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8-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27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六第1、2、5、6題。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                        )

          它們的身上還有很多的秘密,這節課老師看看哪位同學發現的秘密最多。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2)帶著學生做風車,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紙的每一步變化,從面體會到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 

          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2、教學例2

          師:用幾個相同的圖形能拼出什么圖形呢,請同學們拼拼看。

          (讓學生分組拼,拼完后組內交流,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

          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三、鞏固練習

          (1)按P28上的“做一做”減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練習六的第2、5、6題。

          四、全課總結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28例3及“做一做”,練習六的第3、4、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感知立體圖形的關系及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

          一、復習鋪墊

          師: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                        )

          誰來給我們介紹介紹?

          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美麗的物體都是由它們組成的,老師相信同學們用它們也能擺出很多漂亮的物體。現在同學們的手中都有很多的正方體和長方體,用幾個相同的圖形能拼出什么圖形呢?請同學們拼拼看。

          學生分組拼,拼完后在組內交流,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三、鞏固深化

          (1)學生動手操作:用長方形紙做一個圓筒。(說一說你是怎么做出來的。)

          (2)練習六的第3、4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練習六的第7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回答,后實物演示,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四、全課小結

          第四單元   100以內數的數數、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觀察能力,體驗數學方法的多樣性、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使學生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具準備:

          課件、梨子、蘋果圖片等,同桌每2人1捆數量為100的小棒。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100以內數量,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

          正確數出幾十九后面一個數。

          教學過程:

          一、數班級人數,初步認識超過20的數:

          1.復習20以內的數。

          數第1、2組(每組10人)學生人數。

          2.讓學生直觀認識超過20的數。

          接著數,重點讓學生看出:

          2個十再添上1個一是二十一;

          二十九由2個十和9個一組成;

          二十九接著數是三十,表示3個十。

          3.遷移類推,脫離直觀,思考。

          (1)接著全班人數數,后面一個數是幾,是幾個十幾個一?

          (2)三十九后面一個數是幾?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

          二、合作探究,進一步認識100以內的數:

          1.課件演示100只小羊畫面,讓學生估一估大約有幾只羊。

          2.動手操作,交流探究。

          (1)同桌合作數小棒100根。

          (2)匯報交流,突出方法多樣化,并進一步提高100以內數數能力,加深對數的組成的認識。

          A、1個1個數,100個一是100。

          可讓回答的同桌同學之一先從65,1個1個數到75,并說出75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接著另一同學從75數到83,并說出83的組成,最后,全班同學從83數到100。小結時,突出數幾十九后面的一個數。

          B、2個2個數,以同桌兩個兩個起立,進行數數。

          C、5個5個數,請一生上臺邊操作小棒邊數數,然后全班學生同桌兩人合作,5根5根數小棒。

          D、10個10個數,結合課件演示,得出:10個十是100。

          3.小結。

          揭示課題,并讓學生談談數數方法的多樣化及數數中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并在練習中進三步認識100以內的數,培養能力:

          1.猜數。

          (1)4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的數是幾?

          (2)58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69前面一個數是幾?后面一個數是幾?

          (4)數出87后面的5個數。

          2.“提問--回答”游戲。

          3.看圖填空。

          完成教科書第33頁“做一做”。

          4.怎樣數比較快?

          5.倒數數。例,從61倒數到56。

          四、全課總結:

          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感受。

          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鞏固練習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1-33頁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

          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2、使學生能進一步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3、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三、教學重點:1、進一步正確熟練數、讀、寫100以內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2、會整十整十地數。

          四、教學難點:1、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2、能很快數出過九的數。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全體從1數到100

          2、指名按要求數數或全班一起數。

          從27起,一個一個地數到38

          從60起,十個十個地數到100

          從47起,一個一個地數到60

          從35起,五個五個地數到70

          從89起,一個一個地數到38

          從74起,一個一個地往前倒數到52

          3、教師出示幻燈片,擺小棒,全班同學一起快速回答所擺小棒表示多少。

          (用“有()個十和()個一”的形式回答問題)

          (二)新課:

          1、教學例三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

          “這里一共有幾根小棒?”(一共有35根小棒)

          “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那么3個十和5個一又組成多少呢?”

