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S版二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5-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生初讀課文,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查字典,自學生字、詞。

          小學教師之家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1.引導學生回憶復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驟。

             2.引導學生回憶復習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3.讓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學生字、詞填表。舉例:

            (二)檢查自學。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本課多音字比較多,要注意提示學生讀準字音。

               “海參”的“參”是多音字,課文中應讀作“shēn”,不要讀成“cān”。

               “劃動”的“劃”是多音字,課文中應讀作“huá”,不要讀成“huà”。

               “必將”的“將”是多音字,課文中應讀作“jiāng”,不要讀成“jiàng”。

               “有趣”的“趣”應讀作“qù”,不要讀成“qū”。

               “瑰麗”的“瑰”應讀作“guì”,不要讀成“guī”。

                也可采用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法作鞏固練習。

             3.指導學生識記字形。

              “刺”是左右結構,左邊中間沒有一橫,不要寫成“束”。

              “饒”是左右結構,右邊上面不要多寫一點。

              “趣”是半包圍結構,最后一筆捺要寫成點。

             4.可采用識別同音、形近字的方法作鞏固練習。

              例:

               揀(   )  積(   )  義(   )  劃(   )

               撿(   )  集(   )  意(   )  畫(   )

               防(   )  哨(   )  饒(   )  料(   )

               紡(   )  稍(   )  澆(   )  科(   )

            (三)理解詞義: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以“饒”字為例。“饒”在課文中組成的新詞是“富饒”。教師引導學生把“饒”字作為帶點字,查字典選擇字義。“饒”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富足、多的意思,聯系上下文學生便可從中悟出富饒的意思是形容物產很多很豐富。

              (2)小結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3)出示詞語,讓學生作鞏固練習。

                蠕動――像蚯蚓一樣慢慢移動。聯系課文內容,指海參沒有腳,靠肌肉收縮行動,因此是像蚯蚓一樣慢慢移動。

                龐大――極大。課文中海龜很大,一般都在上百公斤。

                威武――威風,勇猛的樣子。

                五光十色――色彩繁多,鮮艷,明亮。

                瑰麗無比――奇特的美,沒有什么好相比。

                千奇百怪――指貝殼的形狀各式各樣。

            (四)介紹西沙群島。

             1.介紹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是我國南海中四大群島之一,在海南島南330公里。有宣德、永樂兩島群和其他島礁。主要島嶼有永興島、趙述島、珊瑚島、甘泉島、中建島、東島等,以永興島為最大。多為橢圓形珊瑚島礁。熱帶資源豐富,盛產魚類、鳥糞、海參、海龜等。每到魚汛,海南、湛江一帶漁民多來此捕魚,南海諸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處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2.出示圖片或標本讓學生觀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熟悉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閱讀課文1~6自然段,了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WwW.xxjSZj.com

            (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進而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三、教學過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復習。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思考:本段共有幾句話?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兩句話。第1句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

               第2句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3.出示地圖。

              (1)讓學生從地圖中找出西沙群島,弄清西沙群島所在的地理位置。

              (2)討論什么是“海防前哨”?為什么說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哨”是巡邏、偵察、警戒防守的崗位。西沙群島地處祖國的最南端,在海防中處于前哨的地位,所以說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都有哪些顏色?為什么會有這些顏色?

             3.指名回答。

               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色、青色、綠色、淡綠色、杏黃色。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也有淺,所以從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4.什么是“五光十色”?為什么說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

               “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教師借助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句意。讓學生從中體會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藍綠青黃,色彩繁多,深淺不一,十分艷麗,因此用“五光十色”來形容是十分恰當的。

             5.本段共有幾句話?是圍繞著哪一句話的意思寫的?是怎樣連接的?

               本段共有三句話,是圍繞著“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這句話的意思寫的。經過討論,要讓學生弄清這三句話之間的關系。第1句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一帶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體講海水的種種色彩;第3句講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關。這三句話先講結果,后講原因,中間用“因為”連接起來,是因果關系的句式。

             6.出示把句子補充完整的練習,訓練學生用因果句式說話。

              (1)因為西沙群島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7.小結,聯系上下文用提問法讀懂一段話。

              (1)提問:剛才我們是怎樣初步學習第2自然段的?

              (2)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從中掌握用提問法讀懂一段話。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幾句話?然后要知道每句話是什么意思?接著要弄清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的意思寫的?最后要知道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接的?歸納起來應做到四知道:

                一知道有幾句

                二知道句意

                三知道怎樣寫

                四知道句間聯系。

             8.用學法。

               讓學生用歸納出的閱讀一段話的方法,學習3~6自然段。

            (四)學習第3自然段。

             1.讓學生根據已掌握的閱讀一段話的方法,自讀第3自然段。

             2.教師用提問法檢查自讀情況。

              (1)本段有幾句?

                 學生答:(本段有三句話)

              (2)介紹了海底的哪幾種動物?

