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文具/貨比三家/買書/寄書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3-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內容:課本P2-P3

          教學目標:

          1. 結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 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征。

          2. 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3. 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學準備:

          教具:掛圖、“附頁1”圖1。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買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標價牌上的標價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會讀了,想請同學們幫幫忙。

          二、 玩中學

          1. 創設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經驗,感受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征。

          (1)出示文具標價牌,學生仔細觀察,并將文具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

           鉛筆0.50元   尺子1.06元      筆記本3.50元  

           書包45元   水彩筆16.85元   鋼筆8.00元   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說一說小數那一類中每一種文具的單價表示幾元幾角幾分。

             (3)動筆填寫各種文具的價格,同桌互相檢查核對。

          2. 觀察對比,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1) 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小數與以前學過的數,并進行比較,說說這組數有什么特點。

          (2) 說明像3.50,1.06,16.85,……這樣的數叫做小數,認識小數點。

          (3) 簡單介紹小數的來歷。了解小數的讀法,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

          (4) 用小數的形式寫一寫文具的單價,再讀一讀。(可以寫書上的,也可以寫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單價。)

          (5) 小討論:小數點重要嗎?(小明把筆記本的單價3.50元寫成0.35元,會造成什么后果?讓學生議一議,交流后匯報。)

          3. 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小數?

          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見過的小數,如有的學生說不出來,可留作業,讓學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課前再交流。

          4. 試一試。

          獨立完成“試一試”中的習題,同桌互相反饋。

          三、 學中做

          1. 寫一寫,讀一讀。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自己理解題意,獨立完成。注意指導“一張20元的人民幣與一枚5分硬幣一共是多少錢”這一小題的寫法、讀法。

          2. 完成“練一練”第2題。

          四、 做中得

          數學游戲。完成“練一練”第3題。

          五、 總結。

          教學內容:課本P4-P5

          教學目標:

          1. 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以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新學期開始了,麗麗要為自己買一個新的鉛筆盒,請同學們幫助她選一選,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

          二、玩中學。

          1. 設立情境,復習舊知作鋪墊。

          出示主題圖,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讀一讀各種文具標價牌上的文具價格。

          2. 借助問題探究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的方法,發展數感。

          (1)思考“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這個問題應如何解決。(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2)自主探究比較4.9元與5.1元大小的方法。(學生借助以往的知識,獨立思考比較方法。)

          可能出現的比較方法:

          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

          b.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c.以小數點為中心,4.9元小數點前是4,5.1元小數點前是5……

          (3)組內交流比較方法后推選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3. 提出新問題,延長知識點。

          (1) 根據主題情境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 根據學生提的問題,選擇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大家試著解決。

          4. 試一試。

          完成“試一試”的兩道題。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再與同伴檢查完成情況,每人選一題說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

          三、 學中做

          1. 完成“練一練”第1題。

          反饋評價時說說如何比較0.05元與0.50元、6.00元與6.0元的方法,說說有什么發現。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四、 做中得。

          完成“練一練”第3題。

          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進一步明晰比較三個數大小的策略與相應的步驟,并能對策略與結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斷。

          五、總結。

          教學內容:課本P6-P7

          教學目標:

          1. 結合“買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小數加減法(沒有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經歷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2. 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探索小數加減法(沒有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經歷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教學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舊知遷移導入。

          笑笑在書店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么>>,花了125元,還剩下13元,笑笑帶了多少錢?

          學生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全班一起訂正。

          二、 玩中學。

          1. 切入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出示“淘氣在書店買了一本<<童話故事>>,花了3.2元。他又買了一本<<數學世界>>,花了11.5元。淘氣一共花了多少元?”這個問題,學生認真審題,列出算式。

          2. 獨立探索,互相交流,分享算法。

          (1) 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數加法的算法。

          (2)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

          (3) 看一看書中的小朋友是怎樣計算的。其中哪種算法和你的一樣?哪一種你沒有想到?你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4) 小組討論:教材中的三種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小數做豎式加法時為什么“小數點一定要對齊”?

          (5) 全班交流,明晰小數加法的算理。

          3. 試一試。

          (1) 完成第1題。

          讓學生自己試著解決小數減法的問題,明晰小數減法的算理。完成后全班進行交流,強調算理及算法。

          (2) 完成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3) 完成第3題。

          鼓勵學生對兩個簡單小數盡量用心算進行加減,要不失時機地訓練學生心算能力。

          三、 學中做。

          1. 完成“練一練”第1、2題。

          鼓勵學生進行心算,直接寫出答案,然后小組內互相檢查,進行糾錯。

          2. 森林醫生。完成“練一練”第3題。

          獨立地發現錯誤,并指出錯誤的原因。

          四、 做中得。

          完成“練一練”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第(1)、(2)小題,再匯報交流。

          第(3)小題要關注哪些學生用了估算解決問題。

          五、 總結。

          教學內容:課本P8--P9

          教學目標:

          1. 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并能正確處理小數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算法問題。

          2. 體驗只需估算就能解決的那些問題的特征,培養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探索小數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笑笑要到郵局去寄書,請同學們算算她的郵費是多少?

          二、 玩中學。

          1. 創設情境,揭示問題。

          學生獨立觀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2. 結合情境進行估算,解釋估算的過程。

          (1) 學生估算大約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郵費?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間?

          (2) 同伴一起討論剛才自己思考的結果,解釋估算的過程。

          以往學生的估計沒有太多的限制,這次讓學生說出估計的結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間,也可以說一定不會多于多少元,一定不會少于多少元,有個別學生可能會有困難,要注重方法的指導。

          (3)全班交流估算的結果。

          3. 探究小數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 學生自主選擇算法,獨立計算1.6元+12.4元。

          (2) 比一比計算與估算的結果。

          (3) 議一議計算小數進位加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4) 完成“試一試”第1題,再說一說計算小數退位減法時應注意什么。

          (5) 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 學中做。

          1. 完成“練一練”第1題。

          鼓勵學生先用心算寫出結果,再用豎式進行驗算。

          2. 森林醫生。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 完成“練一練”第3題。

          關注有多少學生自覺選擇估算來解決問題。

          將問題改為“小明帶40元買這兩本書,還剩多少錢?”讓學生進行計算。

          四、 做中得。

          1. 完成“練一練”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解題思路。

          2. 完成“練一練”第5題。

          學生提問時,鼓勵學生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穎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許

          提出的問題暫時解決不了,但解決問題的愿望會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動力。

          五、 總結。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a∨激情综合五月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片 | 欧美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 | 碰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