          2、鞏固:

          (1)學生同桌2人擺小棒,先由右邊說5個數,左邊同學擺小棒,再互換。讀數的同學注意觀察擺小棒的同學擺對了沒有。教師巡堂并指導。

          (2)脫離小棒說數的組成:

          ①由教師說數,學生回答數的組成。

          ②同桌2人一人說數,一人說數的組成,每人朔個數。

          ③教師點學號,指名個別說說自己的學號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三)練習:做33頁,做一做和37頁練習七第5題和第7題(可先獨立完成,再指名答)

          (四)布置課堂作業:

          1、寫出48后面7個數來。

          2、寫出個問數字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來。

          3、填空:47、---、49、---、51、---、53、---、55、---

                 10、20、30、---、50、---、---、---

                 45、50、55、---、65、---、---、---

          4、49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60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87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100以內數的認識--讀數、寫數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4-35頁100以內數的認識--讀數、寫數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三、教學重點: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四、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五、教具準備:計數器、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1

                 從35起,五個五個地數到80

                 從10起,十個十個數到100

                 從50起,二個二個數到64

          2、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學生快速說出數的組成。

          3、復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百)對!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

          “那么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17?”(指名回答,并上來撥珠子)

          “對!因為17由1個十和7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沙上撥7,在個位上撥1。”(并指名回答這樣寫和讀17這個數,可指名上來板書)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1這樣用計數器表示?”(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21由2個十和1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2,在個位上撥一,    寫作:21      讀作:二十一)

          “其實20以上數的讀寫和20以內數的讀寫是一樣的。”

          (三)新課:

          1、教學例四:想一想應該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24?(指名回答)

          想:24由2個十和4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2,在個位上撥4。

          寫作:24     讀作:二十四

          2、教學例五:

          (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      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2)另外2個圖也如上教法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并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讀數、寫數)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寫呢?好我們現在來做練習。

          (五)做34頁: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全班對答案。可以請小朋友到黑板板書出來。(教師注意說明容易錯的地方)

          (六)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認識--讀數、寫數  

          寫作:17       19        15        21         24          40      

           

          讀作:十七    十九      十五     二十一      二十四      四十

          100以內數的認識--讀數、寫數鞏固練習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4-、35頁100以內數的認識--讀數、寫數

          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三、教學重點:正確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四、教學難點: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五、教具準備:計數器、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數數。從15起,5個5個數到100,從48起,2個2個數到78。

           2、全班齊數數。從100倒數到78,從10起,10個10個數到100。

          1、小游戲:分組抽簽讀數。

          (1)數出尾數是0的數來。

          (2)數出尾數是5的數來。

          (3)數出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來。

          (4)數出個位是9的數來。

          “剛才我們用各種方法數數,可以2個2個數,5個5個數,10個10個數,還可以順著數,倒著數,說明小朋友們對100以內數的數法掌握得很好,小朋友們真聰明!”

          2、教師說數,學生寫數,要求寫出寫法和讀法。

          (二)新授:

           1、 教師在計數器個位上一個一個地撥,撥到9時問“再撥一個是多少?是10)十由幾個一組成?” (板書:10個一是十)

          “那么10個一是十,應該這樣表示?”

          教師在計數器十位上一個一個地撥,撥到9時問“再撥一個是多少?是100)一百由幾個十組成?” (板書:10個十是一百)

          “10個十是一百,應該這樣表示?”

          “我們看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有什么特征?”(百位上只有一顆珠子,個位和十位都沒有珠子)

          2、指名回答,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教師板書:   百位   十位   個位  )

          “誰知道這樣讀寫100?”(注意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所以用0占位)

          指名上黑板板書,要求100的讀法和寫法都寫出來。(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

                       百位   十位   個位

                寫作:  1      0      0

                讀作:  一百

          (三)練習鞏固:

          1、學生獨立完成35頁第2題,指名上黑板寫數,全班對答案。

          2、教師指導學生看圖,再獨立完成36頁第4題。

          (四)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認識--讀數、寫數    

          10個一是一十            百位  十位  個位

          10個十是一百    寫作:   1     0     0

                         讀作:   一百

          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課一

          一、教學內容: 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三、教學過程:

          (一)數數:

          1、全班從100倒數到1。

          2、抽簽數數。

          (二)數的組成:

          3、學生看小棒,說數的組成。

          4、學生看計數器,說數的組成。

          5、學生看數字卡片,說數的組成。

          (三)讀數、寫數: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如:學生說“24,讀作二十四”

          (四)課中小休,教師講童話故事《團結力量大》。

          (五)書面練習:

