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時間:2021-07-08 10:48:23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國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為有效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減少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森林火災應急預案,規定編制目的、工作原則、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以及森林火災預警和預防機制等內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歡迎閱讀。

          國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森林火災應對工作機制,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實施森林火災應急,最大程度減少森林火災及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

            1.2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森林防火條例》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國境內發生的森林火災應對工作,不包括城市市區發生的森林火災。

            1.4 工作原則

            森林火災應對工作堅持統一領導、軍地聯動,分級負責、屬地為主,以人為本、科學撲救的原則。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森林火災發生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立即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開展處置工作。省級人民政府是應對本行政區域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的主體,國家根據森林火災應對工作需要,給予必要的協調和支持。

            1.5 災害分級

            按照受害森林面積和傷亡人數,森林火災分為一般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和特別重大森林火災。災害分級標準見附則。

            2 組織指揮體系

            2.1 森林防火指揮機構

            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國森林防火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國家林業局,承擔指揮部日常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森林防火指揮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森林防火工作。

            2.2 撲火指揮

            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由當地森林防火指揮機構負責指揮。跨省界的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由當地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分別指揮,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負責協調、指導。

            地方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根據需要,在森林火災現場成立前線指揮部。參加前方撲火的單位和個人要服從前線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武警森林部的隊伍執行森林火災撲救任務,接受火災發生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的指揮;執行跨省界森林火災撲救任務的,接受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執行森林火災撲救任務,依照《參加搶險救災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2.3 專家組

            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根據需要設立專家組,對森林火災應對工作提供政策、技術咨詢與建議。

            3 預警和信息報告

            3.1 預警

            3.1.1 預警分級

            根據森林火險等級、火行為特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森林火險預警級別劃分為四個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預警級別的具體劃分標準,由國家林業局制定。

            3.1.2 預警發布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和氣象主管部門加強會商,制作森林火險預警信息,并通過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和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渠道向涉險區域相關部門和公眾發布。

            必要時,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向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發布預警信息,提出工作要求。

            3.1.3 預警響應

            當發布藍色、黃色預警信息后,預警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和森林火險預警變化,加強森林防火巡護、衛星林火監測和瞭望監測,做好預警信息發布和森林防火宣傳工作,加強火源管理,落實防火裝備、物資等各項撲火準備;當地各級森林消防隊伍進入待命狀態。

            當發布橙色、紅色預警信息后,預警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藍色、黃色預警響應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野外火源管理,開展森林防火檢查,加大預警信息播報頻度,做好物資調撥準備;武警森林部的隊伍對兵力的部署進行必要調整,當地森林消防隊伍視情靠前駐防。

            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視情對預警地區森林防火工作進行督促和指導。

            3.2 信息報告

            地方各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要及時、準確、規范報告森林火災信息,及時通報受威脅地區有關單位和相鄰行政區域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對以下森林火災信息,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立即向國務院報告,同時通報指揮部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

            (1)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

            (2)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傷的森林火災;

            (3)威脅居民區或者重要設施的森林火災;

            (4)火場距國界或實際控制線5公里以內,并對我國或鄰國森林資源構成威脅的森林火災;

            (5)發生在省(區、市)交界地區危險性大的森林火災;

            (6)發生在未開發原始林區的森林火災;

            (7)24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

            (8)需要國家支援撲救的森林火災;

            (9)其他需要報告的森林火災。

            4 應急響應

            4.1 分級響應

            根據森林火災發展態勢,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調整撲火組織指揮機構和力量。火災發生后,基層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初判發生一般森林火災和較大森林火災,由縣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負責指揮;初判發生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分別由市級、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負責指揮;必要時,可對指揮層級進行調整。

            4.2 響應措施

            森林火災發生后,各有關地方和部門根據工作需要,組織采取以下措施:

            4.2.1 撲救火災

            立即就近組織基層應急隊伍和專業森林消防隊趕赴現場處置,力爭將火災撲滅在初起階段。必要時,組織協調當地解放軍、武警部的隊伍、民兵預備役部的隊伍、公安消防部的隊伍等救援力量,調配航空消防飛機等大型裝備參與撲救。各撲火力量在前線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指揮下,明確任務分工,落實撲救責任。現場指揮員要認真分析地理環境和火場態勢,在撲火隊伍行進、駐地選擇和撲火作業時,時刻注意觀察天氣和火勢的變化,確保撲火人員安全。不得動員殘疾人、孕婦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適宜參加森林火災撲救的人員參加撲救工作。

            4.2.2 轉移安置人員

            當居民點、人員密集區受到森林火災威脅時,及時采取有效阻火措施,制定緊急疏散方案,有組織、有秩序地及時疏散居民、受威脅人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妥善做好轉移群眾安置工作,確保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和必要醫療保障。

