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68-70頁練一練及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經歷探究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比的意義,
2、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3、理解并掌握比與除法以及分數的聯系與不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題1,初步認識比
(一)先由圖片中體育比賽引出“比”的話題,再復習開始
(1)呈現例1圖(2杯果汁和3杯牛奶)。提問:如果將果汁的杯數與牛奶的杯數進行比較,結果怎樣?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演示,教師整理板書)
相減--( )比( )多(或少)( )
3-2=1
相除-- ( )是( )的( )
2÷3=2/3
3÷2=3/2
(2)小結:兩個數量相比較,既可以用減法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數來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
(3)導入:除了這兩種表示方法外,還有一種表示方法,想學嗎?如有學生表示知道的,可以讓學生來介紹介紹,再讓所有學生看書驗證這個學生所說的是否正確。如果學生原來不知道,可以讓學生看書自學。
(二)初步認識比:
(1)指名介紹:還可以怎樣來說?(學生介紹,師板書)“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2/3”。我們還可以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出示)”。
(2)想一想,“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3/2”。還可以怎樣說?(出示: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
(3)小結:看來,如果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那么這兩個數量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板書:( )與( )的比是幾比幾)
(4)通過看書自學,你還知道了些什么?結合學生交流,認識比各部分名稱,讀法、寫法。
(三)認識比是有序概念
為什么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3而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2呢?
對!兩個數的比是有順序的。因此大家在敘述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是哪個數量與哪個數量的比是幾比幾,不可顛倒順序。
(四)鞏固練習
1、 出示PPT試一試,練一練
(1) 要求學生用比來表示
(2) 組織交流,并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3)小結:要填一個數量與另一數量的比是幾比幾,你是怎樣想的?(只要看這兩個數量分別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比幾。)在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要按問題的敘述順序來說,不能顛倒位置)
2、出示課本68頁試一試
(1) 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的現象還有很多,比如洗潔液,上面的使用說明就是用比來表示的。在這幾個比中,是哪兩個數量在比較?(學生默讀題目后回答)
(2) 每一個燒杯上面的比分別表示什么意思?誰來解釋一下?(學生可以用份數敘述,也可以用分數敘述,要求兩種理解都要到位)
3、小結:看來,如果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比來表示,那么這兩個數量的關系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二教學例2,理解比的意義
(一) 教學例2
1、呈現例2題目,學生閱讀題目后提問: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求出什么?
2、我們怎樣求兩人的速度?(用除法:路程÷時間=速度)
3、根據這兩個信息能像例題1那樣提出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能提出( )是( )的幾分之幾這樣的問題嗎?為什么?引導學生理解剛才是兩個同類量在比較,現在是兩個不同類量在比較,兩個不同類的量進行比較,可得到一個新的數量,在這里:路程÷時間=速度。
4、請男生計算小軍的速度,女生計算小偉的速度。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5、說明:在這里速度表示的是路程與時間的關系。而這種關系也可用比來表示。誰會說?(學生口答,教師出示: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15。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義
1、仔細觀察例題1、例題2中的比,你覺得比與什么有關?兩個數的比表示什么?同桌可討論討論。
2、組織交流,得出:比與除法(分數)有關,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
(出示結論: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
3.認識比的前項,比的后項,比號。舉例3:5,你能說出各部分名稱嗎?
三認識“比值”
1、在3∶5這個比中,比的前項是幾?后項是幾?
我們把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那么這個比的比值是多少?
2、那么900∶20這個比的比值是多少?
3、 你能說出例1中的各個比的比值分別是多少嗎?
4、觀察這些比值,我們發現比值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還可以是小數。比值是一個數。
四、探索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1、我們已經知道除法與分數有關,(出示表格)。那么比與除法、分數有什么關系呢?請大家仔細觀察板書,同桌商量,看著表格說一說。
聯 系 不 同
比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表示兩者關系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是一種運算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是一個數
同樣: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為什么?
2、書寫比時,一般寫成( ):( )的形式,根據比與分數的關系,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比如:2:3可以寫成 ,教師邊板書,邊讀。所以2:3只表示比,但 既可以看作比,也可看作比值。當 表示比時,讀作2比3,當表示比值時,讀作三分之二。
五、鞏固練習
1、出示課本70頁練一練第一,第二兩題
獨立完成,再結合題意說出每個比及其比值的含義。
六布置作業
在方格紙上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使長方形的長與寬的比都是2:1。
七教學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附板書設計:
認識比
相減
3-2=1
相除
2÷3=
3比5 記作:3 : 5
比的前項 比號 比的后項
路程÷時間=速度
比值=比的前項÷比的后項
2:3可以寫成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擬定簡明、切實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流程的準繩,也是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因此,教學目標的擬定應追求簡明、切實,為成功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本課中,高教導在教案中這樣表述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短短的兩句話中涵蓋了對學生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與情感態度方面的達成目標的描述。
二、本課時的教學環節簡潔、厚實
教學環節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本課中,共分四大板塊,即教學例1,初步認識比;教學例2,認識比的意義;認識比值,會求比值;探索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在每一板塊中還有很豐富的內容,如第一板塊中,先由例題1使學生認識到兩個數量相比較可以相減或相除,進而再認識到用分數表示兩個數量間關系時可以用比來表示,并自學比的各部分名稱和讀法、寫法,再通過練習十三第1題認識比是有序概念,最后通過“試一試”溝通比與除法的聯系。又如,在鞏固練習部分向學生介紹了“黃金比”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有關國旗的長與寬的比這一知識,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及體驗的數學學習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流程讓聽課老師一致認為這樣的教學環節是非常實在和有效的。
三、本課時的媒體運用簡單、扎實
合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教導在課中自己設計并制作了多媒體課件,使之為課堂教學有效服務。讓大家感受較深的一處是教學“試一試”時,教材提供的是四個沒有刻度的長方體容器,每個容器上標有不同的比表示每種溶液里洗結液與水體積的關系。高教導制作課件時考慮到要讓學生理解這里的“1:8”也可以表示洗結液一份,水8份,于是課件上出現了將容器平均分成9份,學生能清楚地看到洗結液一份,水8份。這樣的處理能直觀地演示洗結液與水體積之間的關系,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比,并為后面學習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返璞歸真是新課程對數學課堂回歸本質的熱切期盼,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多一些理性,追求簡約,崇尚真實,以創出一片課改實踐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