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自學課文中的生字,理解“進攻、撤退、威力、衰竭、洶涌”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感知課文內容,結合關鍵詞句,理解擬人句所描繪的情境及抒發的感情。
3.想象春潮由弱到強的景象,感受春潮的氣勢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自主預習
1. 文題剖析
本文以“春潮”為題,描寫了春潮的形成過程和磅礴氣勢,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那不可抗拒的力量。
2. 走進作者
馮德英當代作家,山東牟平人。他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時讀了5年小學,當過兒童團長,深受戰爭年代斗爭生活的熏陶和教育。其作品有《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等。
3.預習四步曲
(1)讀準課文,二類字多讀幾遍組兩個詞。一類字寫在生字本上。
(2)流利讀課文畫出好詞好句,做讀書筆記。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做批注(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4)瀏覽課文,解釋以下詞語:“衰竭、山崩地裂、耳語、禁錮、崩潰”,將自己的解釋寫在書上。
4.預習自測
(1)課前積累。(請搜集有關春天的農諺,至少兩條)
(2)看拼音寫詞語。
jìn ɡōnɡ( )chètuì( )
wēi lì( )shuāi jié( )
yán tú( ) dī àn( )
(3)形近字組詞。
撤( )威( )衰( )
撒( )成( )哀( )
滔( )涂( )提( )
蹈( )途( )堤( )
(4)選字組詞。
功 攻 工 訓 訊 馴
( )課 ( )擊 ( )練( )服
用( )( ) 通( )( )養
(5)請在括號里填入恰當的詞語。
寂靜的( )( )的黎明
寒冷的( )( )的轟響
( )的大江( )的浪花
冰雪( ) 鮮花( )
(6)用心的默讀課文,想一想本文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我的疑問:針對課文的層次結構,繼續學習運用“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質疑的方法。將預習中未能解決的問題和有疑問的問題寫下來,等待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探究解決。
課內探究
探究點一:根據以上內容將文章分為兩部分,并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每部分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點二:默讀課文,找一找從哪里能夠看出“春天在進攻,冬天在撤退。”(提示:用橫線畫出文中寫“春天在進攻”的詞句。)
探究點三:想一想課文為什么先寫春潮的形成,后寫春潮的氣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堂檢測
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開:A.把關閉的東西打開 B.起始
C.凝結的東西融化 D擴大、發展
E.發動;操縱
(1)雪水順著斜谷流過來,沖開了山澗溪水的冰面。( )
(2)我們九月一日才開學。( )
(3)在那黎明的寂靜中,突然傳來了一陣聲響 --開江了。(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進攻( )衰竭( )
寂靜( )崩潰( )禁錮( )
反義詞:進攻( )寒冷( )
衰竭( )寂靜( )禁錮( )
3.按要求改寫句子。
(1)美麗的鮮花在開放。(改成擬人句)
(2)滾滾的春潮把堅冰擊潰了,淹沒了,迫使它馴服地和殘冬一起向遠方流去。(縮寫句子)
(3)這里的景色很迷人(改為反問句)
4 .閱讀理解。
(一)
春水在陽光下笑著,在清風中舞蹈著,仿佛在告訴沿途碰到的每一個人,每一棵樹木,每一株剛剛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1)這段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采用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是什么?
(2)這段話寫了哪些景物來說明春天來了?
(3)認真朗讀本文第3自然段,并完成下列各題。
①文中哪些詞語描寫了大江不可抗拒的力量?(寫出5個)
[《春潮》 導學案(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北師大版春潮課件
2.《談中國詩》導學案
6.《春潮》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