪些景物? (一個小孩,一條小船,還有白蓮,一些浮萍。)

            2、師:老師根據你們所說的景物,把這首詩改了改,(出示“ 娃撐艇 偷白蓮 不解藏 一道開”),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

            師:是呀,老師給詩減了一下肥,這就叫把詩讀瘦了。字數少了,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卻更大了。現在請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閉上眼睛……

            情景創設:(播放背景音樂——老師輕輕地描述:

            一個夏日的清晨,幾朵白云悠閑地飄浮在瓦藍瓦藍的天空,初升的太陽明媚地照耀著大地,湖面吹來陣陣涼爽的清風,滿池的荷花開的格外嬌艷……

            同學們,這美麗的情景你們看到了嗎?這是一池怎樣的荷花?這個小娃娃又是怎樣偷采白蓮的?選擇其中一個情景美美地寫下來。生:(在音樂聲中盡情想像,靜靜地描寫。)

            3、師:同學們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筆了,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畫面。

            4、師:同學們你們真會想象,在你們的筆下,我感覺白居易寫的《池上》仿佛變成了一副活的畫向我們走來。此時,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娃?(天真無邪、調皮活潑)

            5、師:如果他知道偷了蓮蓬還會藏了蹤跡,你們還覺得他有這么可愛嗎?

            師:是呀,正因為他的天真無邪,才會偷采蓮蓬而不解藏蹤跡啊!你們喜歡這個孩子嗎?那就帶著你的喜愛之情,讀這首詩。(生有感情地誦讀《池上》)

            6、師:詩人用傳神、凝練的詞句,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天真無邪、活潑調皮小娃形象。你從中能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喜愛之情)

            7、師:白居易的詩向來追求“意求深,字求淺”的風格,整首詩雖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充滿童趣。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畫面,試背。

            8、指名背誦古詩、集體背誦。

            五、布置作業,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完成練習。

            2、搜集描寫兒童的詩句,用我們今天學的方法去讀、去畫、去悟、去唱。

            板書設計:

            池上 偷采 白蓮回 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開童真、童趣

          《池上》教學設計 篇8

            知識目標:

            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熟讀并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內容。

            能力目標:

            根據古詩內容想象古詩的意境。

            情感目標:

            感受詩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悟詩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

            邊讀邊想,邊看邊想,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并背誦古詩。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說什么?

            1、師: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也來到池邊,還看見荷花池上發生的關于一個小娃有趣的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就吟誦了一首詩(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來一位詩人,吟誦出這首詩《池上》)

            2、師:想知道在這個小娃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這首古詩。(揭示課題)

            二、循序漸進,掌握字詞句。

            (一)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自由讀《池上》,劃出生字娃娃,要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師:孩子們,老師把生字娃娃請到大屏上,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同桌先試試。(課件出示生字)

            小老師教讀生字,重點指導“萍、艇、撐、蹤”等平翹舌音的讀法。

            3、師:瞧!滿池的蓮花、蓮蓬多美啊,你還想欣賞嗎?就得先念準他們的名字,那些漂亮的蓮花、蓮蓬才能永遠屬于你,留在你的心里,有信心嗎?(課件出示滿是荷花、蓮蓬的池塘,輕點荷花、蓮蓬就出現本課生字詞,再點荷花、蓮蓬就消失)

            采用抽生個別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靈活掌握本課生字。

            (二)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師:生字娃娃很高興和你們交上朋友,可是生字娃娃說如果能寫出它們的名字,它會更高興。可以嗎?

            生:可以。

            2、師:書寫之前要靜下心來,擺好筆和本子,身子做端正,兩手輕輕放桌子上。

            學生做好準備。

            學生書寫愛寫的字。

            (三)生字娃娃告訴老師,想和你們一塊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都躲到詩句里去了,看孩子們能不能準確的叫出它們的名字?(齊讀古詩)

            三、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

            2、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詩意,處理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生字

            2、背誦古詩

            二、詩情畫意,誦讀詩句,體會意境

            孩子們,摘蓮蓬是一件有趣的事,詩人筆下的小娃又別有一番情趣呢。趕快打開課本,小組合作學習

            (課件出示合作學習的要求:

            1、讀讀這首詩。

            2、思考:讀懂了什么?

            3、還有什么不理解的詞句做上記號在小組交流。)

            (一)小組合作學習

            (二)交流學習情況,體會意

            1、解決不理解的詞語。(偷采、不解、蹤跡)

            2、讀懂了什么?

            展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⑴孩子們,一邊看畫面,一邊輕輕讀詩句。讀懂了什么?

            ⑵提問質疑:小娃為什么要偷采白蓮?

