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學設計 (鄂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3-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課時

          《少年閏土》是小學高年級的一篇傳統課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少年閏土知識豐富、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重點理解閏土的“知識豐富”。教學過程概述如下:

            一、初讀課文,認識特點

            二、直入重點,理解“知識豐富”

            (一)找“事情”,理解“知識豐富”之一--知道得“多”

             1.師述:讀了課文,我們知道閏土勇敢機警、知識豐富、聰明能干,那你喜歡閏土特點的哪一個方面呢?(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豐富”。)

             2、輕聲讀課文,找一找,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出了閏土的“知識豐富”?(找出6-16自然段)

             3.快速讀這一部分,思考:這里閏土說了哪些事?文中哪一句話直接點出了閏土的“知識豐富”?

              (“雪地捕鳥”“看瓜刺猹”“撿貝殼”“看跳魚兒”)(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

             4.“無窮無盡”是什么意思?它說明了什么?(多;閏土知道的事情多,說明他“知識豐富”。)

             5.小結: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閏土知道的事情是無窮無盡的,從這個“多”可以看出閏土的“知識豐富”。這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一個方面。

            (二)品詞句,理解“知識豐富”之二--知道得“詳細”

             1.再仔細讀這一段,想一想,這四件事當中,哪幾件事寫得特別詳細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舉例說說。

             2.討論匯報。

              “雪地捕鳥”。閏土十分熟悉捕鳥的過程,還用了非常貼切的動詞,如:掃出支起撒下一拉……

              “看瓜刺猹”。繪聲繪色描述:啦啦地響油一般的滑……

             3.剛才我們重點討論了雪地捕鳥和看瓜刺猹這兩件事,從閏土繪聲繪色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閏土對海邊的農村生活是知道得多么詳細啊!這對表現閏土的“知識豐富”,你又悟出了什么?

              (閏土知道的事情不但多,而且對每件事知道得十分詳細,這“詳細”是他知識豐富的第二個方面。)

            (三)體會“三個不知道”,理解“知識豐富”之三--以“少”襯“多”

             1.快速讀這一段話,想一想這四件事,課文是用什么方式表達出來的?(我和閏土的對話)

             2.請大家找一找“我”和閏土的對話句子,并用“”畫出來。自由地輕聲讀讀,讀后交流。

             3.因為閏土親身經歷了這些事,知道得十分詳細,所以說得繪聲繪色,我們大家也來繪聲繪色的讀一讀閏土的話。(運用多種形式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

             4.這一段除了寫我們剛才讀的“我”和閏土的對話以外,還寫了什么?

              (讓學生找出“我”三個“不知道”的自然段)

             5.請大家朗讀這三個自然段,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反映了“我”的什么特點?(見識很少)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我”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的。)

             6.再仔細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畫出有關的詞句,并說說理由。

              出示:“我并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素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理解“無端、如許、先前、單知道、往常的朋友”等詞語,重點理解句子:“……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四角的天空”。)

             7.師述:剛才我們討論了這三個自然段,從三個“不知道”了解了“我”和閏土相比,感到見識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這三個自然段寫“我”的見識少,這與表現閏土的知識豐富又有什么作用呢?(加強對比,以“我”的“少”突出閏土的“知識豐富”。這是表現閏土“知識豐富”的第三個方面。)

             8.小結并引入下課時。

            評析

            本課時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1.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抓住一點,重其所重,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理解“知識豐富”,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分析講解;2.在理解“知識豐富”時,從知道得“多”到知道得“詳細”,再體會“三個不知道”,從內容到寫法,由易到難,剝筍式地層層展開,并有機地結合重點詞句的品味,學生學得扎實;3.通過學生反復的讀、仔細的找,認真的思,熱烈的議,教師穿針引線,只作適當點撥,使課堂結構動靜交替,張弛有度,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找出閏土與“我”所說的4個小故事;

             2、學會“閏”字,并感受第1小節,的語言美;

             3、能試背第1節。

            重點(難點):以讀為主,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了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

            課時板書:

                         少年閏土

                  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瓜地刺猹――――→印象  景: 美      (靜)

                              少年: 機智 勇敢  (動)

                               猹: 機靈

                  海邊看魚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激發興趣。

             1、介紹朋友: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個新朋友,他叫閏土。板書:閏土

             2、打招呼:與朋友初次見面,誰能與閏土打個招呼?指名說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人會打招呼,想不想趕快了解我們的這位朋友?)

            二、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并理清課文事件。

             1、自由讀課文(初讀)

             2、指名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適時板書:“少年”)

               (過渡:看來,我們對閏土的了解的……,問一下,閏土與我們以及文中的“我” 都談了哪些事情?)

