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q
第1課時
一、教學目的
1.讀準生字字青,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言:同學們,今大學習新課“小壁虎借尾巴”(板書課題)。你看到課題,想知道什么?(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都向誰借尾巴?借來沒有?......)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1.自由練讀。
2.同座互讀互檢。
3.開火車讀,同學評一評,誰讀得最好。
(三)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學習第一、二段。
問: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學生讀一,二段,再回答問題。
掙斷(板書①)
2.學習3-5段。
“過渡:小壁虎都向誰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嗎?
(1)自讀3─5段。
(2)回答問題。
小漁
(板書②)借尾巴 老黃牛
燕子
(3)它們為什么不借尾巴?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動筆畫出它們各自尾巴的作用。
(板書③) 小魚 ─ 撥水
老黃牛 ─ 趕蠅子
燕子 ─ 掌握方向
3.學習6、7段。
過渡:小壁虎沒借著尾巴很難過,后來為什么又高興趄來了?
(1)重點讀讀媽媽說的話,看看有幾句,每句話什么意思?
(板書④)長出(再生 保護)
(2)第7段通過朗讀來理解,要體會媽媽笑著說的心情,要讀出疼愛的語氣。從“高興地叫起來”體會小壁虎為自己長出新尾巴喜出望外的心情。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4.教師小結。讓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用處。
5.分角色朗讀課文。
(1)指導:讀“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這句時,要把重音放在“借給我”三個字上,以便更好體會小壁虎難過和急切的心情。
讀小魚、黃牛、燕子回答小壁虎的話時,要把重音放在“撥水”、“趕蠅子”和“掌握方向”上,體會不借尾的理由和各自尾巴的不同作用。
還要讀出“姐姐”、“伯伯”、“阿姨”聲音的不同,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激發朗讀興趣。
(2)分組扮演不同角色練。
(3)選兩組在全班讀,并要評一評。
6、可演課本劇。
11 日月潭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體會熱愛寶島臺灣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和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增強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和企盼祖國統一的意識。
教學難點
“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色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這句怎么理解?
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體會熱愛寶島臺灣的思想感情。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一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答(并板書“位置”)。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日月潭的位置?說的時候,用上小紅花里的四個詞語:臺灣、臺中附近、日月潭、高山)
3、指名練習說話。(表揚或獎勵練習說話時用上了這四個詞語的學生。)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我們知道,“日”是指太陽,“月”是指月亮,這個湖真是那么大嗎?大得能裝下太陽和月亮?
1、自由讀這一段,想想日月潭名稱的來歷。
2、師生有感情地連讀這一段,(師在黑板上將日月潭輪廓和光華島板畫出來),再請學生上臺將日潭和月潭標上名稱。
3、進行比聰明的游戲,練習說話。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過渡:日月潭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它像一個愛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季節換上不同的新裝,呈現不同的景色。今天,老師把一位導游小姐請到了課堂上,現在,我們就隨著導游小姐去看美麗的日月潭。 (指名答,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學生先說哪一部分,就先學習哪一部分的課文。)
例1.下雨時的景色(由說喜歡這一部分的學生引出)
(1)這時候,日月潭真像童話中的仙境,“仙境”指什么?
(2)這時候,日月潭景色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朦朧)(板書:一片朦朧)
(3)“蒙蒙細雨”是指什么樣的雨呢?(小毛毛雨)既然是小,那我們在讀這四個字的時候要讀得慢、輕一點。
(4)朗讀這一段,還要注意些什么呢?(朦朧、仙境等詞)
(5)師配樂朗讀 ─ 自由練讀 ─ 指名讀 ─ 齊讀。
五、鞏固
1、小導游介紹日月潭美景。要求:先作自我介紹,聲音響亮,大方自然。(先練習,再指名。) 2、風光秀麗的日月潭不僅吸引我們,還吸引了很多外國游客呢。請你想象一下,當那些外國游客見到仙境一般的日月潭,他們會情不自禁他說些什么呢?(指名答)
六、板書總結 作者郵箱: ttddgysh@126.com
[洶虎借尾巴(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壁虎借尾巴課件
7.來勢洶洶造句
8.氣勢洶洶的近義詞
9.用來勢洶洶造句
10.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壁虎借尾巴》第一課時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