          1、想一想,在填數:

          29、---、31、---、33、---、35、---、37

          64、66、68、---、72、---、---、---、---

          60、65、70、---、80、---、---、---、---

          2、45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教學反思:  

           90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64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76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29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3、30  讀作:                  八十六  寫作:

          45  讀作:                  九十七  寫作:

           79  讀作:                   六十   寫作:

           55  讀作:                   一百   寫作:

          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課二

          一、教學內容: 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3、培養學生數感。

          三、教學過程:

          (一)數數:

          1、全班從38數到61

          2、全班10個10個數,從10數到100

          3、全班20個20個數,從20數到100

          4、指名數數,注意過九的數。如:59下一個數是多少?或前一個數是多少?

          5、教師擺小棒,問:“19加一根是多少?29加一根是多少?39呢?……”一直讓學生數下去。

          (二)相同的數在不同數位所表示不同的意思:

          師拿出計數器

          問:“24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24里有2個十和4個一) 

          “那42又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42里有4個十和2個一)

          “那么24里的2和42里的2有什么不同?”(24里的2表示2個十,而42里的2表示2個一)

          “對!同樣的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如果2在百位上呢?(就表示2個百)

          “恩!在個位上表示有幾個一,在十位上表示有幾個十,在百位上表示有幾個百。”

          (三)會概數,培養學生數感:

          體會100粒大米有多少,100根小棒有多少,那么50大概又有多少。你可以爍爍我們身邊存在的數嗎?(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如:100粒大米有多少?

          100顆黃豆呢?

          自己體會100張紙大概有多厚?50呢?

          100個人大概有多少?

          估計年齡等等。

          (四)小結:

          身邊的數有很多,只要小朋友們善于觀察發現,就會知道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數學(數學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8-40頁100以內數的認識--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二、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初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三、教學重點: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四、教學難點: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五、教具準備:幻燈機、幻燈片、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50

                 數出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兩位數

                 數出末尾是0的數

          2、看計數器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教師撥數,指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并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

          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注:如果學生一下不能說出來,則可放到后面教學比較數的大小時再提出來。)

          (二)新授:

          1、教學例七:

          (1)教師出示幻燈片(百數圖)

          (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

          教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么特點。

          (板書:橫看、豎看、斜看)

          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

          ②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字相同。

          ③從右上到左下一行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遞減到1。

          (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

          (4)再觀察,這個數位順序表有什么特點?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48)

                 同桌2人模仿提問題,每個小朋友都喲啊提問題。要求每人提2個以上的問題。

          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涂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現什么新規律?

          (三)課堂練習: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八第1題、第7題。師生一起對答案。

          (四)板書設計:

                                   數的順序

          觀察、找特點:      橫看

                            豎看

                            斜看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復習鞏固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8-40頁100以內數的認識--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進一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三、教學重點: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四、教學難點:1、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五、教具準備:幻燈機、幻燈片、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回答:說出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相同的兩位數。

          說出十位是5的數。

          開火車答:說出27后面的5個數。

                  說出各位是0的數。

          2、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       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       9〇6

          (二)新授:教學例八

          1、出示幻燈片,學生觀察母雞下蛋圖,比較左右兩邊圖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樣比較呢?

          (1)根據雞蛋圖來比,只看最后一行,左邊有3個,右邊有1個,所以28大于26。

          (2)根據數的順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據數的組成比,28由2個十和8個一組成,26由2個十和6個一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計數器比較數的大小:

          39和45比較,四人小組討論,怎樣比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哪個數比較小,指名回答,說說小組討論結果。

          教師可引導學生歸納出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教師板書: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十位相同看個位,個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樣的方法,或用老師歸納出來的方法學習比較右圖。

          3、教師可多寫幾個數,讓學生直接比較(不用計數器)。

          4、教師寫出三個數讓學生比較大小:可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再決定中間數。

          5、教師再次總結比較數的一般方法。

          (三)練習:

          1、39頁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全體對答案。

          (2)師生一起完成思考題:比較5個數的大小。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并說說自己比較的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再拿中間的三個數來比較;或直接將5個數的十位上的數字從小到大進行排列。

          2、42頁練習八第2題(可以讓學生回家或課間和同學們討論)用同上的方法做這道題。

          (四)板書設計:

          比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十位相同看個位,個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资源在线播放 | 亚洲Av2020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图区 | 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