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余震閱讀題及答案

          時間:2021-06-23 09:38:45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地震余震閱讀題及答案

            試題內容:

          地震余震閱讀題及答案

            地震!余震!

            中國地震局有關專家16日說,亞太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近日發(fā)生數(shù)次里氏5級以上地震,這些地震均發(fā)生在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并不屬于異常現(xiàn)象。

            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并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地區(qū),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新西蘭。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幾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都發(fā)生在這個地震帶上。

            中國地震局有關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說,目前太平洋板塊的運動的確有增強的跡象,但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來說,地震活動作為地球構造運動的一種方式,某個時間段較活躍,某個時間段較沉寂。

            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太平洋板塊洋中脊的快速擴張,太平洋板塊向東西兩側的擴張運動非常強烈。當與西側歐亞板塊相碰撞或與東側美洲板塊相碰撞,就會產生強烈的地震活動。

            今年3月6日發(fā)生在唐山地區(qū)的兩次地震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后被證實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余震活動。

            30多年前的地震,余震至今未絕,這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

            余震是在地震主震之后發(fā)生的震級弱于主震的地震。特大地震發(fā)生后,余震時刻都可能發(fā)生,其中多數(shù)是人類不能感覺到的微震,但也有極具破壞力的大地震。由于余震難以預測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因此也常被稱為“地震后的幽靈”。

            科學家目前發(fā)現(xiàn),余震的震級和發(fā)生頻率一般遵循三條定律:

            首先是“大森定律”。1894年,日本科學家大森房吉在論文中提出:主震發(fā)生后,時間越久,余震發(fā)生頻率越低。1961年,宇津德治對大森定律的數(shù)學公式進行了修正,提高了這一定律的準確性。其次是“貝特定律”。它指出,主震震級與最大的余震震級之差是一個幾乎不變的數(shù)值,在1.1級至1.2級之間。第三是“古滕貝格-里希特定律”。它指出,在一個給定的時間段內,主震震級和余震發(fā)生次數(shù)存在關聯(lián)性。

            雖然發(fā)現(xiàn)了上述規(guī)律,但從結果看,人類至今仍然不能準確預測余震發(fā)生的準確時間、地點、強度。余震帶來的災難不亞于主震。經過主震的襲擊,震區(qū)許多房屋雖未倒塌,但已危如累卵。余震即使震級不高,仍有可能成為摧毀這些建筑的“最后一根稻草”。

            6.下列關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地震局有關專家認為,近日位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的亞太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發(fā)生數(shù)次里氏5級以上地震,并不屬于異常現(xiàn)象。

            B.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并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地區(qū),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新西蘭。

            C.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幾乎都發(fā)生在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

            D.由于太平洋板塊洋中脊的快速擴張,太平洋板塊向東西兩側的擴張,當與西側歐亞板塊相碰撞或與東側美洲板塊相碰撞,就會產生強烈的地震活動,就此形成了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7.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地震局專家認為作為地球構造運動的一種方式,目前太平洋板塊的地震活動逐漸增強是可以理解的。

            B.今年3月6日發(fā)生在唐山地區(qū)的兩次地震引起廣泛關注,人們猜測這兩次地震是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C.因為要么是人類無法感覺到的微震,要么是極具破壞力的特大地震,因此余震也常被稱為“地震后的幽靈”。

            D.經過主震的襲擊,震區(qū)許多房屋雖未倒塌,但已受損嚴重,不堪一擊,一旦發(fā)生地震,這些建筑就都將頃刻間被摧毀。

            8.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大森定律”:距主震發(fā)生時間越久,余震發(fā)生頻率越低;距主震發(fā)生時間越短,余震發(fā)生頻率越高。

            B.“貝特定律”:主震震級與最大的余震震級之差只在1.1級至1.2級之間,這個差值幾乎是恒定不變的。

            C.“古滕貝格-里希特定律”:在一個給定的時間段內,余震發(fā)生的次數(shù)與主震震級存在關聯(lián)性。

            D.雖然人們總結了以上三大規(guī)律,但從結果看,人類至今仍然無法準確預測所有地震發(fā)生的準確時間、地點、強度。

            試題答案:

            6.[解析:C。C項題中信息為“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幾乎都發(fā)生在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而原文信息為“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幾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都發(fā)生在這個地震帶上。”]

            7.[解析:A。B盡管“人們猜測這兩次地震是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原文提到“今年3月6日發(fā)生在唐山地區(qū)的兩次地震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后被證實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余震活動。”C考察對“因此也常被稱為“地震后的幽靈”中“此”的理解,應該指“余震難以預測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D“一旦發(fā)生地震,這些建筑就都將頃刻間被摧毀”而原文則是說“余震即使震級不高,仍有可能成為摧毀這些建筑的“最后一根稻草””選項將“可能”變成了肯定,誤。]

            8.[解析:D。原文“雖然發(fā)現(xiàn)了上述規(guī)律,但從結果看,人類至今仍然不能準確預測余震發(fā)生的準確時間、地點、強度”意在表明三大規(guī)律是對余震而言的,而選項則偷換成了“人類至今仍然無法準確預測所有地震發(fā)生的準確時間、地點、強度”,誤。]

          【地震余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地震閱讀題及答案10-02

          《地震后為什么會有余震》閱讀答案09-14

          《地震與海嘯的關系》閱讀題附答案04-11

          地震的閱讀答案02-03

          《地震》閱讀答案11-11

          地震 閱讀答案09-19

          從地震波到預警閱讀題及答案06-18

          地震來了怎么辦的閱讀題答案03-14

          關于《地震》閱讀答案02-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视频 | 最新国产乱子伦真实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一区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字幕 | 性国产videofree高清 |