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優秀

          時間:2022-10-26 16:23:53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優秀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優秀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優秀1

            5月21日,本人積極參加了由學校組織舉行的師德師風專題講座活動。講座會上,王家豐、王琳晶、羅堅還有周有健校長等在會上做了講座發言。通過這次聆聽講座活動,本人對師德的體會更加深刻了,感觸頗多。

            臺上的同事在講座中都提到了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一顆愛崗敬業的心,更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陣地,而教師則是教書育人的`工程師。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教師肩負的責任非常重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教師只有在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為人師表,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真正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我覺得教師在師德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愛”。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愛是美德的種子”。確實,愛就像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就像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就像黑夜里的星光,照亮了黯淡的生命。有了“愛”的種子,就能有良好的收獲。一個教師應該愛崗敬業,更要關愛學生。愛崗敬業是師德修養的出發點,關愛學生則是師德修養的靈魂。

            說到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又讓我想起了那些“最美鄉村教師”。王金花就是這樣一個好老師,她被評為“海南省最美鄉村教師”。王金花工作在離海南儋州市藍洋鎮50公里遠的番打小學,是民族邊遠山區,交通非常不便,很多人都不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教書。開始時,王金花只是代課老師,工資待遇很低,但王金花在那一干就是34年。其間,王金花的學生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優秀2

            “擁抱親情感恩父母”的主題班會觀摩課,短短的四十五分鐘,使我感觸很深。以下就是我對該班會活動課的幾點感受與體會。

            一、從整個班會課的開展來看,流程清晰,環節緊湊。

            班會有三環節即“回顧篇——走進親情、擁抱篇——體驗親情、行動篇——回報親情”,以“情”帶動貫穿始終。同學門積極參與響應,表現形式多樣,有小品,有講故事,有詩文朗誦,有小合唱等,特別是最后同學們用對爸媽的祝福做成的“感恩樹”將班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表現了同學們對這一活動的重視,展示了他們的內心豐富的一面。

            二、從班會課的氛圍來看,感情真摯,天地動容。

            孟老師把主題轉化成任務,并分成了一個個活動,引領學生的認知,提升情感。既重活動生成又重情感體驗,體現學生的認知規律。

            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講述自己被父母感動的故事,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他們的感動!從學生們平凡而又真實的故事里,我感受到了這些學生的內心的激動,生活中一向不愛向父母說聲謝謝的學生們,這些生活中的瑣事,他們卻講述得那么真切,生動,使得在場的同學們都潸然淚下。這個場面使我們在座的班主任都感到心酸,為之感動,心靈仿佛也受到了一種震撼。讓學生在參與中體會父母的恩情,在平凡的小事中接受思想教育,完成感情的升華,從而來端正自己對父母的態度——尊敬孝順自己的父母。這使我受到了啟發和感悟。

            三、從班會課的目的與意義來看,切合實際,引起共鳴。

            本次班會主題以感恩父母為主,目的要讓同學們懂得父母付出的艱辛,學會理解他們,體諒他們,并學會如何感恩父母,從而激勵同學們勤奮學習。我相信,通過此次班會,加強了同學們的感恩意識。能夠更加全面的思考問題,設身處地地為父母著想。這次班會之后,同學們的思想認識又上升了一個臺階。我們要感恩于父母,是他們賜予我們養育之恩,其實回報于他們的并不一定非要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從幫他們做家務開始,抑或是平常日子里一句貼心的話語都是最好的形式。感恩不只是口頭的,更重要的在于行動,感恩從現在開始。

            四、針對這節班會觀摩課,說說我的收獲與體會。

            班會課是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作為班主任應該多些指導,多些鼓勵,多些支持學生參與其中,親身感受。一節好的'班會課,不在于排場要多鋪張,形式要多豐富,而在于學生能否從中有所體會,有所感受,有所收獲。班會課后,班主任應該就該班會進行必要的總結,點出重點,或給學生一個溫馨的提示,或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指引,或給學生一個暖和的祝福,這樣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對此次“擁抱親情感恩父母”主題班會觀摩課的一些感受與體會。這是一次感人的、優秀的、成功的班會課,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希望今后能夠把本班的班會工作做好,通過班會讓學生達到鍛煉自我的目的,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優秀3

            9月29日上午,我有幸聆聽了王玲主任的“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專題講座。我認真地聽著,詳細地記錄筆記。王玲主任深入淺出對課題研究作了方方面面的指導講解。聽完講座后,我感受頗深!

            一、我明確了什么是“課題研究”。“課題研究就是一個以教育教學問題為指向,積聚眾人智慧,產生思維火花的研究平臺。”這就是王玲主任通俗易懂的解讀。

            二、如何讓課題研究做到實用、有效,而且不會造成教師平常的`教學負擔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課題研究的內容與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學工作結合起來。

            三、應找準課題研究的“點“。這是王玲主任在講座中給我印象最深,也是給我啟發最大的一句話。王玲主任深入剖析我們小學的課題方案,具體的事例,一針見血地指明了撰寫課題方案中存在的問題,讓我們引以為鑒,少走彎路,明白了寫好課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寫好課題方案。

            四、如何做到扎實研究。在這方面,王玲主任講了三個方面:

            1、研究方法的選擇。在于文獻研究,敘事研究,行動研究,實驗研究。

            2、工作計劃的制定與落實。工作計劃分為實驗計劃,學期工作計劃。一定按照計劃進行。

            3、各種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資料應當體現真實性,典型性,充實性,特色性。要有針對性設計符合本課題研究的相關表格。要有標準性地分類整理材料。

            這次課題研究專題講座,意義重大,為我們今后申報課題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優秀】相關文章: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03-18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08-15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大全09-27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通用05-29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10-18

          專題講座學習心得范文05-22

          國培專題講座學習感悟07-28

          《高質量學習的思考》專題講座心得體會01-24

          專題講座心得體會09-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午夜免费啪视频日本美女 | 日本女优天堂网页 |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