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時間:2022-08-23 17:32:2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xx年2月3日——24日,在xxx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快樂地度過了為期2天的作文專題培訓,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有思想碰撞、經驗交流的晨會時間。

            一、覺察、體察與洞察,觀察的內在品質——習作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稱曾深刻地指出:“發達的智慧,最重要的特征是觀察力。”觀察,是習作的起點,智慧的源泉。

            有效的觀察是習作個性化的基礎。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正如葉圣陶所說:“平時心粗氣浮,對于外界的事物,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也就說不清所見所聞是什么。寫成一篇觀察得好認識得好的文章,那根源還在于平時有好習慣。”而觀察的屬性與品質又把觀察細化為覺察、體察與洞察。

            1、敏銳的覺察力取得于“意”

            從無意義到有意義,明確觀察目的

            有意識到留意識,養成觀察習慣。

            2、全面的體察力取決于“神”

            觀察實踐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將客觀外界事物的具體形象、色彩等物象反映到人腦中,形成感性形象,即表象。生活中的表象是極其豐富的。因此,表象是建立在全面體察事物形象基礎上的。

            表象中,有的能夠反映某類事物的普遍性,有的能夠反映某類事物的特殊性。因此,還要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律去觀察,將零碎的表象,梳理成表象群。

            3、深入的洞察力取勝于“心”

            習作中的觀察,有別于現實性的觀察,它是在現實性觀察的基礎上,以審美的態度去感知事物。在觀察的過程中,內在的情感總是主動地期待著、捕捉著,一旦事物與個人的情感生活相符合,便會透過事物的形式達到對其情感性的把握,達到合情合理的'表達需要。因此,觀察中,更需要引導學生對生動的周圍世界注入個人情感。

            二、立人——習作的根本

            思想缺席的結果是無知和盲從,簡單的教育方式往往導致學生簡單的思維方式。為了應付考試,出現了所謂的“萬能作文”,學生在寫作時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閱讀激發思想,思想照亮生活,生活影響寫作。

            我們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應該關注的是感情是否真摯,內容是否充實。鼓勵學生說真話寫真情,而不是一味的空話、套話。

            三、高出著眼,小處入手——習作的起步(三年級習作)

            由于教師對習作目標掌握不到位,導致指導無方;由于教師把理想的作文目標當成學生練筆的目標,致使自身陷入不滿與失望,師生均是身心疲憊。

          【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省級作文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06-16

          省級作文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08-09

          省級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2-29

          數學骨干省級培訓心得體會06-20

          數學骨干省級培訓心得體會08-05

          省級教師培訓心得07-05

          省級骨干教師的培訓心得體會06-21

          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2-30

          省級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03-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动作大片 | 日本精品视频区 | 亚洲日韩首页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午夜福利757永久网站 |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