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實錄

          發布時間:2017-10-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執教:趙志祥

          師:小朋友們,我來給你們上課之前,你們老師是怎樣向你們介紹我的?

          生:老師說您是深圳名師。

          師:真是這么說的?

          生:真的!

          師:也就是說,我是深圳的一位有名字的老師,簡稱名師。是這樣的嗎?

          生:(笑)不是。

          師:那你們說說我這個老師應該是什么樣的?

          生:我覺得您應該是學問非常棒的。

          師:什么都知道?

          生:對。

          生:您是滿腹詩書,談吐文雅。

          師:你真會說話,看來你才是滿腹詩書、談吐文雅。

          生:謝謝老師,不,謝謝大朋友。

          師:客氣了。大家想不想見識一下我的“滿腹詩書”?

          生:(齊)想!

          師:那我就背一首古詩給大家聽聽,愿意聽嗎?

          生:愿意!

          師:上學期我們學過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我背誦一遍:《早發白帝城》。 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門泊東吳萬里船。

          生:錯了。

          師:錯了?名師還會錯?哪兒錯了?

          生:大朋友啊,你把最后一句給背錯了。

          師:那最后一句應該是什么?

          生:哦……我也記不得了。(笑聲)

          師:能發現錯誤已經很不簡單了。誰記得?

          生:應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謝謝你!“滿腹才華、談吐文雅”的“深圳名師”背誦李白的《早發白帝城》竟然背錯了一句。從這件事情中你想到了什么,或者說你從中悟出點什么來了?

          生:我明白了,人不都是十全十美的。

          師:說得好!你像一位小哲學家。

          生: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說的話是全都對的。

          師:哎呀,了不起!又是一位小哲學家!這位同學是借用了課文當中的一句話,把它變化一下,來說明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學以致用,會讀書!請小朋友們瀏覽課文,找到這句話,把它畫下來。(生瀏覽課文、很快找到并畫了下來。)

          師:請大家齊讀。

          生:“這時,大家才明白,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師:讀得真好。經過學習,大家已經明白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而且能把這個道理和“名師”犯的錯誤結合起來,產生了我們四(1)班的兩句很有哲理的話。不簡單啊!誰能把這句話所在的自然段讀讀?(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讀得真好,聲情并茂!誰能說說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生:這一段是寫伽利略用實驗證明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師:言簡意賅!現在我想再問你們幾個問題,可以嗎?

          生:(齊)可以!

          師: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

          生:伽利略。

          師:伽利略在向誰挑戰?

          生:亞里士多德。

          師:伽利略認為兩個鐵球從空中落下會同時著地,落下的速度和鐵球的輕重無關;而亞里士多德是怎樣認為的?

          生;亞里士多德認為,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從空中落下的速度不一樣。

          師:就是說一個快……

          生:一個慢。

          師:好!這一課我們就學完了。大家可以回去了。

          生:啊──?

          師:怎么,有疑問嗎?

          生:有。

          師:大家看,上節課大家把課文讀熟了,主要內容大家了解了;中心思想大家也明白了,還有什么要學的嗎?(生互相觀望)

          師:不是學完了嗎?

          生:沒有!

          師:那還有什么要學的?請你說。

          生:還要朗讀課文。

          師:光是朗讀嗎?

          生:還要通過朗讀理解課文。

          生:還要通過朗讀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

          師:對。說得很好!

          生:我認為有兩點:第一個呢──(笑聲)是邊讀邊學習生字;第二呢,是了解課文的細節。

          師:也就是學習課文中具體細致地描寫?

          生:對。

          師:你概括地很好。思維不但敏捷,而且有很強的邏輯性。將來會成為伽利略一樣的數學家。但是,作為朋友,得給你提一個小小的建議。

          生:請。(笑聲)

          師:上節課大家學過生字了,現在再學習生字,豈不是要把我們上節課的勞動給抹煞了?

          生:好的。我接受。老朋友厲害!(笑聲)

          師:那我們現在是不是應該朗讀課文、品味課文?

          生:是。

          師:現在大朋友想告訴大家一個新詞兒,愿意學嗎?

