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與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17-2-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學會3個新偏旁。

          2、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位小朋友,仔細觀察他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衣服,頭發都不一樣。)這是古時候人的打扮,他的名字叫司馬光。司馬是他的姓,光是他的名。

          2 誰愿意來讀一讀他的名字。司是一個生字,你發現了嗎,它和哪個字很象?(同)借機板書:司馬光(指導寫“司”)

          2.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課題,誰來讀題。

          二、初讀課文 

          1課文主要寫了司馬光的什么事?趕緊打開課本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2 檢查自瀆效果:

          (1)小朋友讀地那么專心,我帶來了幾個問題想考一考你們呢!

          出示幻燈片:

              孩子  嚇哭  沒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一不小心  掉進

            舉起  砸破   古時候  司馬光  一塊石頭   水缸   使勁  得救

          A誰愿意第一個讀一讀

          B評價;哪些字詞還是容易讀錯的呢?

          C一起讀一讀

          (2)檢查課文

          A把詞語放到課文里,你會讀嗎?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課文寫了司馬光的什么事?

          B指名分段讀文

          C交流:你知道課文講了司馬光的什么故事?(課文講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三、初步觀察人物

          1你知道故事主要講誰?(學生回答)

          3.插圖中,哪個孩子是司馬光?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節:這是一個益智小故事,讓我們來讀懂它好嗎?

          5.學生自讀

          6.我們已經讀了幾遍課文,應該逐漸開始認識司馬光小朋友了。說說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機動)

          △ 砸缸救人(重點):出示第五自然段

          △ 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1)自己讀讀,根據句子的意思你會做做動作嗎?

          (2)討論:你學著司馬光做了什么動作?(詢問了解學情)

          (3)情景感悟:請一學生上臺做做。

          ①你做這樣的動作想說“砸”是什么意思?其余學生再作補充。

          ②通過朗讀體會,讓學生提建議怎樣把砸這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愿意做的站起來做一做。

          (4)這么漂亮的一口缸司馬光這樣用力把它砸破,想干什么?(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學習第3自然段,得出結論:這時候不救人,一件危險的事就要發生了。

          ②指導讀出擔心、焦急的語氣。

          (5)司馬光舉起石頭砸缸時,心里怎么樣?對照別的小朋友的表現,說說怎樣做是“慌”了?

          ①結合學習第4自然段,指導讀好第四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現。

          ②想象一下,他們慌張的時候會一邊哭一邊喊些什么?(快來人!救命!有人掉進水缸里了。

          ③學著喊一喊,感受事情的緊急。再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讀出小朋友慌張的樣子來。小組討論:這些表現能解決問題嗎?

          (6)繼續探尋司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7)小結: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的這口缸砸得好!

          (8)了解結果,引讀第6自然段。

          (9)學著司馬光的樣子,把他遇事不慌、奮力救人的心情和樣子讀出來。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司 候 園 爬 別 哭 流

          讀準字音 

          分析字形 

          認識三個偏旁

          范寫 描紅 臨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引讀課題:司馬光

          2.昨天老師讓小朋友回家找找有關司馬光的資料,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各抒己見)師小結:小朋友們可真愛學習,通過大家剛才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司馬光不僅聰明,而且很勤奮,他用19年的時間寫了一本記錄歷史的書《資治通鑒》,受到了后人的敬仰和愛戴。讓我們再來讀好他的名字。

          二、初讀感知。

          1. 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課文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事情,究竟講的是什么事情呢?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大聲地讀一讀這篇課文吧。

          2.剛才小朋友們讀得真認真!誰能讀好課文中的生詞?

          讀詞語:  古時候  司馬光

          花園  假山  大水缸

          爬上  掉進  搬   砸

          流了出來  得救

          (個別讀一行,開火車讀,齊讀。)

          3.讀得真好!那么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用上這些詞語來說一說。

          4.個別回答,教師幫助學生組織語句。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司馬光砸缸救人的事是怎么發生的呢?讓我們跟著司馬光回到幾百年前的古代,去那個花園看一看吧。

          2.(看圖)小朋友們,你們在這個花園里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書上是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

          3.學生朗讀后,出示句子:花園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1)大聲讀讀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從哪兒看出這個水缸很高?很大?

