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94頁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問題的特征及解決方法,會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3、向學生透徹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掌握按比例分配這類問題的結構,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比和分數的轉化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復習輔墊。
出示:明德小學六(1)班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4 ∶5。讀了這條信息,你能說說4:5表示什么意思嗎?你還知道些什么?
(學生同桌間互相說說,再全班交流。)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思考:這是平均分呢?還是按比分呢?平均分是按比分嗎?(生答)
明確:平均分也是按比分的一種特例,這個比就是1:1。
2、嘗試解答。
(1)、出示題目:李老師想把收集180個礦泉水瓶的任務按4:5分給六(1)班的男生和女生,這個班的男生和女生各應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2)、學生嘗試解答。
(3)、反饋交流,理解方法。
方法1:聯系分數
方法2:聯系除法
3、師小結:同學們敏捷的思維令老師欣賞,現在讓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依據比,我們合理分配了環保任務,這就是比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板書課題)其實,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分配。這種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剛才我們解決的問題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三、回歸、應用生活。
師:比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下面就讓我們到各行各業中,看一看,哪些問題我們能幫助解決呢?
1、今年大學共招收1500人,其中男女生的比是23:27,男、女生各多少人?
2、四豐農藥國加工廠要生產新型農藥,藥與水的比是3:50,現在已經準備好藥30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3、學校把栽280棵樹的任務,按照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個班各應栽樹多少棵?
四、總結反思。
①通過這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自由發揮)
② 師總結: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不困難,難的是我們怎樣運用它去解決現實中問題,只有豐富自己各項知識,才能更好的處理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