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縣大郝小學 王瑞科
學習動機是激發(fā)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學習行為朝向一定目標的一種內(nèi)在過程或內(nèi)部心理狀態(tài)。學習動機一般表現(xiàn)為強烈的求知愿望,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及興趣,認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等。
在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可表現(xiàn)為:為學生確定努力方向、提供動力、控制學習進程、促進學習效果等幾個方面。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動機主要起啟動作用、維持作用以及監(jiān)控作用。對于學生來說,當學生有了學習需要,獲得學習動機后,就會在學習前做好準備,從而較易啟動其學習行為。當學生啟動學習行為后,學習動機指引著學生的學習行為,使已經(jīng)啟動的學習行為始終能夠朝著已定的學習目標進行。當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行為受到學生自身意志的改變或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將要做出變化時,這就影響到了學習行為的目標,因此正確,適當?shù)膶W習動機可以對受到影響的學習行為起到調(diào)節(jié)和控制的作用,以此來排除一切不利干擾因素,以此幫助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學習動機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有時會對學習效果起促進作用,有時也會對學習效果起到相反的作用。當學生認真、正確地對待學習時,學習動機越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從而學習效果越好。然而當學生的學習動機過強時,因為壓力問題,學習效果反而下降。因此,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習目標,選擇最適當?shù)膶W習動機去激勵學生,幫助他們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那么在教學中怎樣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機呢,現(xiàn)從以下幾方面談一談。
(1)對學習結果給予及時、清晰、具體的反饋信息
研究表明,通過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結果,對學生能起到激勵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平時要經(jīng)常提供明確、及時的反饋,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學習活動的進展情況,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量,會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如果沒有反饋,不知自己的學習結果,則缺乏學習的激勵,很難保持較大的學習熱情。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很重視學生課堂上的答題、作業(yè)、考卷等及時做出評價。
(2)正確運用好表揚與批評
表揚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主要是強化學生適當?shù)男袨椋瑢λ麄兯憩F(xiàn)出的期望行為提供反饋。一般而言,表揚、鼓勵要比批評、指責會更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為了增加評價的有效性,評價必須客觀、公正、全面、合理,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教育,使他們正確對待分數(shù),正確對待評價。在現(xiàn)代教育中,面對的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他們應該用的方法多是表揚和鼓勵,這與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有關。對于學生來說,能得到教師的肯定或表揚有利于保護其學習積極性。教師肯定的評價具有積極的強化作用,能使學生產(chǎn)生再接再厲、積極向上的力量。當然也應該適當運用批評,批評也要有藝術,而并不是人身攻擊。
(3)適當開展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yōu)良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國內(nèi)外的研究表明,學校中開展適當?shù)母偁帲瑢μ岣邔W生學習積極性具有促進作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成就動機就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當然,開展競賽有利就會有弊。過多的競賽會失去激勵作用,會造成過于緊張的氣氛,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況且競賽獲得成功的畢竟是少數(shù)人的勝利,勝利后會受到關注、表揚,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而沒有獲得成功的少數(shù)學生會被忽視,也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所以,只有適當開展競賽活動,競賽時最好按照能力分組進行,這樣會使更多的學生都有獲得成功、有獲獎的機會,這樣才對多數(shù)學生起到激勵作用。另外,教師應多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競賽,使他們能從自己的進步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進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動機在學生的學習中起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采取各種富有成效的措施,盡可能地把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起來,挖掘?qū)W生的潛在能力,讓學生去探索、去學習,擁有豐富的知識,努力創(chuàng)造有利于新世紀人才成長的良好教育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