            ⑶此時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樣?

            (用既高興又害怕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師:老師也想當小娃,也想來讀。(范讀)你們知道老師是用什么心情來讀的嗎?(又高興又緊張)

            ⑷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小娃天真、可愛、頑皮)

            師:學了這兩行詩,你有什么疑問嗎?

            (小娃偷采白蓮是不道德的行為,為什么詩人卻覺得他是一個天真、可愛、頑皮的`孩子呢?)

            ⑸師:你有過偷偷做一些頑皮的惡作劇的事情嗎?那你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想像一下小娃偷摘白蓮的情景。

            生自由發言,舉出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有趣的‘偷’的事情。

            師:找一對好伙伴來試著表演讀。

            學生上臺表演讀,自由找伙伴表演讀,體會小娃此時的心情。

            ⑹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心情,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

            3、展示“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⑴讀懂了什么?(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身影,滿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沖開了一道波瘋波痕)

            ⑵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學生讀出這種心情。

            ⑶小娃想到這些了嗎?為什么?(因為太高興了)能高興地讀讀這兩行詩嗎?(生讀)

            ⑷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小娃?(天真、可愛)

            ⑸帶著感情,同桌互讀,抽生朗讀,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詩句。

            三、吟誦積累。

            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愛呀,劃著小船去偷摘白蓮時,浮萍暴露了他的蹤跡也不知道。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展現在我們面前那充滿童趣的《池上》吧!(音樂,師范讀)

            2、孩子們,愿意象詩人一樣吟誦這首詩嗎?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先試試。誰愿意來試試?推薦一個(展現詩句意境的畫面,優美的古箏音樂)

            3、男女比賽配詩。孩子們全體起立,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能不看屏幕嗎?

            四、課外拓展

            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學生改編故事,交流)

            五、總結,升華

            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讓人神往的。孩子們,珍惜你們的童年,讓它們多姿多彩吧。

            六、布置作業

            把你想寫的字、詞語或句子寫一寫。

            板書設計

            撐

            池上采天真、可愛、頑皮

            藏

          《池上》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首、蹤、跡、浮、萍”五個生字,會寫“首、采”兩個生字。

            2.運用聯系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采、蹤跡、浮萍”等字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情趣。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情趣。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古詩二首。識寫“首”。

            (1)指名拼讀“首”。

            (2)“首”除了可以作為古詩的量詞,還可以作為哪些的量詞來說?(一首歌、一首曲子)

            (3)除了作為量詞,“首”還可以組哪些詞?

            (4)板書課題,指導書寫“首”。

            2.板書:池上。通過組詞理解“池上”意思為池塘上(池塘里)。

            3.簡介詩人:白居易,唐代詩人。其詩通俗易懂。

            過渡:詩人白居易看見池塘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學習《池上》。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

            2.指名分句讀古詩,正音。

            3.指名讀整首古詩。

            4.全班齊讀整首古詩。

            三、朗讀感悟

            1.白居易看見了誰在池上?(小娃)

            2.第一句: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1)小娃在池上干什么?請用詩句來回答。

            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①認識小艇:小艇是指什么?(小船)

            ②換詞理解“撐”。(劃小艇,用竹篙劃船。)

            引讀第一行:小娃干什么——小娃撐小艇

            板書:撐小艇

            ③出示圖片:請你看看小船中有什么?(蓮蓬)那你猜猜看,小娃剛才做了什么事?

            a.詩句是怎么說的?(偷采白蓮回)

            相機認識蓮蓬、蓮子;指導書寫:采(會意字,出示字理)

            b.小娃采白蓮,他想不想讓別人知道?(偷)

            相機理解:偷——偷偷地、悄悄地、瞞著大人做某事

            聯系《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課,小公雞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④引讀第一句,讀出節奏:白居易看見,荷花池上——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2)指導朗讀第一句: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①你有沒有瞞著大人偷偷地做過什么事情?當時的`心情怎樣?(興奮而緊張……)

            ②詩中的小娃此時的心情和你一樣!你就是這個小娃,此時你瞞著大人偷偷撐小艇采蓮蓬回來,你來讀一讀第一句!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評價,引導學生走進小娃的內心,感受小娃的心情。

            ③全班齊讀第一句。

            3.第二句: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1)小娃采白蓮,他不想讓別人知道。而事實上,別人有沒有發現?(發現了)是怎么發現的,用詩句回答。

            相機出示: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認讀并理解“蹤跡”“浮萍”

            ①蹤跡:通過偏旁明確“蹤跡”是腳走過留下的痕跡。再結合《雪地里的小畫家》中四種動物的足跡強化理解“蹤跡”。相機引出課后習題中的擴詞“蹤跡 足跡”。

            ②浮萍:通過偏旁猜測浮萍是什么,再出示浮萍圖片,認識浮萍。

            (3)出示圖片,上臺指一指:小娃留下的蹤跡是什么?

