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長歌行、七步詩、出塞)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6-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葵,衰,煮,羹,煎

             2.朗讀,背誦古詩。理解詩詞的意思。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1理解詩句的意思

          2把握詩人的感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長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學習課文中的“葵”“羹”“煎”三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激情導入

              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的古文學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中國詩歌就像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一直盛開在世界文苑之中。學習古詩,能使我們領略古代詩人豪放、婉約的藝術風格,更能使我們領略詩中描繪的雄壯、優美的意境。

              大家曾學過不少古詩,那就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背誦下來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詩人

             1、三首古詩的作者分別是誰?哪個朝代的?(板書作者和朝代)

             2、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說說你對其中兩位詩人的了解。

            三、學習《長歌行》。

             1、教師導入:我們曾經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個同學能為我們背一背呢?(指名背)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這種形式的詩--《長歌行》。

             2、(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3、學習向導:(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學習向導”)

              (1)讀一讀《長歌行》,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4、給足自學時間,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導”進行學習。

             5、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出示多媒體可見--全屏顯示動畫版的課文插圖)出示《長歌行》動畫插圖,教師配樂朗誦,學生看、聽、思考,這首詩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按照“學習向導”中問題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導”)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園中的葵花綠油油的無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陽光。溫暖的春天雨露滋潤陽光照,世上的萬物欣欣向榮多輝煌。常常擔心寒秋季節將要來到,到那時花卉草木都衰敗枯黃。時光流逝像萬條江河流東海,什么時候呀它會在向西流淌?年輕時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傷。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節。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丙組:以朗讀作為主要的回報形式。教師提供相應的音樂錄音。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節:同學們設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

              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6、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長歌行》勸導人們珍惜青春年華,是一首傳誦經久的勸誡詩)

             7、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8、教師請一名同學配樂朗誦,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9、詩中的哪句話,對世人有規勸的含義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0、教師小結:《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還打比方,說明光陰似流水,一去不復回,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這首古詩背誦下來,也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

            四、布置作業:

             1、背誦古詩。

             2、搜集有關勸誡后人勤奮好學的詩句。

            附:板書設計

                   長歌行 漢樂府民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七步詩》,了解這首詩的創作經過。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指名背誦《長歌行》。

            二、學習《七步詩》

             1、導言:同學們從《長歌行》中不僅領略了這首詩生動形象地比喻,更使我們受到了有益的啟發,那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名句不時地激勵我們珍惜時間,不斷努力。今天我們將要賞析的這首詩的創作經過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詩名嗎?(板書題目及作者)

             2、解詩人及創作經過。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沛國譙縣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當皇帝后,他受排擠、迫害,終生遭受軟禁。

              (2)請學生介紹這首詩創作的經過。

             3、(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4、放聲朗讀這首詩。(自讀、互讀。)

             5、學習向導:(跟隨“學習向導”自學本詩。)

              (1)讀一讀《七步詩》,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6、自學,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導”進行學習。

            三、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動畫版的課文插圖)出示《七步詩》動畫插圖,教師配樂朗誦,學生看、聽、思考,這首詩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按照“學習向導”中問題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導”)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拿來豆子煮豆羹,濾掉豆渣成為了豆汁。豆秸鍋下燃得旺,豆子鍋里哭啼:咱們本來是同一個跟上生,你為什么迫害我這么急!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節。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丙組:以朗讀作為主要的回報形式。教師提供相應的音樂錄音。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節:同學們設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

              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七步詩》全詩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長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鍋下燃燒的豆秸,比喻詩人的哥哥魏文帝;鍋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詩人自己。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相互排擠斗爭的殘酷現實。) 

             6、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四、拓展創新訓練。

             1、教師導語;這首詩中蘊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是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為曹氏兄弟為了爭奪王位而不顧及兄弟情誼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們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處境。今天讓我們運用我們的智慧與才能重新演繹這個故事吧!

             2、學生分頭準備。

             3、進行匯報表演,考查學生對這首詩思想內涵的理解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古詩。

             2、預習《出塞》一首詩。

            附:板書設計

                      七步詩

                       曹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出塞》,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豪邁奔放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請同學們一起讀題目《出塞》。揭題《出塞》。

            二、檢查預習情況,介紹作者。

             1、師生共同介紹作者:王昌齡(698-756),字少伯,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人(今陜西西安人。)他擅長寫邊塞詩。選擇邊塞軍旅生活作為寫詩的素材。

             2、小組討論預習生字詞的情況并匯報。

               關--關塞。

               但使--只要。

               龍城--地名,又稱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帶。

               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漢武帝時李廣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戰,匈奴稱他為“飛將軍”。

               不教--不讓,不使。

               胡馬--胡人的兵馬。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度陰山--度,指越過。銀山,指陰山山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南部。

            三、學習古詩(看視頻,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1)自由讀:結合課后注釋,試著小聲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學習:在小組里每位同學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3)各小組推舉一位同學匯報學習情況。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句詩的意思是:還是秦朝的明月和漢朝的邊關,到如今多少戰士萬里長征不見歸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戰的李將軍依然健在,決不會讓匈奴的兵馬度過陰山的。

            四、再讀古詩,體會意境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同學之間互相讀。

             2、互相交流,談談詩中表達的意境和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出塞》是古代樂府中的一首軍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他的詩作多以當時的邊塞軍旅生活為素材。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詩中充滿了對國家安危無限關心的愛國激情。

            五、指導朗讀

            六、背誦古詩

             1、自己讀一讀,試著背一背。

             2、同學之間互相背一背。

            七、推薦欣賞:(投影)

              教師導入: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現在老師在為同學們推薦一首歌頌李廣的詩作,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塞 下 曲

                       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作業:預習《草船借箭》

          [古詩三首(長歌行、七步詩、出塞)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長歌行古詩教案

          2.古詩長歌行原文及翻譯

          3.古詩長歌行的原文及翻譯

          4.長歌行古詩閱讀答案

          5.長歌行漢樂府的古詩

          6.古詩長歌行全文教案

          7.長歌行古詩的原文及翻譯

          8.春曉古詩教學課件(人教版)

          9.谷建芬古詩歌曲長歌行

          10.長歌行漢樂府古詩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Aⅴ这里有精品免费看 永久字幕天天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日韩国产欧美制服中文 | 偷拍被发现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