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意想不到的災害(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20 意想不到的災害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不計其數、千里迢迢”等詞語的意思。

          2、了解由于生態失衡造成災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從小維護生態平衡,保護人類共有家園的意識。

          3、進一步掌握科學知識說明文的閱讀方法,能抓住要點,了解知識,并注意這類文章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向我們介紹的科學知識,知道由于生態失衡造成災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難點:進一步學會閱讀科普文章的方法,并體會作者的語言特色。

          教具準備:

          教學時間:2課時

          板書預設:

          20 意想不到的災害

          事例 受災地 災源 原以為 沒想到 說明

          1 西班牙

          中東

          浙江紹興

          螃蟹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咬稻桿,啃稻根,破壞大片住宅,擾亂了人們生活。 維持生態平衡是多么重要!

          2 澳大利亞

          日本大島 蟾蜍 是捕食害蟲的好幫手,是保護莊稼的衛士。 使牛羊家畜受到毒害,對動物世界造成威脅。

          3 美國

          澳大利亞 野兔 大量繁殖成兔災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了解由于生態失衡造成災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揭題,板題:20、意想不到的災害

          2、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1)哪些是意想不到的災害?課文寫了哪些意想不到的災害?

          (2)為什么稱它們是“意想不到的災害”?

          二、初讀課文。

          1、一讀課文,學會生字詞。

          2、二讀課文,填寫表格。

          事例 受災地 災源 原以為 沒想到 說明

          1 西班牙

          中東

          浙江紹興

          螃蟹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咬稻桿,啃稻根,破壞大片住宅,擾亂了人們生活。 維持生態平衡是多么重要!

          2 澳大利亞

          日本大島 蟾蜍 是捕食害蟲的好幫手,是保護莊稼的衛士。 使牛羊家畜受到毒害,對動物世界造成威脅。

          3 美國

          澳大利亞 野兔 大量繁殖成兔災

          (或完成課作第4題)

          三、檢查交流。

          1、課后生字表組詞讀。

          重點正音:蟾蜍 泌

          重點字形指導:蟾 濫

          2、課后詞語表中的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3、交流表格填寫情況。

          4、小結:通過對課文的讀和表格的填寫,你了解到了哪些科學知識?

          板書:維持生態平衡是多么重要

          四、深究原因。

          1、導入:為什么說維持生態平衡十分重要?

          (1)什么叫生態平衡?找出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2)出示句子,不論什么動物,它們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須和周圍的生態、環境保持平衡。

          A、“不論什么動物”你怎么理解?(不管是有益的動物還是有害的動物。)

          B、指導朗讀。

          2、為什么必須要保持平衡?

          出示句子:動物在生活中有許多制約因素,如食物、天敵……泛濫成災。

          (1)理解“泛濫成災”。

          (2)聯系表格和課文內容,用“( )在( )泛濫成災,就是因為人們只想到( ),沒想到( )”說話。

          (3)可見,即使是有益的動物,如果無限制地(大量繁殖),也會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害)。因此,我們要努力(維持生態平衡)。

          (4)那如果螃蟹、蟾蜍數量太少了或滅絕了,又會有怎樣的后果?

          3、舉例說明一種動物(有益或有害)太多或太少,甚至滅絕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災害?

          五、課堂練習。

          1、完成課作1、2、3題。

          2、談談收獲:了解到了哪些科學知識?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了解由于生態失衡造成災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進一步學會閱讀科普文章的方法,并體會作者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閱讀科普文章的方法是怎樣的?

          填空:讀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一要(把握文章介紹的知識要點),二要(琢磨文章的詞句怎樣把科學知識介紹得準確、生動)。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科學知識?

          二、琢磨文章詞句。

          1、自由讀課文,體會,圈出重點詞句。

          2、反饋交流:

          (1)不計其數的螃蟹,在26000公頃的稻田上咬稻稈,啃稻根,破壞了大片莊稼,造成了重大損失?

          A、“不計其數”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螃蟹泛濫成災。)

          B、用“重大”修飾損失,說明什么?

          C、指導朗讀。

          (2)農田里,草叢中到處都是蟾蜍,它們分泌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對澳大利亞的動物世界造成了威脅。

          A、“到處”寫出了什么?(蟾蜍泛濫成災)

          B、“受到毒害”與“造成了威脅”互換可以嗎?為什么?

          (因為蟾蜍在農田里、草叢里活動,家畜也常在這些地方活動,有直接影響,所以文中說“受到毒害”;別的動物不生活在農田里、草叢里,所以文中說“造成了威脅”。二者在程度上有差別,課文作了準確的區別。)

          C、指導朗讀。

          (3)不論什么動物,它們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須和周圍的生態環境保持平衡。

          (4)動物在生活中有許多制約因素,如食物、天敵、疾病等,這使得動物的數量基本上保持穩定。一旦失去某一種制約因素,動物的數量就會大量增加,泛濫成災。……

          三、再理思路,概括段意。

          (1)(2)║(3)(4)║(5)║

          1、味道鮮美的螃蟹會造成災害。

          2、莊稼的衛士蟾蜍也會造成災害。

          3、分析上述造成災害的原因,說明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完成課作第5題。

          四、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

          2、談談自己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收獲。

          五、課外拓展延伸。

          1、 閱讀《蛇與莊稼》

           (1)自讀,繪制食物鏈圖,說說相互之間的制約作用。

           (2)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3)說說文中那些詞用得準確生動。

            2、 課外收集一份有益動物成為有害,或有害動物為人類造福的材料,在班上交流。

            3、以《假如青蛙被我們吃光了》或自由選題,寫一篇關于保護生態平衡的短文。

          [20 意想不到的災害(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形容自然災害的成語

          2.面對自然災害教學課件

          3.《面對自然災害》課件

          4.燃氣公司自然災害總結

          5.試析中學生災害教育的普及情況論文

          6.20以內加法教案

          7.20以內的數教案

          8.20首意境美的元曲

          9.災害急救知識及技能競賽主持詞

          10.防范自然災害黑板報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最新国产一级特黄Av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