            (4)引讀: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這小娃以為別人沒發現自己“偷采白蓮回”,結果——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白居易已經發現了!

            此時,這小娃心里還偷著樂呢,以為自己成功地“偷采白蓮回”,結果還是被白居易發現了,因為小娃——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4.讀了這首詩,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小娃?(頑皮、可愛、天真、單純……)

            指名讀全詩。

            四、課堂小結

            1.全班齊讀全詩。

            2.《池上》歌曲欣賞,學唱。

            3.嘗試背誦。

          《池上》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池上》 ;

            2、能認識古詩中5個生字;

            3、會寫2個生字:首、采。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2個字;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正確識讀5個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課本

            教學過程:

            一、揭題示標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首古詩《池上》,這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為了更好的完成我們的學習目標,我們要通過4場比賽來完成,首先我們來比比誰能把古詩的字音讀得準確。

            二、比賽一:朗讀古詩。 (第一次“先學后教” )

            (一)先學

            1、生輕聲拼讀。

            2、生自己練讀。

            3、個別示范朗讀:要求:讀的同學比誰聲音響亮,能讀準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翹舌音的問題,聽得同學比誰聽得認真,聽出有錯音及時舉手給他糾正。

            (二)后教

            1、指名讀,糾錯正音。

            2、齊讀易錯音。

            3、賽讀古詩。

            三、比賽二:

            學會認字(第二次“先學后教” )古詩我們能夠讀準確了,第二場比賽我們來比比看誰最快地記住古詩中的會認字。

            1、生自己練讀。

            2、同桌相互檢測。

            3、指名讀并口頭組詞。

            4、同桌互查并組詞。

            5、識字比賽。

            四、比賽三:理解古詩(第三次“先學后教” )能把古詩讀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詩讀懂。

            1、自由讀后,想一想詩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時反饋。重點理解“偷采、不解”

            4、入情入境想象朗讀古詩,思考:古詩里描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小孩?

            五、比賽四:比寫字(第四次“先學后教” )現在咱們比比誰能把要求會寫的生字寫得不僅正確,而且美觀。

            (一)先學

            1、生觀察二個字在田字格里的結構,位置并書寫筆順。

            2、指名說筆順。

            3、齊書空筆順。

            4、指名上臺板書會寫字,其他學生練寫在書上。

            5、臺下學生觀察臺上學生板書的。

            (二)后教

            6、指名上臺糾正,并說出正確與美觀。

            7、師生評議(對不對,好不好)。

            8、師范寫。

            9、生再描紅書寫。

            10、展示比賽。

            六、當堂訓練:

            1、書寫2個會寫字,并組詞。

            2、試背誦古詩。

            七、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池上偷采不解

          《池上》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端正地書寫課后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詩中的童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所表現的童趣。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描述課文內容的掛圖(或課件)。

            學生:收集詩人白居易的有關資料和關于兒童生活的古詩,彩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最喜歡玩的游戲是什么?(彈珠子、拍球、滾鐵環、丟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螞蚱、養蠶、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撈螃蟹、挖蚯蚓)

            2、你們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們玩什么嗎?請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古詩,看有沒有寫關于那時候小孩生活的。

            (背誦《小兒垂釣》、《村居》,品味詩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寫古時候小孩情趣的詩,它叫,板書課文題目:《池上》

            二、初讀全詩,了解大意

            1、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你了解白居易嗎?給同學們說一說。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詩人,與李白、杜甫齊名,一生寫了2800多首詩。

            (2)白居易與顧況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歲時,已經寫出了不少可以傳世的好詩,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詩《賦得古原草送別》。據說白居易初到長安,去拜見老詩人顧況。顧況聽說他名叫居易,便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恐不易。當讀到白居易詩中寫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大為贊賞,說有這樣的文筆,居長安不難。確見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寫成詩后,都要把詩讀給老人聽,所以他的詩人人都聽得懂,都會讀。

            2、教師:《池上》這首詩也非常容易讀,愿意自己把它讀通嗎?