          生:愿意。

          師:請小朋友們拿出筆,把這個詞記下來。這個詞叫“朗讀感悟”。感,是情感的感、感受的感;悟,是覺悟的悟、領悟的悟。

          生:(邊寫邊說)悟出一個道理的悟,把語文的“語”字言字旁換成豎心旁。

          師:對。真聰明!

          生:老師,我已經感悟出來了。(笑聲)

          師:啊?你感悟出什么來了?

          生:我感悟出為什么編輯叔叔要我們讀這篇課文了。

          師:請你說說。

          生:有兩點。第一點,就跟您剛才說的一樣,是為了鍛煉我們的語言能力;第二點,就是要我們從課文的中心、課文的重點里面明白一個道理,也就是這里:“這時,大家才明白,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這就是告訴我們,要勇于挑戰一個事實……

          師:挑戰權威。

          生:對,要勇于挑戰權威。你要是覺得他不對,就可以反復做試驗,讓事實去戰勝他。

          師:說完了嗎?

          生:說完了。

          師:請坐!(激動地)同學們,對她的這個發言,我不作評論。我想請大家從課文的第一段中找一個詞來評論她。請默讀第一段,找到這個詞并把它畫下來。

          師: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師:哪個詞?

          生:“辯論家──”

          師:對!正是這個詞。這個同學說話思路清晰、抓住了要點,要是辯論起來一定會有理、有節、有據,就是伽利略先生在世,恐怕也要畏懼你三分。(笑聲)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像伽利略一樣,當一次辯論家?

          生:想。

          生:老朋友,辯題是什么?

          師:辯題就在眼前。請小朋友們看黑板。伽利略認為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空中落下來是同時著地,而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是一快一慢。假如亞里士多德就在我們面前,你們敢不敢當一次伽利略和他辯論一番?

          生:敢!

          師:那好,愿意當伽利略的舉手。

          生:(絕大多數都舉手。)

          師:怎么有幾個不舉手,不敢嗎?請那位小朋友說說為什么。

          生:我怕想不出來。

          師:哎呀,想不出來怕什么?看看咱們是怎么坐的──整個學習小組的同學都可以幫助你嘛。再說,還有我這個大朋友在呀。作為大朋友,就是要在你們不會的時候、在你們想不出來的時候幫助你們的呀!還怕嗎?

          生:不怕了。

          生:我想當亞里士多德。

          師:好啊!

          生:我也想當亞里士多德。

          師:可以呀!還有誰想當亞里士多德?(又有5個人舉手)

          師:一共有七個人愿意當亞里士多德。看來亞里士多德這邊的力量有點弱。這樣吧,我也當亞里士多德,來幫助你們。

          生:老朋友,我想發言一下。

          師:好的,請講。

          生:老朋友,我想告訴你,不用你幫!我們這幾個人都是班里有名的辯論家。我擔心,如果我們幾個人都當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比起來,好像就有點不平衡了!(笑聲)

          師:你是說你們的力量很強大,伽利略這邊不行?

          生:當然了!

          師:別忘了,親愛的小朋友,我老朋友還在這兒呢!如果你們的力量強大了,我將毫不猶豫地、義不容辭地加入伽利略的行列。服不服?不服咱們就開始辯!

          生:大大大大……大朋友,我想發言。(笑聲)

          師:別急,請講。

          生:我說一句話,啊──我覺得,就是您加入伽利略的行列可能也辯不過我們。(大笑)

          師:好啊!現在,坐在那邊的“伽利略”們,過來,坐在我們的隊伍中。請“亞里士多德”們都坐到那邊去。(笑聲)既然你們說自己是班里的辯論家,那我就幫助伽利略,不管你們了。

          生:好的!

          師:注意,今天咱們不辯論別的,只辯論兩個鐵球落地的問題,明白嗎?

          生:明白。

          生:老朋友,給我們一點時間討論一下好不好?

          師:當然!現在你們就在這兒小聲討論。我要和伽利略們一起大聲討論。你們都是哲學家,我們的大聲討論應該不會影響你們是不是?

