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如何讓學生識記生字,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達到識字的目的。以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摸索出以下幾種識字方法:
一是趣味識字法。
兒歌瑯瑯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淚”字,編成“水從眼里出。”再如:教學“告”字,編成“一口咬掉牛尾巴!比绱艘痪,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二是編故事識字法。
把生字編成一個故事來學,如:一個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邊有棵樹,他就靠在樹上休息一下,這個字是“休”。再如:“聞”,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一聽。通過這樣一個描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了直觀印象,達到了既認形又明意的效果。
三是比較識字法。
漢字中有許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義卻差很遠,怎樣來識記區別這些字呢?可以用比較法來學習,就是把這些字寫出來進行比較。如:方、仿、訪、芳、坊、妨、房 ,可對這些字進行字音、字形、字義的比較,編成兒歌幫助記憶:“有人仿佛的仿,有言訪問的訪,有草芳香的芳,有土作坊的坊,有女妨礙的妨,有戶房子的房!边@樣把一些形似字放在一起就好記多了。
四是表演動作識字法。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肢體動作演示字的形義聯系,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教學“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如:學習“抱”字,先想一想抱的動作,然后再做一做,這樣學生就會明白“抱”是用(手)抱,所以是手旁,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起來不費力氣,學生還很踴躍。
五是熟字帶生字識字法。
有些生字可以利用學過的熟字加一部分或減一部分的方法來幫助識記,如:日加月是明,月加月是朋,日加生是星,功減工是力。這樣,學生通過熟字來學習新的生字,使其在今后的文字應用上也不會發生混淆了。
六是結合生活識字法。
漢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成留意周圍的事物,學習生字的好習慣,創設識字環境,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如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本上的名字都標上拼音,讓學生輪流發本子,擴大識字量。還可通過閱讀課外書、觀看街道旁的廣告語、門面的招牌等,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同時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識字教學隨筆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大班教師教學隨筆
2.課任教師教學隨筆
8.小學教師教學隨筆
9.數學教師教學隨筆
10.教師教學經驗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