            3、請學生自由讀古詩,在難讀的字下面作上記號。

            4、教師:把你認為難讀的字告訴同桌,請他教你讀。

            5、教師:你認為哪些字難讀,能提醒一下同桌嗎?(撐、艇、萍都是后鼻韻。)

            6、抽讀生字卡片,讀得好的同學教全班讀。

            7、指名讀全詩、互相評價。

            8、齊讀全詩。

            過渡:讀古詩,不僅要把字音讀準,還要讀出詩的停頓。

            三、再讀古詩,讀出停頓

            1、教師范讀,請小朋友用/標出詩的停頓。

            2、與老師標出的.停頓對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標正確。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4、請能正確讀出停頓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5、全班齊讀。

            四、細讀古詩,體會詩意,品味情趣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誰?在干什么?允許學生多元解說,只要說得有理就行,說得不對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導學生在自讀古詩中得到答案。

            2、自讀古詩,試著理解詩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討論解決。教師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借助圖畫、實物幫助理解;也鼓勵學生互相幫助。第一、二句撐可先擴詞再對照掛圖理解:撐撐傘、撐開、撐船、撐桿跳遠對照掛圖不難理解是撐船,劃船的意思。艇可理解:輕小的船;聯系撐的意思也可理解。

            3、討論:從偷采白蓮你想到了什么?

            (1)碧綠的荷葉,映著雪白的荷花,實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愛之情才去偷采白蓮。

            (2)小孩擔心別人不讓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頑皮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讀出小孩對白蓮的喜愛之情,讀出小孩的頑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蹤跡可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就是行動留下的痕跡。浮萍可借助圖片和資料來理解。一道開用想象畫畫的辦法理解。

            5、討論:從不解藏蹤跡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這么多白蓮,采一些沒關系,用不著躲躲藏藏。

            (2)采白蓮是因為愛白蓮,用不著藏蹤跡。

            (3)小孩采到白蓮,高興得忘了藏足跡,天真無邪,很可愛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句,讀出小孩的天真無邪。

            五、給詩配圖,加深理解

            1、給詩配圖,師生評價。

            2、根據配圖,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六、背誦古詩,拓展交流

            1、根據自己所畫的圖背誦古詩。

            2、師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七、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描描寫寫(課后第3題)。觀察、交流寫好生字的關鍵點,學生練習時教師巡視評議,相機激勵。

            2、填空,再讀一讀(課后第2題)。

            3、請學生把自己想寫的詞語或句子寫一寫(積累好詞好句)。

          《池上》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浮、萍、蹤、跡”4個生字,正確書寫“采”。能聯系生活、結合圖片理解“浮萍、蹤跡”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池上》,并能背誦積累。

            3、通過圖文結合、聯系生活經驗等方法理解“撐、采、蹤跡”等詞語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詩描述的景象,體會小娃的童真與頑皮。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

            2、能用聯系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初知古詩大意。

            教學方法:

            朗讀指導法,引導觀察法,啟發式教學法,以讀代講法,引導談話法,品味語言、誦讀體會法。

            教學學法:

            朗讀法,觀察法,圖文對照、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談話:我知道小朋友們已經會背很多古詩了,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呢?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池上》。(板書課題《池上》)

            3、師簡介作者。

            二、初讀感知,感受節奏

            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聲地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現在同桌之間互相讀,互相檢查字音是不是都讀準了。

            3、逐句檢查朗讀,認識生字“蹤、跡、浮、萍”。

            (我看見小朋友們都坐得端端正正,說明大家已經讀好了。老師要檢查了,誰來挑戰呢?)

            (1)出示“撐小艇”。抽兩個孩子拼讀,要求讀好后鼻音。以詞帶句,齊讀“小娃撐小艇”。

            (2)出示“蹤跡”。抽兩個孩子拼讀,讀好平舌音“蹤”,重點識記“蹤”。以詞帶句,齊讀詩句“不解藏蹤跡”。

            (3)出示“浮萍”。抽兩個孩子拼讀,讀好后鼻音“萍。”(“浮”左右結構三點水,說明它和水有關;“萍”上下結構草字頭,說明它和植物有關。你們猜一猜它是什么東西)結合浮萍的圖片認識“浮萍”。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種水草,因此浮是三點水,萍是草字頭。——以詞帶句,正確朗讀詩句“浮萍一道開”。

            4、把詩句連起來讀一讀,把整首詩讀正確。

            5、教師范讀、自由練讀,讀出詩的節奏。

            (1)看你們讀得這么起勁,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師配音范讀)

            (2)想不想像老師這樣讀詩?教給你們一個小訣竅: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樣會破壞詩的韻味。畫斜線的地方要稍稍停頓,但要讀得聲斷氣連。請小朋友們自己試著讀一讀。

            (3)自由讀、抽生讀、齊讀。

            三、圖文結合,初知大意

            (真是聰明的小精靈,一下子就掌握了讀詩的訣竅。這首詩我們都讀了這么多遍了,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敢不敢繼續接受挑戰?)

