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對于老師來說,這個詞一定不陌生,因為這是日前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那么,究竟具備怎樣的“師德”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們的教育教學呢?下面就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來談一談。
一, 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做到熱愛學生,不管成績的好壞,他們都有資格和權利得到老師的愛。記得曾見過這樣一句話:“愛就是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認為在日常的工作中處處體現對學生的愛,也是一個教師必不可少的品質。作為教師,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不可侵犯的領導者,而是應該放下架子,彎下身來去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在生活和學習上及時的給與關愛和幫助,日子久了,就一定會和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說的不正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育教學所起的積極作用嗎?
二, 師德的修養還應體現對學生家長的尊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一生的老師。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和老師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與家庭式兩個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并朝著一個方向發展。在創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教師對家長的尊重,引導家長共同參與教育孩子,做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會對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有很積極地作用。
為了做好與家長對孩子的共同教育,他才去的措施是定時召開家長會,與家長及時溝通,共同探討孩子的生活學習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除此外,我利用校訊通的便利,幾乎每天都會對個別學生的表現向家長提出建議或給予評價,當然家長也會回個信息,說一說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現,這使得我對學生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為我更好地開展下面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家長的隊伍是龐大的,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家長有很高的知識水平,甚至高于老師,這時老師就不妨放下架子,虛心聽取家長的批評建議,會對改進自己的工作起到積極地作用。
三, 愛崗敬業,樂教勤業,這無疑是師德修養的重中之重。試想,一個老師不喜歡這份工作,不愿意做老師,那他就不會樂意主動地備課,上課,整天一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懈怠狀態,想必他教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好到哪里去。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只有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才能把愛灑向學生。教師的工作是平凡而瑣碎的,生活史清貧而艱辛的,但只要把心態擺正,從心里真正的喜歡這份職業,就會投入百分百的經歷去完成,把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這些單調的工作看成是在展示自己的才能。為了教育好學生,對得起這份神圣的工作,我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勇于創新,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收獲桃李滿天下的芬芳......
言而總之,讓我們用愛心詮釋師德的真諦,用行動引導孩子的成長,讓我們堅信教師的明天會更好......
[師德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1.美術論文:淺析美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5.師愛德育論文
7.體育教師師德總結
8.德育論文范本
10.小學信息技術德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