          2)誰來讀讀這個詞:大水缸

          4.這么一口大的水缸里,還有什么?(水)水多嗎?哪個詞告訴我們水多?(裝滿)

          1)誰來讀這個詞?(裝滿了水)是呀,滿滿一大水缸的水呢!

          2)誰再來讀?(水缸里的水都滿到缸口,快要溢出來了呀。

          3)讓我們一起來讀!

          4)小朋友們,這樣一口裝滿了水的大水缸放在什么地方呢?看看圖上。

          5)點擊:假山下面

          6)誰來把這句話連起來讀讀?讀句子花園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5.就在這樣一個花園里,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們正在--玩,玩什么?(捉迷藏)

          6.小朋友們都玩過捉迷藏吧?玩捉迷藏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

          7.齊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是啊,大家你躲我藏,你追我趕,玩得多開心!可玩著玩著,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是什么事呢?請小朋友讀一讀課文的第2小節,想一想!

          2.出示第二小節的內容: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3.誰來說說,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放大句子: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

          4.那么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會掉進這個大水缸的呢?再讀讀這句話。

          根據學生回答,點擊:爬上  一不小心   掉

          指圖,哦,原來這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就掉進了假山下面的大水缸里了。

          5.看到這樣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樣?(擔心、害怕)

          你為什么擔心(害怕)?

          *你來讀讀這句話。

          我看你的表情也很緊張的,你在想什么?

          *你也來讀讀。

          *結合學生回答,點評:是啊,掉進這樣一口大水缸,即使沒有水,從里面爬出來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更何況還裝滿了水,隨時都會淹死的,多么危險呀!誰來讀讀這句話?

          #看,小朋友在水缸里撲騰,聽,他在喊:“救命!救命!”多么危急呀!誰來讀?

          #水缸里的小朋友已經奄奄一息了,他正一點一點地往下沉!多么緊迫的時刻呀!誰再來讀?

          6.(1)此刻,時間就是生命,就在這危急的時刻,旁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從課文中找對應的句子)

          我們來看看圖上,旁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這個小朋友為什么哭?

          哭可以救出小朋友嗎?

          是啊,誰都知道哭是最不能解決問題的,可是這個小朋友太害怕了,只會嚇得哇哇大哭,他慌了!

          (3)再看看,還有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在喊些什么?(誰來當這個小朋友,喊一喊?)這么喊,行不行?(不行,聲音太小,別人聽不見……誰再來喊一喊?)

          喊這些有用嗎?--是啊,旁邊沒有大人,喊也無濟于事,可他除了呼喊來求救,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因為他也--慌了。

          (4)還有的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呢?

          怎么去找大人的?為什么跑?

          跑去找大人來得及嗎?--也許把大人找來,這個落水的小朋友已經被淹死了?墒虑閬淼脕硗蝗,這個小朋友一時想不出救人的辦法,只想到跑去找大人。看來,他也很--慌呀!

          是啊,這突如其來的危險,讓他們緊張害怕,誰也沒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反而哭呀喊呀,亂成一團,所以書上說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誰來讀這句話。

          聽小朋友哭得多傷心,看,跑得多慌張呀!誰再來讀!

          每個人的心都揪得緊緊的,個個都緊張害怕呀!誰再來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正當別的小朋友都慌亂成一團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卻沒有慌,他就是--司馬光,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請一個小朋友來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2.誰來說說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司馬光沒有慌,他搬起一塊大石

          頭,使勁砸那口缸。)

          3.誰來找一找表示司馬光動作的詞?

          4.(點擊:搬 )誰來做做這個動作?

          (1)你搬起的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石頭)

          你為什么要搬這么大的石頭?搬小一點的不是更輕更快嗎?

          你來讀好這句話--搬起一塊大石頭

          (2)再請一個小朋友演一演?(大石頭真重呀,再用點力搬。

          演得真好!相信你也能讀好這句話--搬起一塊大石頭

          (3)司馬光搬起一塊大石頭之后,接著又是怎么做的?--砸

          誰來演一演這個動作?