            4.2.3 救治傷員

            迅速將受傷人員送醫院治療,必要時對重傷員實施異地救治。視情派出衛生應急隊伍趕赴火災發生地,成立臨時醫院或醫療點,實施現場救治。

            4.2.4 善后處置

            做好遇難人員的善后工作,撫慰遇難者家屬。對因撲救森林火災負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撫恤。

            4.2.5 保護重要目標

            當軍事設施、核設施、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設備、輸油氣管道等重要目標物和重大危險源受到火災威脅時,迅速調集專業隊伍,通過開設隔離帶等手段,全力消除威脅,確保目標安全。

            4.2.6 維護社會治安

            加強火災受影響區域社會治安管理,嚴厲打擊借機盜竊、搶劫、哄搶救災物資、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行為。在金融單位、儲備倉庫等重要場所加強治安巡邏,維護社會穩定。

            4.2.7 發布信息

            通過授權發布、發新聞稿、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和專業網站、官方微博等多種方式、途徑,及時、準確、客觀、全面向社會發布森林火災和應對工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發布內容包括起火時間、火災地點、過火面積、損失情況、撲救過程和火案查處、責任追究情況等。

            4.2.8 火場清理

            森林火災撲滅后,繼續組織撲火人員做好余火清理工作,劃分責任區域,并留足人員看守火場。經檢查驗收,達到無火、無煙、無氣后,撲火人員方可撤離。

            4.2.9 應急結束

            在森林火災全部撲滅、火場清理驗收合格、次生災害后果基本消除后,由啟動應急響應的原機構決定終止應急響應。

            4.3 國家層面應對工作

            森林火災發生后,根據火災嚴重程度、火場發展態勢和當地撲救情況,國家層面應對工作設定IV級、Ⅲ級、Ⅱ級、Ⅰ級四個響應等級。

            4.3.1 IV級響應

            4.3.1.1 啟動條件

            (1)發生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傷,24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

            (2)發生在敏感時段、敏感地區,24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

            (3)同時發生3起以上危險性較大的森林火災。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時,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啟動IV級響應。

            4.3.1.2 響應措施

            (1)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進入應急狀態,加強衛星監測,及時調度火情信息。

            (2)加強對火災撲救工作的指導,根據需要協調相鄰省份派出專業森林消防隊進行支援。

            (3)視情發布高森林火險預警信息。

            4.3.2 Ⅲ級響應

            4.3.2.1 啟動條件

            (1)森林火災初判達到重大森林火災;

            (2)發生在敏感時段、敏感地區,48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時,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啟動Ⅲ級響應。

            4.3.2.2 響應措施

            (1)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及時調度了解森林火災最新情況,組織火情會商,研究火災撲救措施;根據需要派出工作組趕赴火場,協調、指導火災撲救工作。

            (2)根據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的請求,就近調派森林航空消防飛機參加火災撲救。

            (3)武警森林指揮部指揮當地武警森林部的隊伍撲救火災,指導相關武警森林部的隊伍做好跨區增援準備。

            (4)中國氣象局提供天氣預報和天氣實況服務,做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準備。

            4.3.3 Ⅱ級響應

            4.3.3.1 啟動條件

            (1)森林火災初判達到特別重大森林火災;

            (2)發生在敏感時段、敏感地區,72小時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災。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時,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啟動Ⅱ級應急響應。

            4.3.3.2 響應措施

            在Ⅲ級響應的基礎上,加強以下應急措施:

            (1)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織有關成員單位開展火情會商,分析火險形勢,研究撲救措施及保障工作;指揮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專家組成工作組趕赴火場,協調、指導火災撲救工作。

            (2)根據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的請求,指揮部調派武警森林部的隊伍跨區域支援,調派森林航空消防飛機跨省(區、市)參加撲火。

            (3)根據火場氣象條件,指導、督促當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4)根據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的請求,協調做好撲火物資調撥運輸、衛生應急隊伍增援等工作。

            (5)協調中央媒體加強撲火救災宣傳報道。

            4.3.4 Ⅰ級響應

            4.3.4.1 啟動條件

            (1)森林火災已達到特別重大森林火災,火勢持續蔓延,過火面積超過10萬公頃;

            (2)國土安全和社會穩定受到嚴重威脅,有關行業遭受重創,經濟損失特別巨大;

            (3)發生森林火災的省級人民政府已經沒有能力和條件有效控制火場蔓延。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時,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向國務院提出啟動Ⅰ級響應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啟動I級響應。必要時,國務院直接決定啟動Ⅰ級響應。

