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煉,不成器》閱讀及答案

          時間:2021-06-13 16:15:03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人不煉,不成器》閱讀及答案

            人不煉,不成器

          《人不煉,不成器》閱讀及答案

            楊絳

            ①人有優良的品質,又有許多劣根性雜糅在一起,好比一塊頑鐵得在火里燒,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燒又淬,再加千錘百煉,才能把頑鐵煉成可鑄寶劍的鋼材。黃金也須經過燒煉,去掉雜質,才成純金。人也一樣,我們從憂患中學得智慧,從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②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說,如要鍛煉一個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這是我們從人生經驗中得到的知識。諺語:“十磨九難出好人”;人在世上煉,刀在石上磨,千錘成利器,百煉變成鋼;“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都說明了以上道理。

            ③我們最循循善誘的老師是孔子。《論語》里孔子的話,都因人而發,他從來不用教條。但是他有一條很重要的教訓。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參,怕老師的教訓久而失傳,在《大學》里記下老師二百零五字的教訓。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不就是鍛煉自身嗎?

            ④修身不是為了自己一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稱王稱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諧和平,有的國家崇尚勇敢,有的國家高唱自由、平等、博愛。中華古國向來崇尚和氣,“致中和”,從和諧中求“止于至善”。

            ⑤要求世界和諧,首先得治理本國。要治國,先得齊家。要齊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擺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誠意,也就是對自己老老實實,勿自欺自騙。不自欺,就得切切實實了解自己。

            ⑥要了解自己,就得對自己有客觀的`認識,所謂格物致知。

            ⑦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人的頭腦是很狡猾的,會找出種種歪理來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對自己毫無偏愛,像偵探調查嫌疑犯那樣窺視自己,在自己毫無防備毫無遮掩的時候——例如在夢中、在醉中、在將睡未睡的胡思亂想中,或心滿意足、得意忘形時,捉住自己平時不愿或不敢承認的私心雜念。

            ⑧在這種境界,有誠意擺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則會憬然警覺:“啊!我自以為沒這種想頭了,原來是我沒有看透自己!”一個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實了,就不袒護自己了。這樣才會認真修身。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脫“小我”,從而順從靈性良心的指導。能這樣,一家子就可以很和洽。

            ⑨家和萬事興。家家和洽,又國泰民安,這就可以謀求國際的和諧共榮、雙贏互利了。在這樣和洽的境界里,人類就可以齊心追求“至善”。這是孔子教育人民的道理,孟子繼承、發揮并充實了孔子的理論。我上文所講的,都屬“孔孟之道”。

            ⑩修身——鍛煉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萬物的目的,該是為了堪稱萬物之靈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惡雜糅,需鍛煉出純正品色來,才有價值。這個苦惱的人世,恰好是鍛煉人的處所,好比煉鋼的工廠,或教練運動員的操場,或教育學生的教室。這也說明,人生實苦確是有緣故的。

            1.文章開篇講“人有優良的品質,又有許多劣根性雜糅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試說明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末尾的“以上道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論述了“修身”更深遠的意義在于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讀全文,給文章加一個標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本文在寫作方法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并談談它對你有何啟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強調人修身的必要性。(意對即可)

            2.比喻論證,形象生動地闡明觀點。(意對即可)

            3.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

            4.齊家、治同、平天下。

            5.示例:人不煉,不成器。(答案不唯一)

            6.示例:使用大量理論論據,啟發我們要善于把讀背內容運用到寫作當中。首尾照應,啟發我們寫文章時要注意首尾呼應。(意對即可)

          【《人不煉,不成器》閱讀及答案】相關文章:

          人不煉,不成器閱讀答案04-16

          “人不煉,不成器”閱讀答案09-21

          《人不煉,不成器》的閱讀答案11-16

          《人不煉,不成器》閱讀及答案12-29

          人不煉,不成器閱讀練習及答案06-12

          《人不煉,不成器》閱讀及答案分析03-26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人不煉不成器附答案05-06

          不記人過的閱讀與答案06-12

          不!閱讀答案07-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綫无碼 | 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性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有亚洲成影院ckck | 亚洲免费国产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