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數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7-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2 . 使學生能根據數據列出算式求平均數。

          3. 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掌握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2. 難點:能根據數據列出算式求平均數。

          教具、學具準備:練習本、自制統計圖、米尺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老師準備了 8 個練習本,想獎給 4 個上課認真、作業完成得好的同學。(指名學生上臺)

          引導問:老師有 8 個練習本,獎給 4 個都很聽話的同學,應該怎么獎呢?

          8 個本子,獎給了 4 個同學,每人得到了 2 個,誰能幫老師把這個算式列出來?(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8 ÷4=2 )

          在這個算式里 8 稱為什么數?(總數) 4 稱為什么數?(份數)得到的 2 稱為什么數?(每份數,也叫平均數)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求平均數,大家看看今天學習的與以前學的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課題:平均數

          二. 探求新知

          1.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是愛衛生、保護環境的小朋友嗎?大家看到黑板上,這里是小紅、小蘭、小亮、小明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到的廢瓶子的統計圖。

          (1) 出示統計圖。

          (2) 觀察:從統計圖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 問:他們收集到的廢瓶子是一樣多嗎?在統計圖上怎樣才能使 4 個人收集的廢瓶子一樣多呢?大家來想想辦法。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一種:“移多補少”,在統計圖上引導學生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去。

          二種:列算式,假如沒有統計圖的情況下,應該怎么辦?(先求出他們的總數,平均分給了 4 個人,再除以 4 )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并板書:

          ( 14+12+11+13 ) ÷4

          =52÷4

          =13 (個)

          “ 13 ”在這里也叫什么數?  

          (4) 鞏固提問:這里為什么要除以 4 ?

          (5) 教師小結:像這樣的題目,首先要求出他們的總數,再看他們是平均分成幾份,就除以幾,這樣就求出了他們的平均數。

          三. 鞏固提高

          1. 活動“數小棒,求平均數”

          早自習,老師分了不同數量的小棒給每位同學,現在大家拿出小棒,四人一組。

          (1) 組織學生活動,數一數、算一算,然后求出你們這組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根小棒。

          (2) 指名學生匯報,并說一說你們是怎么求平均數的。教師板書。

          (3) 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教師小結。

          2. 活動:求平均身高

          在小組內測出每個同學的身高,小組長作好記錄,然后根據記錄要求學生獨立求出本小組同學的平均身高。

          四. 全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覺得自己學的怎么樣,學懂了沒有?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 中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 | 色h亚洲激情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