            1、出示“浮萍一道開”和“小娃采蓮回”的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對照古詩,看看這兩幅圖分別對應的是哪兩句詩,說一說理由。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圖畫所描繪的景象找到相應的`詩句并說明理由,是為了降低難度,借助圖畫這一載體,將學生對古詩初讀后的理解通過圖文配對的方式呈現出來。說理由的過程就是學生對古詩大意的初步感知。)

            2、學習詩句“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1)理解識記“采”。

            師邊讀詩句邊做“采”的動作

            a、在這兩句詩中,有一個字是“摘”的意思,誰知道是那個字?(采)“采”上下結構爪子頭,下面是個“木”字。爪子頭代表什么呢?所以“采”表示用手采摘樹木上的果子。

            b、指導寫“采”

            (2)重點理解“偷”,通過采訪,感受小娃既害怕又高興地心理并指導朗讀。

            a、在這一句詩句中,還有一個字告訴了我們小娃摘的不是自家的蓮蓬,而是別人家的,誰知道是那個字?(偷)

            b、說到這個“偷”啊,老師想問你們一個小小的問題,希望你們能夠大膽誠實地回答。你有沒有偷偷的摘過別人家的桃子呀,橘子呀之類的你愛吃的東西?(有)你真是個頑皮可愛的小饞貓!這種偷采的行為在幼兒時期偶爾做一兩次是可以的,就像這首詩中的小娃偷采蓮蓬一樣,在詩人白居易的眼里是天真可愛的,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這種偷采行為以后還能做嗎?(板書:小娃 天真可愛)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談話讓學生能夠聯系自己以前的生活實際,真切地感受到鄉村兒童的頑皮可愛。)

            (3)假如現在你就是小娃,我來采訪采訪你:小哇呀小娃,你偷偷地采摘別人家的蓮蓬,當時心里感覺怎么樣?(緊張、害怕)小哇呀小娃,你采了這么多你最喜歡吃的蓮子,心情怎么樣?(高興、興奮)

            (4)讓我們用高興又緊張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兩句詩。

            3、學習詩句“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1)出示《雪地里的小畫家》圖片,(還記得這幅圖片嗎?)小馬在雪地上畫了什么?(月牙)那么月牙就是小馬留下的蹤跡。誰再來說一說什么是小狗(小鴨、小雞)留下的蹤跡?

            練習說話:是留下的蹤跡。

            (2)出示“浮萍一道開圖”,請小朋友們在圖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蹤跡。(理解“蹤跡”在詩中的意思是指船開過后留下的痕跡。)

            (3)哪兩句詩是寫小娃在池塘里留下的蹤跡?(出示“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生齊讀)

            4、通過老師說詩句的意思學生說出相對應的詩句,進一步理解古詩的意思。

            你們真是善于觀察的小精靈!現在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與老師的配合默契程度。老師描述一個畫面,看看你們能不能從這首詩中找出一句與這個畫面相對應。

            四、誦讀積累

            1、大家找得可真準啊!可是調皮的荷葉寶寶還想進一步考考大家。他們把這首詩中的一些字藏起來了,你能找出他們藏在哪兒嗎?

            2、調皮的荷葉寶寶不信難不倒大家,他把更多的字藏起來了,你還會嗎?

            3、現在荷葉寶寶把所有的字都帶走了,誰能根據這幅圖,把他們全部找回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配音樂讀)

            (設計意圖:難度遞增的填詞游戲能激發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降低背誦的難度,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背誦古詩,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五、拓展

            讀了這首詩,你們喜歡詩中這個小娃嗎?其實他和你們一樣天真可愛,老師也喜歡他,著名詩人白居易爺爺也非常喜歡這個小娃,所以他才寫了這首《池上》。(板書:喜愛)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兒,讓我們趕快來認識認識他。(出示《所見》)

            1、自由讀。

            2、抽生讀。

            3、生齊讀。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池上》,認識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娃。如果想要把他永遠留在你們的心里,就請今天回去把《池上》背會并把這首詩編成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七、作業

            1、背誦古詩。

            2、把《池上》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

            小 池

            唐 白居易

            小娃 天真可愛 喜愛

          【《池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池上》教學設計05-17

          吟誦《池上》教學設計(通用6篇)10-12

          《池上》的教案設計08-25

          池上教學反思12-20

          《池上》的教學反思04-22

          池上教學反思02-09

          《池上》教學反思08-15

          《池上》教學反思08-31

          《池上》教學實錄03-13

          《池上》課后教學反思03-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 中出国产乱子伦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 亚洲第一情网站久久网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网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