            4.3.4.2 響應措施

            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設立火災撲救、人員轉移、應急保障、宣傳報道、社會穩定等工作組,組織實施以下應急措施:

            (1)指導火災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制定森林火災撲救方案。

            (2)協調增調解放軍、武警、公安、專業森林消防隊及民兵、預備役部的隊伍等跨區域參加火災撲救工作;增調航空消防飛機等撲火裝備及物資支援火災撲救工作。

            (3)根據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或省級人民政府的請求,安排生活救助物資,增派衛生應急隊伍加強傷員救治,協調實施跨省(區、市)轉移受威脅群眾。

            (4)組織搶修通信、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保障應急通信、電力及救援人員和物資交通運輸暢通。

            (5)加強重要目標物和重大危險源的保護,防范次生災害。

            (6)進一步加強氣象服務,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7)組織統一發布森林火災信息;收集分析輿情,協調指導森林火災撲救宣傳報道及輿論引導工作。

            (8)決定森林火災撲救其他重大事項。

            5 后期處置

            5.1 火災評估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對森林火災發生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積和蓄積、人員傷亡、其他經濟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和評估,向當地人民政府提交評估報告。森林火災損失評估標準,由國家林業局組織制定。

            5.2 工作總結

            各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及時總結、分析火災發生的原因和應吸取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特別重大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結束后,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向國務院報送火災撲救工作總結。

            5.3 獎勵與責任追究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在撲火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火災事故中負有責任的人員追究責任。對撲火工作中犧牲人員符合評定烈士條件的,按有關規定辦理。

            6 綜合保障

            6.1 隊伍保障

            撲救森林火災以專業森林消防隊、武警森林部的隊伍等受過專業培訓的撲火力量為主,駐軍、武警其他部的隊伍、民兵、預備役部的隊伍等撲火力量為輔,必要時可動員當地林區職工、機關干部及當地群眾等力量協助撲救工作。

            跨省(區、市)調動撲火力量增援時,按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6.2 運輸保障

            增援撲火兵力及攜行裝備的運輸以鐵路輸送方式為主,特殊情況由民航部門實施空運。專業森林消防隊、武警森林部的隊伍的`輸送由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商請鐵道部或民航部門下達運輸任務,由所在地森林防火指揮部、武警森林部的隊伍聯系鐵路或民航部門實施。

            6.3 航空消防飛機保障

            發生森林火災后,首先依托火災發生地周邊航空護林站森林航空消防飛機進行處置;在本省(區、市)范圍內調動森林航空消防飛機支援,由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按轄區向國家林業局北方航空護林總站或南方航空護林總站提出請求,總站根據實際情況統一調動。

            發生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需要跨省(區、市)調動森林航空消防飛機支援,由省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按轄區向國家林業局北方航空護林總站或南方航空護林總站提出請求,總站報國家林業局同意后組織實施;需要調用部的隊伍及其他民航飛機支援,按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6.4 通信與信息保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應急通信保障體系,配備與撲火需要相適應的通信設備和通信指揮車。各級通信保障部門應保障在緊急狀態下撲救森林火災時的通信暢通。林業、氣象等部門及時提供天氣形勢分析數據、衛星林火監測云圖、火場實況圖片圖像、電子地圖及火情調度等信息,為撲火指揮提供輔助決策支持。

            6.5 物資保障

            國家林業局加強重點林區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建設,儲備撲火機具、防護裝備和通信器材等物資,用于支援各地撲火需要。地方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根據本地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建立本級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儲備所需的撲火機具和裝備。

            6.6 資金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森林防火所需支出。

            7 附則

            7.1 災害分級標準

            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較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公頃以上100公頃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00公頃以上1000公頃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特別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在1000公頃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傷100人以上的。

            7.2 涉外森林火災

            當發生境外火燒入或境內火燒出情況時,已簽訂雙邊協定的按照協定執行;未簽訂雙邊協定的由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外交部共同研究,與相關國家聯系采取相應處置措施進行撲救。

            7.3 以上、以內、以下的含義

            本預案所稱以上、以內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7.4 預案管理與更新

            預案實施后,國家林業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預案宣傳、培訓和演練,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組織進行評估和修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7.5 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國務院辦公廳負責解釋。

            7.6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國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國家森林火災的應急預案(精選5篇)06-07

          國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精選6篇)04-18

          森林火災的應急預案06-07

          森林火災應急預案06-27

          森林防火災應急預案09-23

          處置森林火災的應急預案04-12

          處置森林火災應急預案04-11

          林場森林火災應急預案01-22

          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分享04-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色老99在线精品 | 亚洲欧洲日本欧美 | 在线不卡高速播放AV电影 | 五月婷婷中文激情 | 中文少妇按摩久久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