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認識學案設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1-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38--39頁“角的初步認識”例1、例2。

          二、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提供了兒童熟知的三角板、剪刀、吸管等實物圖,讓學生對角有一個感性認識,能從生活中的事物中找角;再通過折角、做角、畫角等探索性操作活動,使角的圖形從實物中抽象出來,讓學生了解角大小變化的規律和各個部分的名稱。

          三、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學習角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關于平面圖形“角”的知識和經驗,如桌子上有角,三角板上有角,也有的學生會聯想到元角分里的“角”、“牛角”的角。學生有初步的角的印象,但對于抽象出角的概念、特征,角的大小變化規律仍有一定的困難。“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力活動是與他們對周圍物體的作用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兒童的理解來自他們作用于物體的活動,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驗才便于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數學的概念和法則。”因此,教材根據兒童學習的這一特點,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擺一擺等,來幫助學生學習幾何知識。

          四、教學目標

          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建立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針對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的實際情況,我擬訂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學會畫角、做角,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3)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畫角和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六、教具和學具

          教具:電腦課件,剪刀、三角板、吸管等含角的實物,紙條、圖釘、圓形的紙等。

          學具:剪刀、小棒、紙條、圖釘、圓形的紙等。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談話

          有誰知道三角形是由幾條邊組成的呢?粗心的“小馬虎”在畫三角形時忘畫了一條邊,(課件將三角形的一條邊移走)這還是三角形嗎?這是什么圖形呢?

          (點評:從學生已有認識起點出發,將三角形的一條邊移走會變成什么圖形,引發學生的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揭示課題

          3、學生提問,確定學習目標:

          師:你心目中的角是怎樣的?

          師:關于角,你想知道什么?

          (點評:尊重學生的認知需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建議教師應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目標從學生提出的眾多疑問中選擇有效問題。若是和本節課無關或者是以后學習的內容,教師可鼓勵學生的探索精神,再告知在今后學習中會慢慢解決。)

          (二)引導探究

          1.認一認:出示課件(房屋平面圖中的角;鐘面上時針、分針和秒針構成的角;西瓜切面上的角……),這些物體上哪里有角?

          2.找一找:尋找教室里的角。

          (點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角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3.摸一摸

          找一找三角板上的角,共有幾個?找到三角板上其中的一個角,握住這個角,向手掌心刺一刺,你有什么感覺?再用手模摸這個角的兩邊,又有什么感覺?這些感覺說明什么?

          小結:一個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4.指一指:指出下面每個角的頂點和邊。

          (點評:通過認一認、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并歸納,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三)操作感悟

          1.折一折:小組合作,從“兩根紙條、一枚圖釘、一段毛線、一張圓圓的紙”等這些材料中自由的選擇材料創造一個角,比一比,在規定的時間里,哪組想的方法最多。

          (點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角的特征。組織學生從多種材料中選取自己需要的材料進行重組,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能力。)

          2.比一比

          (1)討論:利用兩根硬紙條和圖釘,做出一個活動角。怎樣讓角變大變小?通過實驗,發現什么?

          (2)兩道眼力題:

                    (1)                         (2)

           觀察思考:這兩組角的邊怎么樣?大小怎么樣?你發現了什么?

          驗證:你是怎樣比較的?用你的方法驗證一下。

          小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比較兩個角大小的方法:兩個角頂點對頂點,一條邊重合,看另一條邊誰張開的角度大,那個角就更大。

          (3)同桌比較剛才自己做的活動角誰大誰小。

          (四)動手經歷

          1.你能將小棒做成角的樣子在紙上畫出來嗎?試試看。

          2.討論:畫角的方法。

          3.小結:先畫一點,然后從這一點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直線,并標明角的有關名稱。

          (五)反饋練習

          1.下面的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1)   (2)      (3)        (4)       (5)

          2.數一數。請你數一數,下面的圖形里各有幾個角?

            

            

          ( )個       ( )個         ( )個      ( )個

          3.猜一猜。一個長方形剪去一刀,還剩下幾個角呢?

          ⑴請同學們猜一猜。

          ⑵請同學們剪一剪看。

          ⑶小結:剪的方法不同,剩下的角的數量不同。(把不同的剪法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出來)

          4.擺一擺。

          用三根小棒能擺出三個角嗎?擺一擺,你有幾種擺法?

          (點評:通過開放性和探索性的練習,讓學生邊操作邊思考,左右腦并用,協同發展。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使角的表象得以深化,并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議練習的時間不要平均用力,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因題施教。)

          (六)全課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初步學習了有關角的知識,你知道什么樣的圖形是角嗎?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角的大小變化與什么有關?你知道怎樣畫角嗎?角在生活的哪些地方見過? 

          (點評:對全課內容進行總結,回顧所學知識,理順學生的思路,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的獨立思考,互助合作的精神進行肯定。不足是沒有回應課始學生提出的問題,使得落實學生的學習目標打了折扣。)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女同国产一区二区 | 一级国产加日韩加欧美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 | 日韩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 日本午夜片源在线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