          生:沒──錯!

          師:當然,我們沒有防竊聽設備,歡迎你們“密謀”的同時,竊聽我們伽俐略的機密!

          生:哼,誰聽!

          生:(小聲而神秘地)唉,要聽!知彼知己,百戰不臺。

          師:(對著該生的耳朵)百戰不殆。

          師:伽利略們!(笑聲)大家注意了。亞里士多德可是被馬克思稱贊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我們可得小心了!

          生:不怕!

          師:怎樣才能把他打敗呢?我們必須先找到亞里士多德的一個觀點,找到他的漏洞。大家能不能找到?

          生:能。

          師:現在就請各小組開始讀書,找。(學生分組讀書、討論)

          師:要先把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找到,讀熟了,才能找到他的漏洞;然后再找到伽利略的觀點,讀熟了,理解了,就可以和他們辯論了。(學生繼續讀書、討論)

          師:誰來讀讀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生:“兩個鐵球……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

          師:伽利略的觀點呢?

          生:“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

          師:為什么?

          生:這是伽利略做實驗得出的結論。

          師:實驗之前,他是怎么想的呢?

          生:“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

          師:請等一等。這句話的意思大家理解嗎?

          生:理解。

          師:如果10磅重的鐵球下落的速度是每秒10米,那一磅重的鐵球下落的速度應該比每秒10米慢還是快?

          生:慢。

          師:那大約是每秒幾米?

          生:8、9米。

          師:好,就當是9米。請接著往下讀。

          生:“……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該比10磅重的鐵球快。”

          師:誰能用一個數字表是這句話的意思?

          生:11米。

          師:對。每秒11米。一個事實中得出了兩個結論,大家看出亞里士多德話中的漏洞了嗎?

          生:前后矛盾。

          師:對。前后矛盾。這就是我們攻擊他們的重磅炸彈。厲害吧?

          生:厲害!(笑聲)

          師:我們還有一個重磅炸彈,誰知道是什么?

          生:做實驗。

          師:對!真聰明!用事實把他反駁的啞口無言。各小組做做實驗吧。(學生興致勃勃地做實驗)

          生(亞):喂──,伽利略們,你們準備好了嗎?開始吧?

          師:再等我們一會兒吧!

          生(亞):既然“老伽利略”說了,那就再給你們一分鐘吧!(大笑)

          師:謝謝“老亞”先生!(笑聲)但是一分鐘不夠。給我們3、4分鐘,讓我們把課文再完整地讀一遍,好不好?

          生(亞):讀吧,讀吧。

          師:伽俐略們,咱們趕快再把課文完整地讀讀,在腦子里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小心被亞里士多德鉆了空子。(生(伽)讀課文,生(亞)慢慢地也跟著讀起來。)

          師:好了,現在,我宣布辯論大賽開始……

          生(亞):老朋友,你們一定會輸!

          師:沒經主持人允許,隨便發言,扣1分。

          生(亞):那你們準備的時間長……

          師:又隨便發言,再扣1分。(“伽利略”們鼓掌)

          生(亞):我有意見。

          師:請講。

          生(亞):我宣布,扣伽利略5分!(笑聲)

          師:呵呵,你宣布沒用。我,才是主持人!(“伽利略”們再次鼓掌,“亞里士多德”們做鬼臉。)好了,開個玩笑。都不扣分。現在,辯論大賽正式開始。亞里士多德為正方。伽利略為反方──

          生(亞):耶──!

          師:注意,反方不是錯方!(笑聲)請正方先發言。

          生(亞):我發言!伽利略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邏輯學家……

          師:停。亞里士多德先生,我只聽說您是偉大的哲學家,可沒聽說您是邏輯學家呀?(笑聲)

          生(亞):那就是您的無知啦,老伽利略先生!

          生(伽):你們罵老師!

          師:我提醒正方辯友注意:辯論時不要進行人身攻擊!(笑聲)

          生(亞):(作揖狀)抱歉!連馬克思主義都支持我們!支持你們嗎?

