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教學設計方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7-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第三小學朱芳

          課題名稱  《長征》

          科目  小學語文 年級  五年級

          教學時間  一課時(40分鐘)

          學習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但是由于本詩的寫作背景離學生的生活較遠,而且詩中運用了夸張、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學習本詩,了解紅軍歷盡艱辛、不怕困難依然積極樂觀的精神;

          2. 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過程與方法 

          1. 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并能學以致用; 

          2. 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 

          三、知識與技能 

          1. 學習本課的生字詞,理解詩意; 

          2. 體悟詩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本詩,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詩意,體會“云崖暖”“鐵索寒”的表達效果,體悟詩情,; 

          2. 初步了解律詩的特點。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1.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七十多年前的中國歷史上,中國紅軍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也創造了世界革命史上的奇跡--長征(板書:長征)今天我們所學的《長征》就是以詩歌的形式向我們描述了紅軍長征的恢弘氣勢。

          教學活動2  二、簡介作者毛澤東生平及長征這一歷史事件:(課件出示)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保存實力,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長征。他們歷盡千難萬險,破烏江、渡赤水、越烏蒙、渡金沙、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巍巍雪山、走過茫茫草地,歷經一年時間到達陜北。紅軍戰士靠著自己的雙腳,縱橫11個省,完成了舉世無雙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毛澤東回首這驚心動魄的行程,心潮澎湃,揮筆寫下這首壯麗的詩篇。(多媒體出示全詩)范讀全詩。 

          教學活動3 

          三、生自讀詩,指名讀詩,學習生字詞,交流讀后感受:

          1、  學習生字詞:重點學習“磅礴、逶迤、等閑、泥丸”,其中,“磅”是多音字

          2、  交流自學感受: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鼓勵學生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3、  生質疑:騰細浪  走泥丸  云崖暖  鐵索寒 等,師生共同解疑釋惑。

          四、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1、簡介律詩的有關知識:首聯  頷聯  頸聯  尾聯 

          2、讀首聯,請學生展示:自己初讀的感受,師引導學生理解詩意。 

          ①長征途中有許多困難,根據你的了解,紅軍都遇到了哪些困難?(生聯系自己讀的長征故事,從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講都可以。)師歸納:這么多的困難,用詩中的一個詞來概況:萬水千山。紅軍面臨的困難不僅僅來自自然環境,更多的來自敵人的圍追堵截,所以“萬水千山”代表的是“千難萬險”。

          ②面對這些困難,紅軍戰士卻當做平平常常的事。理解“只等閑”。

          ③從首聯中,你又讀懂了什么?(讀出了紅軍不怕困難、藐視困難的精神。)你覺得這是一支(   )的隊伍!

          ④怎么讀呢?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這兩句詩。

          3、紅軍戰士跋山涉水,克服了重重困難,毛澤東同志沒有一一列舉,在這里,他選取了哪些山和水呢?從后三聯中找。“烏蒙  五嶺  大渡河  金沙江  岷山”等。所以,首聯是全詩的總括,后三聯是分寫。

          按照學習首聯的方法學習后三聯,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再質疑,師生歸納詩意。

          ①“五嶺逶迤”都是哪五嶺?出示五嶺連綿起伏的圖片,師簡介五嶺綿延千里的山勢。連綿千里的五嶺在紅軍眼里卻像什么?“騰細浪”,變得多么的渺小。你從這句詩中讀出了什么?(這句話通過夸張、比喻的手法讓我們體會到紅軍戰士絲毫不把困難放在眼里的英雄形象。)這真是一支(   )的隊伍!指導讀這句詩。(同樣的方法學習“烏蒙”句。)

          ②紅軍戰士不僅翻越了座座鳥飛絕、人蹤滅的高山,而且跨過了條條激流旋、波濤涌的大河,(出示大渡河水流湍急的畫面和頸聯)師簡介:這兩句詩中向我們講述的是長征途中兩次著名的戰斗:飛奪瀘定橋  巧渡金沙江,出示戰斗畫面。師:巧渡金沙江戰斗中,紅軍戰士用智慧俘虜了敵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取得了戰斗的勝利,多么令人欣喜啊!理解“暖”字。讀這句詩。

          ③但是,長征途中,這樣令人欣喜的戰斗太少了,更多的是與敵人的惡戰。出示飛奪瀘定橋的畫面,當你看到這種情景時,你有什么感覺?(心驚膽寒)理解“寒”字。

          ④目睹這兩種不同的戰斗場面,你的心情一樣嗎?怎么讀呢?讀出不同的語氣。從這兩句詩中,你又體會到紅軍是一支(  )的隊伍!(勇往直前)

          ⑤尾聯兩句,老師簡介“三軍”指的是哪三軍?你讀出了什么?“喜”。你怎么理解這個“喜”字的?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從而可知,這還是一支( )的隊伍!(樂觀  充滿信心)怎么讀?

          五、總結本詩,升華情感

          這首詩只有八句,毛澤東同志就把波瀾壯闊的長征歷史濃縮在這寥寥56個字,可見,這位偉大詩人領袖高度概括的大手筆和胸懷天下的博大胸襟。讓我們再來感受紅軍戰士的不怕困難、藐視困難、勇往直前、積極樂觀!齊讀全詩!

          六、拓展延伸: 

          (在合唱《長征》的歌聲中)師:同學們,歷史的車輪將我們帶入和平的21世紀,在這幸福的時代,讓我們發揚長征精神,一起奔向強國富民的新的征途! 

           

          教學活動4 

          七、作業超市 

          1、有感情地朗誦《長征》; 

          2、課外查找并摘抄《長征組歌》; 

          3、欣賞或學唱《長征組歌》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為成功之處是我始終注重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理解詩意,體悟詩情,達到學生、老師、文本三者情感的共鳴。對于難點的突破,主要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創設情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一“暖”一“寒”所表達的不同感情。值得欣喜的是,學生都能有感情地朗誦本詩,而且讀得非常有韻味、有意境、有氣魄! 

          如果說,本節課的不足,我覺得還是老師沒能充分放開學生的“手腳”,對學生“扶”稍多,“放”不夠。 

           

          [《長征》教學設計方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關于《詩經》的教學設計方案

          2.《詩經·關雎》的教學設計方案

          3.初中散文教學設計方案

          4.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5.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6.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

          7.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8.《長征》的教學課件

          9.人教版dtnl教學課件

          10.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鯨》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韩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乱码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