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分米和毫米(人教新課標二年級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9-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四冊第27-29頁。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長度單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 

          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關系。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并且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 

          3、在數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 

          教學難點: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意義。 

          課前準備:一次性水杯、1分硬幣、電話卡1張、學生用尺、米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測量教室門的高度用什么做單位呢? 

          生:用米做單位。 

          師:誰了估計一下,這門大約有多高? 

          生:大約高2米。 

          師:那么1米有多長呢?誰來到黑板上畫出來? 

          (指名畫,師適當幫助并板書:米(m)教給學生讀法) 

          師:去年我們還學了一個長度單位是--生:厘米。(板書:厘米(cm)教給學生讀法) 

          師:厘米是用來量比較怎樣的物體的?誰能上來畫一條長1厘米的線段。 

          師:1米這么長,1厘米就只有這一點長呀!那這1米的線段里面有幾個1厘米的線段呢?(100個)為什么?(因為1米=100厘米) 

          師:小朋友們,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是十進制的,比如說10分錢就是1角,10角就是1元,我們計算加法時,一般也是滿十進一的,而這里要滿了100厘米才是1米,感覺怎樣?那有沒有一個比厘米長些又比米短些的長度單位呢?(分米) 

          師:小朋友們想得真好,科學家們也是這樣認為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分米。 

          (板書課題:認識分米) 

          二、實踐操作,主動探究 

          1、認識分米 

          (1)    畫一畫 

          師:按照我們剛才十進制的想法,我們應該把多少厘米定為1分米呢?(10厘米)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在你的課堂練習紙上畫出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板書:分米(dm),教給學生讀法) 

          (2)    溝通分米與厘米間的關系 

          師:我們已經畫出了1分米的線段,那1分米究竟是多長呢?(板書:1分米=10厘米)2分米呢?50厘米又是多少分米呢?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畫的?(學生一般會說從0刻度畫到10刻度) 

          (3)    找一找 

          師:你們也是這樣畫的嗎?那你們的尺子上只有這一個1分米嗎?仔細找找看,看誰的眼睛尖!(引導學生指出從刻度1到刻度11、從刻度2到刻度12等都是1分米) 

          (4)    比一比 

          師:你能用手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嗎?請大家同桌合作,一人比劃,一人測量驗證,看誰比劃得準。 

          (5)    舉例與測量,體會1分米的實際長度 

          師:好,知道了1分米大約是這么長,那我們來找找,哪些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大約是1分米呢,你也可以一邊找一邊量一量。 

          (6)    溝通米與分米間的關系 

          師:同學們自己創造出了米和厘米中間的長度單位分米,我們規定1分米就是10厘米,那1米是多少分米呢?噓--請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板書:1米=10分米) 

          2、認識毫米 

          (1)    認識新的長度單位毫米 

          師:剛才我們測量了很多物體,現在請大家來量一量我們數學書的厚度。 

          (測量結果估計有以下四種情況:大約1厘米、不到1厘米、6個小格、6毫米,師根據情況總結引導,使學生感到要比較精確地進行測量,需要有新的長度單位來解決,直接請學生介紹毫米,并讓其他學生補充對毫米的認識。) 

          (師板書:毫米(mm)并教給學生讀法) 

          師:到你的尺上找一找1毫米。讓學生明確尺上每一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2)    溝通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 

          師:請大家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 

          (3)    舉例與測量,體會1毫米的實際長度 

          師:知道了1毫米是這么小的長度單位,我們找找看,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師根據學生的舉例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部分物體,讓學生量一量它們的厚度,如1分硬幣、電話卡等) 

          師:在書上數出8張紙,先用手捏一捏,再量一量這8張紙的厚度大約是多少。 

          (4)    比一比 

          師: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劃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同桌合作,一人比劃,一人用硬幣、銀行卡等物體插進兩指之間測量驗證,多進行幾次,看誰準。 

          (5)    想一想 

          師:哪些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四人小組討論,集體匯報,師總結補充。) 

          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答,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看的。 

          說明:剛巧對準哪一個數字就是幾厘米,不到點或超過點就要用毫米表示了。 

          2、選擇合適的單位 

          (1)每人拿出一塊橡皮和鉛筆,先選定合適的單位,再各自測量它們的長度。(估計情況:對于橡皮的厚度,學生一般會用毫米作單位;對于鉛筆的長度可能用分米,也可能用厘米作單位,可使學生通過討論明確,鉛筆有長有短,用分米和毫米作單位都可以,要根據鉛筆的實際長度靈活地選擇合適的單位。) 

          小結:讓學生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約有多長,你能把這些單位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嗎?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a.比劃一下圖中幾個物體的實際長度。師把所帶的實物展示出來便于學生比劃。 

          b.填上合適的單位。 

          3、游戲:比比誰的眼力好! 

          讓學生憑自己的眼力判斷哪條線段最長,哪條最短。 

          用尺量出它們的長度,來驗證結果。 

          4、日記改錯。 

          明明的日記: 

          2005年3月10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今天早晨,我從2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了衛生間,拿起了1厘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不遠,大約有90毫米,上學路上我看見了一棵高2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了一根長1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翻出1毫米長的鉛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做起筆記。 

          師:你們笑什么?明明的日記中用錯了很多單位,請你幫他改正了,希望你不要和他一樣鬧出同樣的笑話。 

          四、小結評價,回歸生活 

          1、今天你又學到了哪些新本領,和以前學的哪些知識有關?學了這些知識有什么用? 

          2、課后選擇家中的物體,選擇合適的單位量一量,記錄下測量結果。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高清 | 中文字幕综合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麻豆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第三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