                 三句話分別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珊瑚、海參和大龍蝦。

              (3)指名分句朗讀,想一想這三句話是怎樣介紹珊瑚、海參和大龍蝦的?       經過思考討論,要讓學生從中懂得這三句話是并列關系,“像綻開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紹了珊瑚的外形特點。“蠕動”、“劃過來、劃過去”準確地寫出了海參和大龍蝦的動態,再用“懶洋洋”和“威武”分別加以擬人化的描寫,更使句子顯得生動而逼真。

            (五)學習第4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第4自然段,用“‖”給本段分為三層。

               思考:每層的意思是什么?

             2.課堂討論:

               本段的三層意思是怎樣劃分的?是圍繞什么意思寫的?

               要理解這段話,首先要讓學生弄清本段的結構。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話。可按“先總述,后分述,再總結”的順序,分為三層,第1句“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總體介紹了西沙群島的海里魚非常多。第2句采用排比的句式連用四個“有的”,具體介紹了海里的魚的種類繁多。第3、4兩句概括總結了西沙群島的海里的魚多,各種各樣多得數不清,形象地寫出魚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懂得“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是說西沙群島的海里魚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魚各占一半,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魚”來形容魚多,運用了夸張的手法,顯得恰當,而又形象。

          本站版權說明

             3.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

              (2)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3)________魚多得________。

              (4)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________________。

             4.讓學生借助填空練習,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六)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課堂討論:這段話共有幾句?介紹的是什么?

               這段話共有兩句。分別介紹了西沙群島海灘上的貝殼和海龜。寫貝殼數量多得“揀不完”,形狀“千奇百怪”。寫海龜多得“成群”,樣子“龐大”、“有趣”,把它“翻一個身”,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

             3.練習朗讀。

               可采用教師領讀,學生齊讀的方式進行,增加課堂練習的趣味性。

            (七)學習第6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思考、討論:這段話共有幾句?圍繞什么意思寫的?

             3.出示重點句。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清文章結構,學習用總分段式。

            (二)寫一段話;學習第7自然段;讀懂全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用總分段式寫一段話。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7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重點句:

               “島上的英雄兒女日夜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

             3.指名讀句子。

             4.課堂討論:

               為什么說西沙群島是“祖國的南大門”?

               因為西沙群島是在祖國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作者把它比作“祖國的南大門”。用這一形象的比喻,再次與開頭相照應,說明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這段共有兩句話。第2句“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與第1句的作用類同,不僅進一步點明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而且與第1段中“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遙相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

            (二)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

             1.學生看板書,認識文章結構。

             2.讓學生通過板書分析文章結構。

               從全文看,課文是按先總述后分述再總結的順序安排材料。可分為三大部分:先寫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概括介紹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然后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內容,包括五個自然段,分別寫了海面的色彩、海底的物產、海灘上的貝殼、海龜及島上的鳥。這樣很有條理地寫出了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特點。結尾一段寫島上的兒女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總結了全文的內容,進一步點明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與開頭前后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而完整。

          (三)學習寫法。

             1.讓學生練習寫一段話。

               要求:圍繞一個意思寫,按照一定的順序,注意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2.引導學生再讀第4自然段,認清段式(即:先總述,后分述,再總結)

             3.提示思路。

               可以寫學生最熟悉,最常見的景物,比如:校園中的花草樹木等。

          最全面、最豐富、最專業的全免費中小學課件、教案、試題等資源庫“小學教師之家”

          http://www.xxjszj.com

          我愛上“小學教師之家”http://www.xxjszj.com

          http://www.XXjszj.cOm

             4.范文引導:

               校園里有個美麗的大花壇。春天,那里的迎春花綻開了金燦燦的笑臉;夏天,嬌艷的茉莉花競相開放;秋天,菊花掛滿枝頭,引來一群群小蜜蜂,嗡嗡地歌唱;冬天,雪花覆蓋在松柏的枝頭上,松柏顯得更加蒼翠。每到課間同學們就跑到花壇邊玩耍,這里不僅是美麗的花壇,還是孩子們的樂園。

             5.段式練習:

              (1)給總述句和總結句,讓學生練習口頭說分述句。

                 操場外有一排挺拔的小白楊。_______;________;我愛校園里的小白楊,我愿和它一起成長。

              (2)給總結句,說分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愛美麗的校園。

              (3)給總述句和總結句,讓學生說分述句。

                 校園里的生物角可真熱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生物角不僅使我們增長了知識,而且給我們的課余生活帶來了樂趣。

            (四)學生獨立練習寫一段話。

            (五)讓學生讀自己寫的一段話,請同學評議

          [《可愛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S版二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可愛的西沙群島課件

          2.s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3.s版二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4.語文S版二下《家》課件

          5.s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

          6.外研版二年級英語下冊教學計劃

          7.滬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題

          8.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9.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復習試題

          10.六年級下冊s版教學計劃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高潮久久久久 | 中日AV高清字幕版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 久久国产精品一线视频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