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紹興縣楊汛橋實驗學校 章益敏 手機:13065532890郵編:312028  

          郵箱:zym00604@163.com)

          一、設計思想

          本節課內容屬于四個學習領域中的“數與代數”領域。教材第78頁的運動會情境圖,從實際生活情境引出,由小精靈向學生提問:“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嗎?”使學生體會到他們要學習的內容來自現實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思考,鼓勵學生發現和總結這類題目的計算規律,問問他們在計算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引導他們分析、歸納出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課時仍然是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基本算法和算理與例2是一樣的,但出現了進位疊加的情況。教學時,還是要抓住乘的順序和每一位積的書寫位置這兩個問題。例3的主題圖是學校開運動會,一些學生休息時在領取礦泉水的情景圖。由小精靈提出問題:“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這道題雖然仍然是連續進位的乘法題目,但進位的難度增大了。可能發生的錯誤是這個例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的時候,教師重點要檢查學生計算十位上2×9得18個十再加個位上進上來的3個十時的進位情況和積的書寫位置,若發現學生有錯,應及時分析原因,給予必要的幫助。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材特點是結合學生熟知的運動會具體情景,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的數學知識。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的知識和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讓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同時,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滲透估算的思想。

          四、教學目標

          1、 探索并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方法,糾正進位疊加可能發生的錯誤,正確掌握乘的順序和每一位積的書寫位置,并能準確地進行計算。

          2、 結合具體的情景,逐步培養學生提問、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 培養主動獲取知識以及對知識的遷移的能力。

          五、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難點:理解、概括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方法。

          六、  教學策略

          《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體現這一理念,讓學生在主動的、互相啟發的學習活動中初步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我還重視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從而啟發學生探索多樣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對計算方法有深刻的體驗、思考。

          七、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材78頁的主題圖和“做一做”的圖片

          八、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 聽算

          7×8+8=   4×6+9=    5×7+9=     3×6+8=     3×9+5=

          5×9+8=   7×6+9=     9×4+7=     2×9+5=     4×7+8=  

          [通過相應的聽算練習,為新課的學習做好知識的鋪墊]

          2、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A. 同學們,你們參加過運動會嗎?你最喜歡什么運動項目?(指名學生交流)

          B.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觀看某個學校的運動會。你看這就是他們的開幕式,每個年級都派了128名學生組成一個方陣,大家都以自己的形式走過主席臺,向主席臺上的領導致敬(出示教材第78頁“做一做”四幅圖)誰能算一算圖中一共有多少人?

          C. 學生獨立思考列算式,并先估算,再列豎式計算“128×4”等于多少?(學生交流)

          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

          (1) 計算時忘記進位,或忘記加進位數

          (2) 可能會把進位數當作因數去乘另一個因數

          究竟誰做得是正確的,等我們研究完了這節可答案就揭曉了,同學們可要好好的鉆研哦!

          [創設情景讓學生溝通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設下懸念,使學生產生好奇性。]

          (二)合作學習,探討算法

          運動會已經開始了,我們去看看吧(出示:教材第78頁的主題圖)請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根據學生匯報一起來解決“有9箱礦泉水,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這個問題)

          1、 探索算法

          A、 學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瓶?”應該怎樣列式?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24×9=

          B、先估算,再列豎式計算“24×9=?”

          (1)請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在草稿紙上做一做

          (2)小組內說一說你的計算方法

          (3)全班交流

          a. 24×10-24=216(瓶)

          (學生說說為什么要這樣算?)(先口算出10箱的瓶數,再從10箱的瓶數里減去1箱的瓶數就是9箱的瓶數。)

          b. 請用豎式做的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可能會出現一下幾種情況)

          24     24      

          × 9    × 9     

          ------      ---------    

          186    276   

          請學生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做,并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分析錯誤的原因。

           讓學生明白整個計算過程:用9乘4得36,向十位進3個位寫6,用9與2乘得18,加上個位數3得21,在百位寫2,十位寫1,積為216。

          (提示:9與2乘得18,加上個位的進位數3得21,要向百位進2十位寫1,由于第一個因數沒有百位,所以向百位進的2不必進到橫線上,可直接寫在百位上。)

          [通過引導學生根據情景圖中的信息,培養學生獨立尋求問題的不同方法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索算法,幫助學生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深化--發展練習

          1、列豎式計算

          出示:78×7=   67×9=

          b. 獨立完成

          c. 在計算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積的百位上發生了什么變化?

          2、出示:  49×8=       69×8=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

          算完后,比較這兩道題有什么區別?( 49×8:8與十位上的4乘得32,還要加上進位數7;69×8:8與十位上的6乘得48,加上進位數7得55應再向百位進5,十位寫5。 )

          3、 歸納、總結計算你應注意的問題:

          (1) 計算是應注意,不要忘記進位,也不要忘記加進位數。

          (2) 不要誤把進位數當作因數去乘另一個因數。

          (3) 如果某一位的乘積正好是整十數,在向前進位的同時,不要忘記在本位添“0”。

          [通過算法的歸納,是學生的理解更深刻。]

          (四)小結、回顧

          請同學們再來看看在上課一開始你“128×4”算對了嗎?

          如果錯了,你找出原因來了嗎?

          九、板書設計

                                連續進位(二)

          有9箱礦泉水,每箱24瓶,            78×7=     67×9=

          一共有多少瓶? 

          (2) 24×10-24

          =240-24

                  =216(瓶)

          (2) 24×9=216(瓶)               49×8=            69×8=

                    24

              × 9

          ------

            216

          十、 作業設計

          教材80頁練習十八

          1.比一比,看誰計算得又對又快,

          2.學生獨立完成第二、第三題,說說是怎樣解答的。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調動學生的計算興趣,避免計算的枯燥、乏味]

          3.你從表中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哪些數學問題,會解答嗎?(指名學生交流)

          [通過學生自己提問并解答,來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十一、鎮街交流意見

          十二、教師使用體會 

          [問題研討]

          1.如何把握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契機?

          2. 如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以及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參考資料]

          薛金星:《小學教材全解》,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頁。

          謝則冰:《教案1+1》,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 性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性爱网站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