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市溪口鎮武嶺小學 張巧琴
上課班級 二(3)班 學生人數 50
教學目的與要求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文中的生字,讀準“蒙蒙亮”、“蔓兒”、“纏在”等難讀的字詞。
2.體會小鳥生病的心情,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了解鳳仙花、小草、牽牛花植物的生長特點,感悟鳳仙花、小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3.用“蔓兒”、“ 纏”、“ 榆樹”等詞語說說牽;ㄊ窃鯓訋椭▲B的,體會牽;酚谥说木。
教學重點、難點與關鍵
1.了解牽;芘闵〉男▲B的原因。
2. 體會牽;、小草及鳳仙花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精神。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1.上課之前,先來聊聊天。小朋友們,你們有自己的好朋友嗎?(有)誰來介紹自己的朋友?(生舉手)你們平時在一起會玩些什么呢?(生自由說,師適當點撥)
2.有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個發生在幾個好朋友之間的故事?蠢蠋煱鍟n題,小朋友們仔細看,課題中有個“牽”字較難寫。它是上中下結構的字,上面是個大,中間是個,下面是個牛字。
3.齊讀課題,小鳥和牽;ㄖg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
1.這個故事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請小朋友打開課文171頁,仔細地讀一讀,把你覺得難讀的字詞圈出來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并在每一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這幾個詞看到小朋友們讀得這么認真,頑皮地從課文中跳出來了,我們跟他們打打招呼吧。
A.出示第一組詞:玩兒 一點兒 一會兒 那兒 蔓兒
自由讀一讀,發現這些詞有什么共同點?(都有個“兒”字)
誰來告訴大家兒化音該怎么讀?開火車讀,齊讀。
B.小朋友們兒化音讀得真好,但是老是剛才看小朋友讀書的時候發現大家讀第六自然段時碰到了許多攔路虎,這一自然段生字詞很多,誰來讀讀標紅色的詞語:
蔓兒 纏在 榆樹 蒙蒙亮 終于 鳥窩 嗒嘀嗒 小喇叭
(1)指圖解釋:蔓兒?演示“纏”,纏的意思就是“繞”
(2)去掉拼音讀詞語。
(3)這些詞語朋友你們都認識了,相信你能把句子讀好,自己連起來把句子讀一讀。
(4)誰來挑戰一下?指名讀第六自然段。
(5)師生齊讀。
3.不錯,字詞朋友都認識了,那你知道故事里有哪些好朋友呢?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有困難)你能借助填空題說說這些好朋友之間的故事嗎?
三、細讀課文,感悟文中人物的心情。
(一)感悟小鳥的寂寞、孤獨。
1.小鳥病了,他的心情怎樣?誰來讀讀一、二自然段?(出示一二自然段)指名一生讀。
師:是啊,他生病了,再也不能每天飛下樹來,跟小花小草一起玩,這時,他在想些什么呢?
(在出示的一二自然段中變紅下面一句話)一起讀
投影出示: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個歌,跟小草一起跳個舞,該有多好啊!
教師提示:“啊”在“好”字后面要讀成“哇”。聽老師讀這句話,一起讀。
2.小鳥心情怎么樣?(孤單、寂寞)怪不得他這樣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個歌,跟小草一起跳個舞,該有多好。
(能給“要是”換個詞嗎?假如,如果)
(二)感悟鳳仙花、小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1.于是小鳥請求鳳仙花姐姐和小草弟弟幫助自己,(板書:鳳仙花 小草)下面自己讀讀3、4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她們說話時的樣子。
投影出示3、4自然段,誰來讀讀小鳥和鳳仙花的對話?鳳仙花為什么“ 紅著臉”說呢?
鳳仙花多么想上去陪朋友玩啊!可是她不會爬樹也不會飛。(板書:不會 也不會)
這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所以她紅著臉說--學生接讀。
2.誰來讀讀小鳥和小草的對話。。
3.小草也多想上去陪朋友說說話!可是他?(板書:沒有 沒有)
4.分角色朗讀3、4自然段。
(三)感悟牽;ǖ募鼻、帶勁與愛心。
1.看著鳳仙花姐姐和小草弟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樣子,牽;ò参克齻冋f:“別發愁,我去陪陪小鳥!毕旅妫约鹤x讀6、7、8自然段,把牽;◣椭▲B的句子記在腦子里。
2.能選用屏幕上的詞語說說牽牛花是怎樣幫助小鳥的嗎?
投影出示:蔓兒 纏 榆樹 蒙蒙亮 終于 鳥窩 嗒滴答 小喇叭
3.現在大家都是牽牛花,我想采訪一下:牽;ǎ瑺颗;,榆樹那么高,難道你不累嗎?(生答)既然那么累,那你為什么還要使勁爬呀爬?
師:多么有愛心的朋友!為了讓小鳥早日康復,牽;ɡp住榆樹,爬得這么使勁,吹得這么帶勁。(板書:牽; 纏 爬 吹)
四、寫字
1. 課件出示句子:
吹 沖
他睜開眼睛,牽;ㄕ谒磉, 著他 喇叭呢。ㄌ羁眨
2.說說結構,教師范寫,生書空。
3.生寫“吹、沖”兩字。
板書設計:
小鳥和牽牛花
鳳仙花 不會 也不會
小草 沒有 沒有
牽牛花 纏 爬 吹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我主要引導學生讀課文。初讀要求學生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出示幾個學生較難讀準的兒化音,讓學生以多種形式讀。第六自然段生字較多,我就用大屏幕出示第六自然段,隨文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學生學得較扎實。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些環節我引導得不是很到位,比如:讓學生說說自己生病的時候是怎么樣的,從而指導學生讀好小鳥生病的這段話時,學生并沒有完全把自己融入到這個情景中,所以小鳥那種難過、痛苦的感覺也讀得不是非常明顯。在指導牽;榱巳ヅ阈▲B而使勁爬呀爬呀這個自然段時,雖然我預設了很多,但是我自己的情感還不夠投入,沒有達到預期的那種效果。
學生都有生病的時候,我以談話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生病時的感受,這樣學生就能理解小鳥生病時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就能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好一、二自然段。
我由段到重點的句子進行教學。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小鳥孤單、寂寞的心情怎么樣?這樣通過反復地讀和各種形式情感體驗,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小鳥生病時孤單、寂寞的心情,從而把句子讀好。
“牽;ā币欢问潜疚牡闹攸c段,體會牽;ǖ木袷潜菊n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墒俏覉探踢@篇課文是借班上課,學生課前不能預習,學生對文本不夠熟練。于是,我讓學生在自由朗讀6、7、8自然段的同時,選用“蔓兒 纏 榆樹”等詞語說說牽牛花是怎樣幫助小鳥的。但我覺得這還不夠,于是又現場采訪牽;,現在大家都是牽;,我想采訪一下:牽;,牽牛花,榆樹那么高,難道你不累嗎?(生答)既然那么累,那你為什么還要使勁爬呀爬?學生說為了讓小鳥早日康復,我再累也不怕。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牽;酚谥,關愛他人的精神。
本課教學給我的最大感觸是學生的有感情朗讀需要教師的不斷的去引導,去示范,并踏踏實實的去強化練習。通過反思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最好的進步方法,它可以讓我更快的成長,幫助我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小鳥和牽牛花》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10.大班小鳥小鳥音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