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單元統計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5-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平均數

          上課時間:5月23日, 累計課時:52。

          教學內容:教材地92到94頁。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 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 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過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 談話激發興趣

          出示運動會的投影:

          你想知道些什么?

          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真多,學習了統計你就會明白這些問題。

          二、 自主探索,理解平均數

          1、 談話:這是王小明統計的結果,仔細觀察你知道些什么?出示圖表。

          老師板書:    6+9+7+6=28(個)

          10+4+7+5+4=30(個)

          男生中28個,女生中30個,是否女生贏了呢?

          談話:

          看來只看個別人的成績,或不管人數只看總成績都無法解決今天的問題,現在4名男生套中28個,5名女生中30個,就根據這些條件你能想辦法知道到底是男生套的準一些,還是女生準一些嗎?

          2、 問: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

          老師匯總學生的方法,問:你是怎樣想的?

          3、 問平均數是7個和每個男生套中的個數比,你發現什么沒有?

          4、 問:現在知道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準沒有?

          5、 指出:當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多種時,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的方法。

          三、 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1、 完成想做第1題

          出示三筒鉛筆。談話:你能知道平均每個筒里有幾枝鉛筆嗎?

          2、 做想做第2題。

          3、 做第3題

          指名讀題目。

          4、 完成第4題

          仔細觀察統計圖。

          問: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四、 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習了些什么內容?板書   平均數,你對平均數有什么看法呢?你能用今天的知識解決生活里的問題嗎?

          學生活動:

          學生回答。

          小組互相說,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問:怎樣才公平呢?

          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小組討論,交流算的方法。

          學生有的可能是移多補少的方法,也有是總數再除以人數求出。

          你能猜出女生平均每人中多少個?算出女生的平均數。

          學生回答。

          先學生分別數數,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指名板演,其他自己練。后集體校對討論:平均數18和每根絲帶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小組討論第3題,指名回答,要求說明理由。

          互相說說你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1,把第2小題做在練習本上。

          學生回答。

          練習九(1)

          上課時間:5月24日, 累計課時:53。

          教學內容:教材的95到96頁的1到5題。

          教學目標:

          1. 加深對平均數一樣的理解,體會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2. 比較熟練地求平均數,并且能進行簡單地對平均數的估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 復習回顧: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你是怎樣理解平均數的呢?

          二、鞏固練習。

          1. 完成練習九的第1題

          出示情境圖:

          這個小朋友認為自己的身高是145厘米沒有危險,是不是呢?

          指出:平均數是在最高的數和最底的數中間范圍,小朋友認為身高比110厘米這一平均數高就沒有危險是錯誤的認為。因為還有可能比110甚至更深的水域,所以是錯誤的。

          2. 完成第2題。

          出示第2題的題目。說明要求。

          集體進行交流。

          強調:

          第2小題不能用平均數的方法來理解,因為比賽總得要有結果,不能平均用你進2個我也進2個理解。

          3、完成第3題。

          理解題目意思。

          全班校對。

          問:你還想到了什么?

          4、 完成第4題

          出示題目     理解題意。

          全班校對。

          問:你還能怎樣說明三年級的植樹情況?

          二. 總結全課。

          今天你對平均數有怎樣的理解呢? 學生活動:

          學生回答。

          指名回答。

          學生討論,然后指名口答。

          學生獨立完成3小題。

          請同學說明具體的理解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結果

          同桌相互說說各自想到的。。

          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思考,指明回答。

          練習九(2)

          上課時間:5月25日, 累計課時:54。

          教學內容:教材地96到97頁第6到8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提高能夠對平均數意義的深層次理解。

          2、 培養學生的組織交流的能力,深刻體會到統計是解決問題、說明情況的有效方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1、 完成第6題

          出示題目理解意思。

          全班校對。

          先前估計的結果和自己算出的結果相差大嗎,你認為估計平均數怎樣最合理?

          問:你還能說出這組同學身高的哪些情況?

          2、 完成第7題。

          出示第7題題目    理解。

          集體評講。

          問:你還能從記錄中發現些什么呢?