          點評:他演得好不好?你覺得他砸得怎么樣?(很用力)你剛才是怎樣來砸缸的?(這樣很用力,使出了渾身的力氣就叫做--使勁!)

          你來讀好后面半句話--使勁砸那口缸

          誰再來演一演?

          你剛才在砸缸的時候,特別使勁,為什么呀?

          是呀,因為這是一口裝滿水的--大水缸呀!讓我們再來讀這句話。出示句子:花園里……

          5.現在你能把這兩個動作放進句子中,把這句話連起來讀好嗎?(兩名同學讀)

          司馬光搬起的石頭可不小呀,他砸得多使勁呀!誰再來讀。

          6.讓我們一起來,一邊做動作一邊讀這句話。

          7.司馬光,剛才你在搬起大石頭砸缸的時候,心里在想什么?(請多名同學說)

          8.是啊,在這么危機的時刻,司馬光沒有緊張地哭,沒有慌亂地喊,而是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辦法,和別的小朋友相比,他真的--沒有慌,讓我們再來讀讀。

          9.現在我請女同學讀別的小朋友的句子,男同學讀司馬光的句子,一邊讀一邊想,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遇事不慌、善于動腦筋、 聰明勇敢的孩子)

          10.引讀--看,水缸破了,--缸里的水

          11.輕松愉快的心情讀一讀。

          四.總結

          1.司馬光用石頭砸缸的辦法救出小朋友,如果當時我們小朋友在場,你能想出比司馬光更好的辦法嗎?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辦?

          (司馬光的辦法最好,因為缸大,水深,水對缸中小朋友威脅最大,如果讓水流出來,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嗎?所以他想到砸缸,并且用力砸,贏得了時間) 

          2.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會怎么說?假如你是邊上的小朋友,你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

          3.假如你是落水小朋友的父母,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

          4. 從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他是怎樣一個小朋友?(遇事不慌、善于動腦筋、 聰明勇敢的孩子)想對他說什么話?

          5.讓我們有感情地來讀一讀課文,感受司馬光的沉著勇敢。

          6.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聰明勇敢,避免了一次危險事故的發生。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最后一小節。

          7.司馬光遇事聰明勇敢,挽救了小朋友的生命,讓我們記住他的名字--司馬光。(再讀題目)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掉 使

          2.交流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3.師范寫,生書空。

          4.學生練寫。

          六.作業

            由于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后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幾百年后我們也一直記得他。課后你們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你會更加了解司馬光。

          板書設計:

          沒有慌

          司馬光────舉石頭砸缸救人

          想辦法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歷史人物故事,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文中司馬光砸缸救人是重點。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司馬光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我運用了對比的教學手段,效果還不錯。

          學習第二自然段,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哭 喊 跑”展開想象,體會小朋友驚慌害怕的心理。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通過以下步驟來引導學生體會司馬光的勇敢、機智。先讓學生找找寫司馬光的句子,找一找句子中哪些詞語體現了司馬光的勇敢、機智?抓住“沒有慌”(沒有慌張)明白司馬光遇事沉著、勇敢,有救人的好方法。從“舉、砸”倆動詞明白司馬光機智、果斷。(“砸”是什么意思?怎樣砸:舉雙手,對準了,要用力。砸:用沉重的東西對準物體撞擊。--文中:司馬光用大石頭撞擊水缸。使勁==用力 怎么砸?--使勁,用了全身的力氣。所以在很短的時間里就砸破了這口大水缸。你能找出表示時間很短的一個詞語嗎?-幾下子:沒用多少次,表示很短的時間。)   

          [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1.《司馬光》教案

          2.aieiui教案及教學反思

          3.青花盤教學教案及反思

          4.找春天教案教學反思

          5.科學教案教學反思

          6.師說教案及教學反思

          7.課件活動教案教學反思

          8.小班教案的教學反思

          9.《司馬光》教案設計

          10.司馬光砸缸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 婷婷色五月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色区 | 欧美香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