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喜歡閱讀古詩,有主動積累古詩的愿望。
2. 借助拼音認識7個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6個字。
3. 誦讀課文,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7個生字,會寫6個字,誦讀課文,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閱讀《賦得古原草送別》,了解詩人及詩意。
學生:觀察春天小草生長的情況,或讀讀寫小草的兒歌。
教學過程:
一、 朗讀古詩,引入新課
1. 會背古詩的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課內和課外學的古詩都可以)。
2. 教師引導學生背誦與春天有關的古詩,并揭示課題:草。告訴本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
二、 初讀全詩,學習生字
1. 借助拼音讀課文,標出生字多讀幾遍。
2. 相互交流,提醒讀準難讀的字因。
3. 檢查認讀生字的情況?梢圆扇¢_火車、個體與集體的形式認讀。
4. 抽讀課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加強學習過程中的反饋矯正。
三、 再讀課文,想象畫面
1. 看圖讀課文,想象畫面的內容。
2. 說一說:一邊讀,一邊想到了什么?
3. 教師描繪古詩的意境,讓學生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四、 誦讀古詩,體會意境
1. 自由朗讀、抽讀課文。通過讀來表現小草的勃勃生機。
2. 教師范讀,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意境。
3. 指導朗讀,并背誦古詩。
五、 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六、 擴展學習,提示閱讀
教師向學生推薦《早春》、《詠柳》等古詩,鼓勵學生課外閱讀。
[《草》教學設計(西師版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