             3、快速讀課文:(1)用序號標出相應的事情。

                     (2)小組交流→小組反饋→歸納板書:

                        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瓜地刺猹、海邊看魚

               (過渡:文中的“我”對哪件事印象最深刻?)

             4、瀏覽課文,找出理由并與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范讀:(配樂)(注意:大家要閉上眼睛,把耳朵調到最佳狀態,一邊聽,一邊在腦中想像,你都看到了什么,甚至還   會聽到什么?)

             2、指名交流:看到什么了?

             3、欣賞插圖,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指導。也可分男女生讀 。并板書:

                 景 美景: 美      

                   少年:機智 勇敢   

                    猹: 機靈

             4、試背這一自然段

               點明動靜寫法 板書:動 靜

            四、簡介作者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與閏土初次見面,對這位朋友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下一節我們再與他繼續好好的交流。

            六、作業

             1、仿寫第一自然段的動靜寫法,根據《鋤禾》的投影一圖,寫一段話。

             2、背誦第一自然段。

             3、課外查找有關魯迅的作品,感興趣的可先一睹為快,也可相互交流。

               (以上2、3兩題任選一題做)

             

            設計理念:

            一、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看法之后,讓他們以小組形式進行交流,進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注重以讀為主。本節課采用較多形式的讀,其最終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讀的能力,更是希望通過讀,使學生在讀中促理解,促感受,讓學生真正地與教材作者相互交流。

            三、注重知識積累。讀一篇文章能讀懂是目的之一,但重要的是要把知識進行積累達到運用,因此,教學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在讀→背→仿寫。就是在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學會對知識的積累,從而達到運用。

            四、注重課內外的知識的延伸。在課堂上學習一篇課文只是一篇。老師找的資料也不是包羅萬象,更重要的是要促動學生自己的興趣。這節課最后的網址,實際就是一種讓學生自己去尋找他要的東西,也是對課外的學習能力的一種培養。還有像一開始的打招呼也是一種形式。

            總之,這節課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多指教。

            ★附作者的簡介:

            魯迅 (1881--1936)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浙江紹興人。選入小學課本的作品有:

            1、《少年閏土》節選《故鄉》;

            2、《在仙臺》節選《藤野先生》;

            3、《經顏黎明的信》。

            主要作品簡介:

            1、《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2、小說:《藥》、《孔乙已》、《祝福》、《傷逝》、《阿Q正傳》。

            3、雜文:《三閑集》、《且介亭雜文》。

            課后感 2003.12.26

            今天,教完了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上的表現是不錯的,最起碼我沒有過多的怯場,教態也比較的自然。

            現在想想,這節課我的設計應該來說是比較適合上第一課時,我的設計分以下幾個環節:直接導入、初讀課文、細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簡介作者、小結、布置作業。上完課后,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生朗讀上的水平還不夠,這應該是以后我努力的方向之一。

            其二、我在聽完其他老師上的課后,自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應該是我今后學習的:

            1、 在上課時,我的語速應適當地慢一點。

            2、 在激發學生的情感方面應該注意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巾山小學的翁海涌老師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他在激發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人民的冷漠這一點上,他不是直接講,而是說“學到這里,我不僅為小女孩而感到鳴不平,有不平就要鳴,誰知道我為什么而不平?”翁老師這樣一說,學生紛紛舉手說:“小女孩的爸爸對她這樣不好,還要打她,我為她鳴不平”、“這個小男孩不該拿走她的最后一只拖鞋,我為小女孩而不平”、“街上的的人竟沒有一個人買火柴.......”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理解了課文。我想對學生的情感的激發,應該是建立在學生對課文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而翁老師在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后,又進行朗讀的指導,在不知不覺中上學生理解了課文,這是多么的不容易。

            3、 一定要多學習理論知識,理論知識是支撐我上課的設計框架,所以我一定要多學習。還有也要有機會多聽一些好課才行。這樣才能更好的充實自己。

            總之,在教學的這條道路上,我應該不斷的深入學習、探索和研究,并加強和其他老師的溝通和交流。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 (鄂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少年閏土說課稿

          2.少年閏土人教版說課稿

          3.人教版少年閏土課件

          4.人教版少年閏土的課件

          5.少年閏土課件

          6.《少年閏土》的課件

          7.《少年閏土》課件

          8.《少年閏土》教案

          9.《少年閏土》教學課件

          10.語文少年閏土課件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欧美第一区 | 午夜福利无遮挡h动漫 | 久久国产香蕉观看八 | 亚卅日韩久久影视观看 | 青青国国产视在线播放观看91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