          3、 完成第8題

          組織活動。

          計算完后,你能說出些什么感想嗎?

          www.xkb1.com

          4、 閱讀“你知道嗎?”

          集體進行交流理解。

          5、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些什么收獲? 學生活動:

          學生嘗試完成各小題。

          學生個別回答。

          學生相互說說。指名說說。

          學生獨立計算平均氣溫。

          請兩個學生板演。

          學生思考,指名回答。

          小組合作完成調查男生和女生的體重,填在表里,再分別算平均體重。男、女生人數各6人。

          學生獨立閱讀。

          運動與身體變化

          上課時間:5月26日, 累計課時:55。

          教學內容:  第98-99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平均數的意義,練習收集數據、求平均數、分析數據。

          2.學習運用實驗和統計的方法研究、解決問題,體會統計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培養探究和合作意識,體驗實驗活動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在實驗活動中收集數據、求平均數、分析數據等數學活動。

          教學難點:體驗和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并運用所學過的知識, 探究運動與生命的科學常識。

          教學準備:秒表,跳繩、毽子。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師生談話 引出問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對身體有什么好處?你知道在運動后,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嗎?

          2.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運動會給身體帶來什么變化(板書課題)研究的方法是做實驗,進行統計,相互合作,探討結論。

          二、分組實驗 得出結論

          1.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脈搏跳動變化

          (1)同學們已經認識到運動會給身體帶來很多方面的變化,這節課我們先通過實驗了解原地跑步給脈搏帶來什么變化。首先我們學習測脈搏的方法。(教師講解)

          (3)介紹實驗方法:四人一組,先各自測出運動前1分鐘脈搏跳動多少次,報告給組長,組長記錄在第98頁表格里,再同時原地跑步30秒,停下來各自立即測出1分鐘里脈搏跳動的次數,組長再做記錄。休息3-4分鐘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鐘,要用力跑,然后再測脈搏,組長再做記錄。最后全組同學一起計算本組四人運動前的脈搏跳動次數的平均數、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數以及原地跑步1分鐘后的平均數,再分析每個人的三個數據及全組的三個平均數,看看原地跑步給脈搏帶來什么變化。

          2.研究不同的運動給身體帶來的變化是否相同。

          (1)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運動可以使脈搏跳動加快,運動強度越大,每分鐘脈搏跳動次數越多。那么同樣的時間進行不同的運動,脈搏變化的情況會相同嗎?請每個小組的同學商量一下,選擇兩項強度不同的運動做實驗,組長先把這兩次運動的名稱填在第99頁表格的第一橫行里。然后每人都先進行第一項運動,1分鐘后測脈搏;休息一會再一起進行第二項運動,再測脈搏。組長記錄好每次運動后各人1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并求出全組同學每次測量的脈搏平均數。

          三、引申反思 升華認知

          1.通過兩次實驗,同學們已經了解運動會使脈搏跳動加快,不同的運動項目,如果運動強度不同,帶來的脈搏變化情況也有所不同,運動強度越大,脈搏跳動次數越多。一般來講,通過體育活動使脈搏跳動加快,對人體是有好處的,但是運動強度過大,脈搏跳動過塊,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那么在體育課上每分鐘脈搏最多跳動多少次比較合適呢?體育老師心中有數,課后可以向體育老師了解一下,他希望你們通過運動每分鐘脈搏跳動最高達到多少次,以及他如何為達到這個指標安排活動。了解了老師的想法你們可以更好地按老師的要求參加活動。

          四、布置作業

          課后設計并完成一項實驗活動,測量你在不同運動前后呼吸次數的變化情況,制成統計表。

          學生活動:

          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和想法。

          新課標第一網

          (2)學生練習測脈搏,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分組活動,匯報結果。

          xkb1.com

          (2)分組活動,各組匯報實驗結論。

          2.閱讀課本第99頁“你知道嗎?”

          單元測試+試卷講評

          上課時間:5月30日, 累計課時:5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222cc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一区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 日韩精品少妇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