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P117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例1
教學目標:
1.利用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與植樹棵
數之間的關系,并能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讓學生發現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并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課件、小紙條、小樹、短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1、 出示公告(為了迎接開放日的到來,學校將進行校園環境美化,特誠聘小設計師一名,請看招聘啟示。)
出示招聘啟示和校園圖片
[設計意圖]因為每年一度的開放日,是我們學校的一件大事,是每個學生都很關注的,本節課就利用課件顯示出學校南門的環境,使學生感覺很熟悉,一下子就拉近了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的距離。這樣,學生就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體現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同學們,請發揮你們的設計天份,在這張長20厘米的紙條上設計植樹方案。注意:20厘米的紙條代表20米長的小路。)
2、 學生動手在卡紙上設計植樹方案。(播放輕松的音樂)
3、 學生匯報其設計的植樹方案。
A、 我按要求每隔5米種一棵,我是按兩頭都種來設計的,所以我種了5棵。
B、 我是只種一頭的。所以我只種了4棵。
C、 我是兩頭都不種的,我只種了3棵。
4、 師:你們所設計的植樹方案真棒,植樹是一項環保活動,希望每個同學都積極響應,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設計意圖]課件創設了美麗的生活情境,在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而學生所設計出的不同方案,使學生初步了解到植樹問題的幾種情況,為學習例題奠定基礎。而老師一兩句的環保教育,也適時地教育了學生,使數學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5、(但為什么同一個要求,會有不同的棵數呢?)學生說出原因。看來植樹中間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與植樹有關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 探究新知
1、 示例1。學生讀題,審題。(現在,請大家打開書本117頁,自由讀、全班讀。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哪里你覺得要注意的?它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因為這是學生開始剛接觸的數學問題,所以要培養學生學會在題目掌握信息,分析題意,從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探究新知。(現在,請小組合作,利用這些小樹、紙條等種一種,看一共需要多少棵小樹?)完成活動后,請討論討論這幾個問題。(課件示)
(1)在學生匯報把100米長的小路平均分成20份時,適時導入間隔。(其實,你們所說的段數或(份數)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講的間隔。生活中的“間隔”隨處可見。張開你們的小手,看看5只手指之間有多少個間隔?(4個間隔)你還能發現哪里有這樣的間隔存在?(學生匯報)
(2)動手操作:(拿一根繩子找結,發現間隔數與打的結有什么關系?
(3)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并板書:
總長度÷每個間隔的長度=間隔數
要栽的棵數=間隔數+1
(4)指名生板書解答方法,并說出為什么這樣解答。
(5)結合這里的信息,你們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這一次,教師設計了小組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 聯系生活,鞏固新知。
1、聯系生活: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像植樹問題的現象有很多,你能發現嗎?請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學生匯報)
師:黃老師也找到一些,讓大家欣賞欣賞。(課件示圖片)
3、 解決數學問題。
(1)工人叔叔要在一條長300米長的公路一邊上種樹,每隔6米種一棵,需要多少棵樹?
2、P119的做一做:第1題
3、在一條全長 300米長的道路兩旁種樹,每隔6米種一棵,(兩端要種)一共要種多少棵?
4、做游戲比賽:各選6名同學進行比賽。教室這里的寬是5米,每兩位同學之間的距離是1米,(兩端都要站)一共能站多少位同學?
5、同學們到操場做廣播體操,每隔1米站一位同學,一行共站了25位同學.從第1位同學到最后一位同學的距離有多遠?
6、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離是多遠?
四、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覺得在這節課中誰的表現最值得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