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和面積單位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3-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三年級數學下冊第70至74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中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1、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概念,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學具:

          教具: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紙片,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學具:兩生一份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紙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學具。

          五、教學過程:

          (一)營造寬松環境,理解歸納面積概念

          1、“比手掌”游戲,學生初步感知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2、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進一步感知和理解物體表面大小的含義。

          3、學生回顧所學過的平面圖形,感知平面圖形的大小,并理解封閉圖形的含義。

          4、面積概念的教學。

          (1)面積的概念。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

          (3)練習。 

           (二)操作研討,了解面積單位的產生

          1、出示兩個大小不同,但面積很接近的長方形。

          學生經過觀察無法比較,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怎么辦?

          2、通過學生的操作活動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同時提出活動要求。

          3、學生操作。

          4、匯報。

          5、小結。

          (三)自學課本,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1、自學第73-74頁的內容,同時提出自學要求。

          2、檢查自學情況。

          (1)、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2)、建立平方厘米的表象。

          ①從學具袋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②學生說一說: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

          ③在身邊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是1平方厘米?

          ④練習。

          (3)、建立平方分米的表象。

          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多大?從學具袋中找出來。

          ②和同桌說一說: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

          ③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再用手比劃比劃。

          ④在周圍找找,有哪些物體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

          ⑤估數學書的封面面積,再量一量。

          (4)、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 

          ①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先想想,再觀察。

            ②說一說: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③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個同學?猜一猜,再試一試。

          (四)談體會。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鞏固練習。

          (六)全課總結。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