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乘法筆算(不進位)》計算教學新授課的組合練習(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一、練習設計(練習組合):
嘗試性練習:
一位小男孩周末到書店買課外書,他打算買一套《十萬個為什么》。每本書23元,共13本。---- 引出問題:你能算算小男孩該付多少錢嗎?
(1) 要解答這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
(2) 請你先來估一估,大約要付多少錢?
模仿性練習:
第63頁例題
(1)就請你用筆算的方法試試看。(如果有困難,請看屏幕的提示)
2 4
× 1 2
□ □
□ □
□ □ □
(2)根據豎式,回答:2本書共( )元;10本書共( )元。
(3)范寫豎式,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比分析關于第二部分積的個位上的“0”的處理。
形成性練習:
1、 你覺得計算時,哪一步是關鍵啊?你能接著完成以下的計算嗎?
(輔導后進生)
(1) 3 2 (2) 2 1 (3) 1 4
× 1 2 × 3 4 × 2 2
6 4 8 4 2 8
質疑:第(3)題的兩個“28”一樣嗎?分別表示多少?
想一想: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應該注意什么?(組內輔導后進)
2、課堂檢測:33×31、43×12、11×25
(1)首先在小組內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步驟(各小組長組織)
(2)分別獨立計算
(3)完成后組內交換批改(交組長,匯報全對人數;教師課后檢查)
(4)交流算法(重點:33×31、11×25)
3、實踐應用: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例子。
學校的體育花會,主席臺安排了150個嘉賓席位,大隊委建議為到會的嘉賓準備礦泉水。礦泉水每箱12支,買14箱夠不夠?
(1) 獨立完成
(2) 交流---質疑:“直接估算行嗎?” “既然多了,少一箱夠嗎?”
4、備選拓展練習: 你能把算式補充完整嗎?
3 2
× □ □
9 6
6 4
□ □ □
二、設計功能:
(一)嘗試性練習設計說明:
棄用課例引入的原因:
1、 根據原有的課例情景,估計學生會有不同的列式方法24×12和12×24,但兩題在筆算的筆算過程如下:
2 4 1 2
× 1 2 × 2 4
4 8 4 8
2 4 2 4
2 8 8 2 8 8
這樣,會令學生在交流算法是出現不必要的混淆。
2、以學生身邊的事為背景創設引入情景,更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實際。
(二)模仿性練習設計說明:
在這個環節穿插了一個屏幕提示,對后進生而言降低了難度;對教師而言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反應(是否需要看提示),及時了解學情,有助于靈活調整之后的教學。
(三)形成性練習設計說明:
1、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難點就是第二部分積的對位問題,借此練習形式幫助突破難點。另在所選的三道題目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集體訂正的環節,借助多媒體第1小題采用分步呈現的方式(十位上的“1”乘個位上的“2”,得“2”寫在十位上;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3”,得“3”寫在百位上;把兩部分積相加得到結果“384”。)第2、3小題的呈現方式則逐步簡化,第3小題重點分析“位值”問題。
(1) 3 2 (2) 2 1 (3) 1 4
× 1 2 × 3 4 ×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