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識、會寫“咬、趾、郁、扮、喊、撈、偏、笛、碗、演、腸、鍋”12個生字。
2、聯系課文理解“郁郁蔥蔥、蜷縮、偏僻、搜腸刮肚、輟學”等詞語。
3、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一、讀通課文
想一想:
穿紅裙子的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鄉村小學的學生們為什么這樣喜歡她?
1、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在自己讀不懂的詞語和句子旁做上記號。)
2、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生字詞。
1、學生在課文中畫出生字,自主識字。
yǎo zhǐ yù bàn hǎn lāo piān dí wǎn yǎn cháng guō
咬 趾 郁 扮 喊 撈 偏 笛 碗 演 腸 鍋
(1)采用各種形式認讀生字。
(2)對于難掌握的生字找個自己找個形近字音近字加強記憶,如“郁、碗、演”。
2、學習新詞。 (1)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新詞,運用查字典或請教別人的方法讀準并理解詞語的意思。 (2)練習用自己喜歡的新詞說話。
同桌或小組內交流學會的生字和新詞。互相認讀,說詞語意思。
互相聽寫生字新詞。
1、展示自主探究的第2題。
2、展示小組交流的第1題。
一、學生抄寫新詞。
偏僻 輟學 蜷縮 與眾不同 郁郁蔥蔥
搜腸刮肚 滿心歡喜 依依不舍 鍋碗瓢盆
有聲有色 三番五次 打扮 大喊大叫
二、朗讀課文。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穿紅裙子的老師 (第二課時)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為什么穿紅裙子的老師深受鄉村小學學生的喜愛。
2、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紅裙子老師扎根山村,獻身教育的高貴品質。
復習導入。
1、自己復習上節課生字。
2、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情。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想一想:
說說穿紅裙子的老師為什么這樣受鄉村小學學生喜愛?
穿紅裙子的老師來了后,孩子有怎樣的變化?
穿紅裙子的老師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畫出文中表現出孩子們喜愛穿紅裙子的老師的語句。
學生分組交流,互相檢查。
小組之間對比,交流。
因為這位老師上課與眾不同, 能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她還把學生帶到課本以外的精彩世界。
穿紅裙子的老師來了之后,孩子們熱愛學校,熱愛學習了。
她把孩子們帶出課堂,體驗生活。
出示文中描寫紅裙子的句子,重點品讀,體會穿紅裙子的老師的高貴品質。
展示自主探究交流的第3題,受到感恩教育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假如你是這些學生中的一員,你會對穿紅裙子的老師說些什么呢?
同學們,通過學習《穿紅裙子的老師》這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穿紅裙子的老師 導學案(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9.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導學案
10.導學案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