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體會在一個句子里恰當運用反義詞的效果。
2. 能主動地積累《聲律啟蒙》中的對偶句,感受漢語語言文字的音韻格律美。
3. 能積極參與集體討論,圍繞主題大膽發表意見。
4. 用心感受身邊的凡人小事,體會蘊涵的真情,寫一篇記敘文。
教學準備
學生:1. 課外閱讀、了解《聲律啟蒙》。
2. 留心觀察身邊的凡人小事,感受身邊的真情。
教學課時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溫故知新
1. 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2. 說一說:交流自己的發現。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讀句子,深入體會句子中反義詞的表達效果。
3. 賽一賽:進一步體會句子的表達效果。
4. 找一找: 在文中再找找這樣的句子,邊讀邊體會。
二、(對一對)語海拾貝
1. 自由讀讀這兩組對偶句。
2. 各種形式對一對,在字數等方面感受對偶的規律,感受句子的節奏、聲律美,鼓勵學生積累。
3. 展示其他對偶句,激勵學生課外閱讀。
4. 練一練:全班共同練習寫寫對偶句。
三、(說一說)互動平臺
1. 默讀互動平臺中的對話,也可以分角色朗讀。
2. 集體討論:從同學和老師的對話中,你了解了什么?
3. 回憶總結本單元的另外兩篇課文《在急流中》和《把耳朵叫醒》,小組討論這兩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勾畫并再讀老師的話:“很多小事都可以成為我們習作的材料,只要我們多留意、細思考,就不會為習作時找不到材料而犯愁了。”結合平時的習作實踐舉例談談自己平常是如何找到習作素材的。
四、(議一議)口語交際:應該錄取誰
1. 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中心議題作出自己的判斷,并有條理地講述理由。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用語文明。
(3)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有不同的意見能與人交流商討。
2. 教學準備。
(1)課前了解職場應聘的一些故事,為這次的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2)課前讓學生準備口語交際中招聘故事的情境表演。
3.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引出課題
①指名學生上臺表演口語交際中的應聘故事。
②引出口語交際的主題:應該錄取誰?
(2)合作學習,辯論交流
①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
②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見解,尋找觀點相同的同學,豐富自己的認識。
(3)集體學習,開展辯論。
①以“召開董事會”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辯論興趣。
②觀點相同的同學組成一方,雙方辯論。要求:大膽發言,聲音響亮,有自己的觀點,辯駁有理有據,用語文明。
③看看誰的支持者比較多。學生推舉出的“董事長”進行總結,老師根據學情以“人力資源部顧問”的身份進行總結,總結時以幽默的語言肯定學生在辯論中的突發表現,指出不足之處。要將學生的注意點引向辯論的態度、語言的組織等方面。對辯論雙方都要有客觀的評價。
(4)總結自己的收獲。
五、(寫一寫)習作百花園
1. 讀習作提示,明確要求。
2. 小組交流,介紹自己身邊最感人的真實故事。
3. 由小組推薦學生全班集體交流。
4. 自由表達,完成作文草稿。
5. 自己修改或相互修改,教師評價。
6. 展示交流學生的優秀作品。舉辦“我身邊的事”優秀習作展。
六、(學一學)自主閱讀園地
1. 自讀短文,勾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2. 同桌或小組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解決疑難的問題。
3. 再讀短文,體會文章情感。
4. 將這篇短文講給別人聽。
[積累與運用(三)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5.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