          師:請正方辯友注意,是馬克思先生贊揚了你,贊揚你是古希臘最博學的人,并不是馬克思主義支持你。馬克思主義支持的是天下受剝削的勞苦大眾,提倡的是共產主義,比如,我們少先隊員就是要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時刻──

          生:(齊)準備著!

          師:對。請接著發言。

          生(亞):我出了很多很多的書,你們有嗎?(笑聲)

          生(伽):你知道嗎,我25歲就當了數學教授,多了不起呀!(笑聲)

          師:是啊,你都到老頭兒了才出了書,我們25歲就當了教授,多厲害呀!(“伽利略”鼓掌)

          生(亞):25歲當數學教授有什么了不起?就一個數學家。我雖然年紀比較大了,但我是科學家、邏輯學家……(突然轉向其他同學)還有什么家?(大笑)

          生(伽):“老人家”。(笑聲)

          師:注意,邏輯學家不對。他是哲學家、科學家。

          生(亞):我想發言。

          師:請。

          生(亞):雖然我比較老了,但畢竟是偉大的哲學家。而且,我的哲學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師:我們先為他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句精彩的語言鼓掌。不過,前無古人是對的,但后無來者就錯了──馬克思就是偉大的哲學家。好了,我們不要再為什么家兜圈子了,我們該談談鐵球落地的問題了。現在請正方說說你們的觀點。

          生(亞):兩個鐵球同時從空中脫手落下來,一定是10磅重的先著地,而且速度是1 磅重的10倍。老朋友,我還要接著發言。(笑聲)

          師:對不起。按照規則,應該讓反方發言了。

          生(伽):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該比10磅重的鐵球快。作為一個哲學家,你不覺得你的話前后矛盾嗎?(掌聲)

          生(亞):我的話就是真理!

          師:你說這話就是不講理。(笑聲)

          生(伽):什么真理?你們做過實驗嗎?

          師:對!實驗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生(亞):我們做過實驗。

          師:請演示你們的實驗。

          生(亞):我的實驗你們無法看見。因為它在我的腦子里做過很多遍了!(笑聲)

          師:光在腦子里想,那是虛的,不真實的。

          生(亞):我的腦子是真實的。這就是真實的。

          師:難道你現在在腦子里一想吃麥當勞,你就真的吃到麥當勞了嗎?(笑聲)

          生(伽):請看看我們的實驗吧!(用粉筆做實驗,實驗成功,一片歡呼。)

          生(亞):雖然伽利略的試驗比我們厲害,但是,我要說一句話,我覺得這句話有點哲學家的味道。

          師:請講。

          生(亞):我沒有現成的證據,沒有取巧的邏輯,我是一位開拓者,我希望各位讀者承認我已成就的,原諒我所未成功的。

          師:很有哲理!

          生(亞):老朋友,他是抄的,我看見了。

          師:呵呵,開始內訌了。從哪兒抄的?

          生(亞):《大百科全書》。

          師:好!不光愛讀書,而且做筆記,還能運用。大家要向他學習!請你回去做一件事,把這句話抄在黑板上,讓每個同學都讀讀,好嗎?

          生(亞):(興奮地)好的!

          師:好了,小朋友們,辯論大賽到此結束。現在我宣布比賽結果:經過理論與實驗的較量,伽利略們勝利了!

          生(伽):耶──!

          師:但是,從辯論口才和技巧上來看,亞里士多德們技高一籌!

          生(亞):耶──!

          師:主要是他們平時看的書多,腦子里的詞匯豐富。如果請大家把今天的辯論大賽的情況寫下來,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好──!這就是今天的作業。下課。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1.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課件

          2.日記教學實錄

          3.形容同時說話的成語

          4.大班體育活動膝蓋著地爬的教案

          5.議論文教學實錄

          6.議論文結構教學實錄

          7.《木蘭詩》教學實錄

          8.勸學教案教學實錄

          9.日記兩則教學實錄

          10.兩個就像造句

          最新文章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 | 亚洲人成久久播播影院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 日本私人免费观看手机版 | 亚洲А∨天堂AV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